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独行金海湖-一次并不孤单的旅行 |
正文 | 人类乃大自然之子,回归大自然如同下班回家一样,让人充满期待。在大自然中,我们或驻足远望,或缓步踱行,或若有所思,或观一草一木。。。。。我们的心此时自由的,我们追寻着我们的心,心指引着我们身体。 到此一游的旅游方式,早已被我所摒弃,我不在因景点之名费心耗力,知名,或许能装点我的外衣,但不能丰满我的内心。内心的那份宁静的满足才是我的期待。 一个人,一辆自行车,无备胎,无气筒,就这样没有任何抗风险工具的情况下,我就一个人,独自,当然到现在我也认为这没有大不了的,我一个人足可以应付爆胎,哪怕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这点风险对我来说已经不是困难,我的心理足可以应付这些。人生的路上也是如此,我们无法预知会发生什么,唯有一颗勇敢的心,来承受或面对可能发生的发现,但生活不能让这些成为主流,否则肩负这些不可预知的风险生活,生活难言惬意,该放下的,就放下吧。带着一份轻松,开始人生旅行吧! 自望京至环湖路(罗汉石)这一段路,是一段没有记忆的路,或许我们久居城市,在加上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已经麻木了,人言“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或许人类太缺乏创意了,几乎统一的建筑风格(北方多如此),实在让人觉得人类的智慧有限。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我们单调的重复着朝九晚五的工作,以及相对单一的夜生活,长期以往,我们也麻木了自己的生活,少了人生的记忆,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是否如同这一段路一样,如此单一、乏味、灰色呢? 还好,我努力让这一段多一点色彩,给灰色的路填上几笔色彩。因独行,我有更多的时间看看的树与小花,思考一些平时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的问题,路边的虽不能吸引我,但至少还有我思考的事,我与我自己交流。 南行的路,骑行的人并不多,也许路途平坦,骑行者多不喜欢这样的路段,我也是,故路上很少遇到骑行客,遇到了,一起狂飙一会,有时,我们也需要同伴的呼应,还没有任何强大到不需要同类的地步。记得一本书写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走在沙漠里,口干舌燥,路遇一棵草,马上虔诚的跪倒“上帝曾来过这里”,生命与生命相惜。 路口,因没有来过这里,现有的手机地图工具不足以判定那个方向的路正确的,又没有路人可问,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去推断,当然也要承担错误的风险。生活也大抵如此吧,上帝不会给你指条明路,你需要自己判断,并承担这些。 环湖路(罗汉石),到达这里后,我能清晰的判断出,继续直行应该就是通往金海湖大门方向的,但,我来绝非到大门留个影,但环湖路从名字上来看,不难理解。我选择了这条路,我知道这条路充满艰险,满眼望去就是山。事实比我想的要更糟糕一些,连机动车都很少,我怀疑了,找到一个路边的老人,以确定这条路是否能绕金海湖一圈,老人回答的并不清晰,建议我往回骑,谢过老人家,但是我坚持了我的选择,我知道,往回骑的路,不是我要的,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很清晰。 这是一段盘山路,几乎没有什么车辆,一个人骑行在这山野之中,到别有一番乐趣,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吗,我到要看看,这人迹罕至的地方到底什么样子。 山顶的地方,我看见几辆汽车放弃了继续前行,说实话,我也很犹豫,我不知道前方是什么情况,通往那里,但我知道这样的路段,这样的风景就是我需要的,我继续前行,幸运的是,中途和老乡确认后,这条可以循环回去的,又是一路好风景,车、行人少,美。 我们真的就需要一个目标吗?也许醉心自己喜欢的事情最重要,至于达到什么结果,那是衍生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不成功也没有什么,成功了更好。 早七点出发,晚9点半到家,行程约200公里,我喜欢这项运动,我喜欢让心灵去旅行。 2012年5月22日晚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