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夜半骂人
正文

用了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看了2012年度中国散文类一等奖的散文作品,说一下感触。

就我所看的这些散文作品的质量不如去年。去年散文作品第一名的,不用说了,是温家宝总理写的,就不再说了。第二名的梁衡《假如毛泽东去骑马》可着实够份量。今年的获一等奖的作品的质量,我觉得,都比不上梁衡那篇。

获一等奖第一名的是李存葆《渐行渐远的滋味》。现在这个时代就是个注重实际的时代,李文和梁文一样,都是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作品,所以都获得了第一名(由于特殊原因,梁文名义上第二实际上应该是第一)。李存葆《渐行渐远的滋味》立意很好,由怀念以往岁月中的食物的滋味、大自然的食物资源状态来针砭现在社会中的食品安全状况、自然资源匮乏以及生发出对社会发展的反思。不得不说,立意很好、用意深刻。但是,在将近4万字的文章中,李用了太多的篇幅和字数来不厌其烦的回味自己吃过的美味佳肴,做为文章结尾的第五部分按说是批判现状的,但是用于批判的文字占全篇字数的别说五分之一了,连八分之一都不到,所以,虽然李先生的写作意图明白的表达出来了,但是整篇文章读下来实在感觉是“劝百讽一”,严重的比例失衡导致李先生的对以往食物的回忆的文字给人的印象简直就像个没吃好的老饕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发牢骚,实在有损整部作品的情韵。我还发现,不知从何时开始,现在的作家们,尤其是一些有了一定资本的老作家们,都不羞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展露自己的人脉关系。李先生反复多次夸耀自己在食材的选择上是多么精心挑剔,谁谁谁给他送过什么什么什么绿色安全的食品,自己又是会烧好好好几个拿手菜好菜,都请哪哪哪几位名人吃过饭,自己多么多么多么精心的给他他他们做了一桌一桌一桌的盛宴,吃得他他他们都怎么怎么怎么的赞不绝口。请问李老爷子,您这些文字和您的文章立意有关系吗?您不会穷到要靠多捅上去几个字多赚点儿稿费来养家糊口的地步吧?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文学爱好者给报社送稿子,一千多字的文章就唯恐字数超了限制惹得编辑们不高兴,字斟句酌,能省一个字就省一个字,您可倒好,您在这一篇文章里的闲扯的字数就几乎抵得上我迄今为止发表过的全部字数了,您还能得全国第一名大奖,您让我们情何以堪呢?看来写文章能够随心所欲的东拉西扯也是一种特权,中国到处都有特权,这真是中国特色之一。

其它获得一等奖的散文作品还有,苏童《800米的故乡》,没啥新意,一如既往的发掘自己、重复自己;梁晓声《梦与醉》,讲自己的经历、家事、母亲倒是比较生动,但整体上也是普普通通;余光中《故国神游》找不到在线阅读的,以后下载电子书看吧,不过我想,仍然不会超出余诗人以往的乡愁一类的题材范围;鲍尔吉原野《井》和陈奕纯《丽江不哭》篇幅很短,读着倒是有味道,不过我敢打赌,就在我经常发表文章的网站上有很多网友的文章都和这个水平差不了多少。李国文《楼与人的回忆》,讲30年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他的首部长篇小说,自己终于在文学创作上初获成功时的感受,让我看得有些发痴,啥时候能轮到我呢?但我也觉得这篇文章很有些老油条的味道,有点儿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盖豪华新楼造声势;陈忠实散文集《接通地脉》看了开头的几篇,是我唯一觉得好的,以后下载个电子书放到手机里看。

我为2012年度散文类一等奖作品做个整体评价,暮气沉沉、思想微弱。我还发现一个现象,不只是2012年的,很多年来,中国获奖的散文作品基本都与哲学绝缘。关于国学的倒是有,但是浮华肤薄。

说到国学,我就来多说说一等价第二名余秋雨《中国文脉》。余秋雨这篇文章洋洋洒洒怕也有三万字,从《诗经》一直说到现在,几乎就是一部中国文史了。他的一些观点我是认同的,比如他的文化的品味等级以及坚守精英文化阵地的观点,我认同。他的文笔我更是历来佩服的,“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看看这样的句子,相比之下,我写的简直是村野粗话了,我就以粗话对之,“真他娘的拿人”。但是,让我不欣赏他的也正在于这两点。他的观点我认同,不仅是认同,简直是太认同了,认同到我都觉得我的认识水平和他同等程度、一般无二了,但我是普通工人,他是知名学者,是我被埋没了?还是他沽名钓誉了?我的认识观点都是来源于我学过的中文系自考教材,褪掉他语言的华丽羽毛,做为他文章骨干的认知观点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文史教材一模一样,说白了,就是用崭新的音响设备来播放老掉牙的老歌。再说他的文笔,文笔这东西,我觉得,就和《天龙八部》里的老和尚说得少林绝技一样,武功越高月要有高深的佛学修养来调和,如果不修佛性只练武功就会损害身体,同理,如果没有充沛的思想内涵,华丽的文笔就会显得矫情做作、损害文章,例如这一段“就我本人而言,对汉赋,整体上不喜欢。不喜欢它的铺张,不喜欢它的富丽,不喜欢它的雕琢,不喜欢它的堆砌,不喜欢它的奇僻,当然,更不喜欢它的歌颂阿谀、不见风骨。我的不喜欢,还有一个长久的心结,那就是从汉代以后二千年间,中国社会时时泛起的奉承文学,都以它为范本。”,他不喜欢汉赋,他写的简直就是白话版汉赋,动不动就是夸张的咏叹,动不动就是吓人的排比,动不动就是激情的呐喊,动不动就是笼统的概括,动不动就是矫情的表现(看见吧?这一手我也会)。当年欧阳修看完苏轼的文章,赞叹:不觉汗出,老夫当避他一头地。我今天看完余秋雨文章也赞叹:不觉酸水儿出,俺得躲他两条街。如果高喊口号就是研究国学那不就和文革时期以大鸣大放大字报来替代文艺活动一样了?和他同样恶心的还有个婆娘于丹,这俩货,纯属披着学者外衣的演员,我要是看错了就把我这双眸子摘了去。

余秋雨的散文在我的阅读历程中有过重要的地位。我这个人看书历来有吃饱了骂厨子的劣性。例如读小说,小时候看的就不说了,在我16岁的时候第一次自己买文学书籍,买的是《安娜卡列尼娜》和《老人与海》,买回去却觉得不好看,因为我当时看不懂,后来在书店看到张贤亮和刘心武的小说,顿时奉为经典,因为我看懂了,买回家认真阅读,慢慢的我把《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罪与罚》、《追忆似水年华》、《围城》等作品都看了,这时候再回头看张贤亮、刘心武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想想自己曾经读他们那么痴迷,真为自己那时候的欣赏品位哑然失笑。散文上也是如此,我第一次痴迷的读散文就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真觉得余秋雨就是散文最高人,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散文能比余秋雨的更好,可是后来读了周国平散文,沈从文散文,史铁生《我与地坛》,尤其是关于国学的读了钱锺书先生的《七缀集》、《谈艺录(没读完)》、《管锥编(更没读完)》,再回头看余秋雨,我只能再次哑然失笑了。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中要给文化分等级,我同意,在我的文学天地中,就给他个低等级待着吧,让他自己给自己挖个坑跳下去。

“其他人文学者,即使学贯中西、记忆惊人,也都没有来得及对中国文化作出什么实质性的推动。须知,记忆性学问和创造性学问,毕竟是两回事。”这是他文章中的原话,他说的是谁,我不知道,肯定不是说他自己。把学问分为记忆性和创造性,这种划分法是否合适,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一个不肯下功夫去积累基础知识、去独立思考而只会在电视上、在散文中用煽情的语言夸夸其谈的学者肯定是什么学问都造不出来的,其实这种人不配称为学者。周国平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那些被淘汰的诗人到散文中来矫揉造作、不入流的学者到散文中来装腔作势,都是误会了散文。”这话说的是谁,我也不知道。

其实骂余秋雨真的很俗,骂他的人已经够多了,我一个普通老百姓再骂人家大作家、大学者,就会显得我人格有问题,中国又历来有“文人相轻”的劣根性。其实,我今天之所以骂是因为失望,对中国当前散文的失望,对当代国学研究的失望,对现在专家学者的失望。

骂完更失望,本来就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看了一堆不值得看的文章,又浪费了几个小时来写一些不值得写得骂人话,还有人会觉得我是借骂人来显摆我自己怎么怎么滴。不骂了,以后看自己感觉值得看的书,写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坚决不再骂了。

在此,为自己记一大过。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3: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