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培训随笔 |
正文 | 2014年8月3日至8日,参加了贵州省团校举办的“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培训,短短一周,感悟颇多,不吐不快。 贵阳的“爽”是相对于外省人而言的。八月3号,一下火车,一股热浪迎面袭来,汗流浃背的感觉已经久违了,仿佛回到故乡。同行来的老师们已经无法忍受,头上的汗珠如黄豆般大小,毕竟大家来自中国的“凉都”,这样达到30度的天气对于一个在六盘水住惯了的人来说确实是热了点。这是他们的看法,我则不然,一个城市,一个夏天,即便到了三伏时候,从早到晚头上基本无汗,体内的毒素也排不出来,只要一落雨出门还得穿上外衣,晚上被子太薄便觉得冷,一个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9.8度的地方,即使舒适,但我认为那不叫夏天,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贵阳的天气,至少,像个夏季,能让激情和汗水一起挥洒。 省团校座落在贵阳市南明区,繁华都市中一隅安静的角落,校舍普通,没有想象中的高楼林立,甚至连办公楼都略显陈旧,绿树成荫但距离心目中的“花 园式”的团校还有点差距。全省“千校万师”的培训就在这里——一个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基地。坐在宽敞的多功能大厅里,享受着中央空调带来的丝丝凉意,聆听着专家们声情并茂的讲座,感受着他们的博学他们的睿智,分享着他们的情绪他们的幽默,犹如炎炎烈日下一抹浓浓的绿荫,带给你无与伦比的惬意。那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场精神的盛宴,能让你把所有的不适统统抛在脑后,在一场讲座结束之后又无限欣喜地盼望着、想象着下一场讲座将带给大家怎样的震撼。每天近十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学员们用“备考”这个词来形容学习的紧张,脖子抬酸了,眼睛发胀了,腿脚坐麻了,离开学校多少年了,伴着校园里电视大屏幕循环播放的歌曲《故乡的校园》,一种重返学校的感觉油然而生——一次痛并快乐着的学习。 牛贵军,第一个晚上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头衔一大堆,而我最感兴趣的是他的“全国演讲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这项荣誉。名副其实,博古通今,妙语连珠,诙谐幽默又动人心魄,多角度、多方位给我们分析了教书育人与治国的关系,最后给我们讲述了“孝”道,讲述了带老父亲回乡的经历。这位如此才华横溢的省纪检委干部,中国演讲与口才协会副会长,贵州省演讲与口才协会会长,他的父亲是我的老乡——河南人,祖籍河南三门峡,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多年前已经安家在贵州大方县。老人八十多岁时在六个子女的陪同下回到故乡,在离家还有好几公里的地方坚持下车步行,寻找旧居,寻找亲人,匍匐在父母的坟前久久不愿离去......乡愁啊,就是余光中笔下的“长大后,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的痛,那种痛,撕心裂肺,刻骨铭心,无论你有多大的年纪,无论你有多高的官职,无论你贫穷还是富贵,无论你离家多远多久。“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这亘古不变的情怀一代又一代在华夏儿女心中演绎。在感概我的老乡是如此优秀的同时,心底升起一丝丝的悲凉,多年以后,他们的后代,户口本上还会出现“祖籍河南”这样的字样吗,那牵着游子如风筝高飞的线从此断了,任乡愁像雨后埋藏在地里的种子般膨胀,却永远是一种无处寄托的哀思...... “风来了,雨来了,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了”,这是为我们上课的“国家教育部职业礼仪培训师”谢萍老师的话,她为我们讲述的是教师的人文素养。一样的博览群书让我们钦佩,一样的亲切风趣带给我们快乐,关于“幸福”的阐释让迷惘的灵魂豁然开朗,原来幸福就是一个人内心的平静,平静地生活,平静地工作,不要抱怨生活带给我们太多的磨难,学会平静接受,因为那有可能还是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因为她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人生就像一杯或浓或淡的茶,学会在平静中品茶、回味,那些悄然而逝的风风雨雨、浅浅淡淡的过往,就是岁月留给我们的风景,也许这道风景并不美丽,但她一定是记忆深处那瓣最馨香的落花。 学会平静地享受人生吧,古人尚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追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而对于我们这样一群充分享受着高科技、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人来说,我们拥有的已经太多太多,还能有什么理由让你觉得自己的幸福指数太低,还能有什么不悦阻止你幸福前进的道路。平静的生活淡得如同一杯凉白开,只有懂她的人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惟羡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来。”如此心境,人生何来不悦。 8号晚上7点,车到六盘水,下车出站,儿子在出站口等我,凉风阵阵,暖意在心。去馆子吃过晚饭,这样的季节,辣辣的“鸡火锅”也只能在这样的地方才能吃出它独特的滋味,出来后风更凉了,穿着短裙有种“不胜寒”的感觉,胳膊上已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于是感叹,“凉都”的“凉”真的是实实在在啊! 2014.08.10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