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西山文影[一] |
正文 | 万里长江西出眠山,冲三峡,奔云梦,吞洞庭,纳汉水,一泻而至鄂州西山。 千百年来,西山犹如长江岸边一尊历史老人的雕像,沉默地守望着过尽的千帆。而一代又一代站立在帆影下的文人墨客,每每遥望耸立江岸的西山,总是心驰神往而停舟登访。 于是,在历史的时空里,西山接纳着一批又一批远方的游子,目送着一个又一个孤独的文影。 [一] 最早登上西山的,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人,而是让接踵而至的文人墨客为之感叹的一介武夫。他的名字叫孙权。他的出现,让西山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从此声名远播。 西山在很长一段时间曾矗立在一片汪洋之中,随着长江的冲积,才在西山的周围形成一片广阔的淤积平原。而地处长江南岸的西山,左控荆楚,右守吴越,南拥群山,尽收铜铁之利。北扼长江,如得百万之兵。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就是楚国与中原反复争夺之地。正是这一独特的地貌,让坐拥江南的孙权把目光长久地注视着这片土地。 那是一个群雄割据,风云际会的时代。孙权在扫平江南之际,便挥师北上,将重兵驻扎在西山脚下。那一天他登上西山,眺望江北曹魏的江山时,他心中便下定决心,要在这里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是公元221年一个炎热的夏天,孙权走下山来到行营,便下达了第一个命令,取''以武而昌''之意,将地处西山脚下的鄂县改名武昌,并动工修筑武昌城,为即将举行的割据称王加紧准备。 公元229年春,一座规模宏大的武昌城在长江边拨地而起,巍峨 的武昌宫气势雄伟,隐隐飘出王者之气。那一天,孙权踏进武昌宫,刚刚座上龙椅,便有群臣报告;在武昌喜见黄龙、凤凰。孙权明白,这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于是,他带领群臣,浩浩荡荡走向西山南郊。在这里,他对天跪拜,宣读了他将要登基称王的[[武昌即位告天文]]。孙权仰望长天,对天而呼'':汉亨国二十有四世,历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气数终,禄祚运尽。普天驰绝,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夺神器,丕子睿继世作慝,淫名乱制。权生于东南,遭值期运,承乾秉戎,志在平世。奉辞行罚,举足为民。群臣将相,州郡百姓,执事之人,咸以为天意巳去汉,汉氏巳绝祀于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休征嘉瑞,前后杂沓,历数在躬,不得不受。权畏天命,不敢不从。'' 孙权读完告天文,群臣山呼万岁,齐声拥立。孙权黄袍加身,登上了大吴帝国的皇帝宝座。孙权在西山首开帝业,从此拉开了三国争雄的历史序幕。而吴国的历史,也将从西山出发,演绎着一幕又一幕悲壮的故事。 吴国后来55年的历史变迁,史书早已有了详尽的记载,无需我们长久地追寻。但是,吴王孙权在西山做了一件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之久的大事,倒值得我们反复玩味。 孙权定都武昌后,有一位天竺僧人来到了西山,他的名字叫支谦。据梁·慧皎《高僧传》记载;“支谦,字恭明,名越,本月支人,来游汉境。初汉桓灵之世,有支谶译出众经。有支亮字纪明,资学于谶,谦又受业于亮。”支谦博览经藉,莫不精究。世间伎艺,多所综习。遍学异书,通六国语,其为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时人为之语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支谦进入东吴后,“孙权闻其才慧,召见悦之,拜为博士。使辅导东宫,与韦矅诸人共尽匡益。”孙权在西山附近兴建昌乐院和惠宝寺安置支谦等僧人传授佛教。支谦见佛教已盛行中原,但佛经多为梵文,传播不便,便利用自己精通多国文字的优势,将众经译为汉语。他从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开始,至建兴中(公元252-253年),三十余年共译佛经传说有《阿弥陀经》《法句经》《维摩经》等四十九部,所译经文“曲得圣义,辞旨文雅。”很快便“皆行于世。”支谦来武昌之后的黄武三年(公元224年),天竺僧人维祗难与同伴竺律炎又一同来到武昌,进行传教译经活动。最初,他们以翻译《法句经》为主。据《高僧传》记:“时吴士共请出经,难既善国语,乃共其伴律炎译为汉文。炎亦末善汉言,颇有不尽,志存义本,辞近朴质。”后来,他们与支谦共同合作翻译《法句经》,支谦为之作序并校注。支谦等僧人在武昌的佛教传播及翻译佛经的活动,使西山后来成为中国南方佛教的发源地。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