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走马观花看台湾
正文

走马观花看台湾之二

台湾的景(1)

台湾风景优美,整个宝岛就像漂浮在蓝色大海中的一块绿色翡翠,那么光彩夺目,令人爱不释手。我到台湾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台湾的树多,几乎覆盖了整个台湾岛,当然我这是指城市以外的地方。我沿途见到台湾的山,都被青林翠竹覆盖。当然这得益于台湾的良好自然条件,但我想这也与台湾人的环保意识强有关。

台湾岛沿途我看到最多的树大约是槟榔树了,树干细细的,高高的,直直的,顶上就几片羽毛似的叶片,有点像椰树,但椰树的树干要比槟榔树粗些,顶上的树叶也要大些,多些,上面还有挂着一个个圆圆的、绿绿的椰子。我开始以为那就是椰树了,后来导游说那是槟榔树,我才明白了槟榔和椰树的区别。台湾的槟榔树多,常常是整片整片的槟榔林,不知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台湾的南部椰树比较多,因为那里是热带气候了。台湾树木、花草品种多,大都我都没见过。

台湾的古迹不多,所有参观的景点中高雄的西子湾的一个清朝时期英国人在台湾建立的第一个外国领事馆(被人叫做“打狗领事馆”的)大约算是一个。它建造在西子湾的一个小山岗上,可以远眺高雄港。领事馆不大,就两层,一座白色的石头建筑,屋子不高,面积也不大。现在那屋里在卖些旅游纪念品,有领事馆的明信片与台湾邮票卖,可以邮寄,吸引了不少人。那天去时正下雨,屋内人挤挤的,也没好好听导游的讲解,也没好好看,所以没留下什么太多的印象。台湾的古迹还有一个大约是台湾在荷兰殖民时期美国人在垦丁建造的一个灯塔,现在大约还在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在“垦丁公园热带风景区”里见到了它,只能在围墙外看,不能进去。就这两个吧,不算太古,还都是老外留下的。

台湾的古迹虽然不多,但台湾的庙宇多。沿途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庙宇,大的雄伟高大;小的简陋狭小,但大多建筑精美,色彩浓艳,有福建庙宇的特点。台湾庙宇供奉的神也多种多样:有佛教、道教、观音、关公、土地、妈祖等等以及我都叫不上来的神。台湾庙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当属台中的中台禅寺。

中台禅寺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在于它的外形设计彻底打破了以往我国佛寺的传统建筑样式,有点中西结合。它没有了以往寺院那黄色的围墙,没有了那一进去就看见的大香炉,没有了那传统的飞檐瓦屋,没有了阴森恐怖的的那种感觉,没有了香烟缭绕的大雄宝殿。整个建筑给人一种现代化的高大雄伟的形象。

迎着大厅的台阶上去,大门的中间有两根有十几米高的方形大门柱矗立在那里。前厅中间正面安放着金色的弥勒佛像。弥勒佛的背后记得好像是观音的佛像。再进去是正殿,很大。正殿的四角,是四大金刚,高度从大厅的底部一直到大厅的顶部。导游说这四大金刚就是大殿的柱子,用石块垒起来,再进行雕刻而成的,灰色的,没有了以往看见的四大金刚的那种色彩斑斓和狰狞恐怖。从正殿往里走,最里面是释迦摩尼像,像的的四周也没有传统庙宇里挂的那些红色的旗幡。我感到这里的大佛少了些神秘感,多了庄重和肃穆,挺好。

大厅的左右两侧还有两个小厅,一个供奉着关公,还有一个供着什么佛,我记不起来了。前厅和大厅的四周悬挂了不少宣传照片:有寺院捐助的学校介绍,还有对寺院中的僧尼以及他们所做善事的介绍。这恐怕在大陆的寺院中是绝无所有的。

大厅的上面还有很高的建筑,四周有莲花似的装饰,顶部的四周有象征着莲花的金色装饰,中间矗立了一个的金色的大球。人们远远的就可以看到这中台禅寺的标志。

中台禅寺是台湾信徒们捐款建造的,据说有四亿多台币(约合一亿人民币),它不仅是寺院,还包括了佛学院、佛教博物馆。

台湾寺院给我另外最大的印象是台湾所有的寺院都没有收门票的,都是免费开放。寺院本身就因该引导人们与人为善,清心修养,远离金钱。可现在大陆的寺院充满了铜臭气,到

处要钱,还越要越高。据说少林寺的门票达到了两百多元,哪里还有佛家的善心?

问题恐怕不仅仅在国内寺院本身,更在于当地政府把寺院当成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宝囊,损害了寺院的名声。

写于2007年5月,修改于2012年10月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6: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