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佐餐论道]朵朵娇莲怡清香
正文

朵朵娇莲怡清香

——经典咏莲名诗赏读(一)

一首精美诗赋,能给人以无限俊美的空间想象或身心愉悦的精神向往。或“感时花溅泪”,或“恨别鸟惊心”,或“面壁十年图破壁”或“山寺桃花始盛开”,于花开四季中咀嚼生活的甘苦,于冷风血雨中体味生命的本真。悲乎?喜乎?愤乎?景也,情也,心也。

诸文意为先,我赞同这样的观点。没有高远的立意,就会陷入“腻腻喔喔”的小情小调,没有阳光的心态就会滑进“妒世悲俗”狭隘泥潭。当然,“大我、忘我”都源于“小我”,但“小我”不等于“无我”、“弃我”,没有个性的文字,就像没有标签的商品,要么是大路货色,要么就是严重的盗版或赝品一滩。

当然,要解析作品的精美和深意,离不开作者和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处世心态。真正的“纯文学”的东西,可谓少之又少,换句话说,离开了生活给养的文学,也许根本不能被称之为文学了。(别抬杠,无意辩解文学的属性和本质),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作品的表现手法或写作技巧。法者,规范、规则也;大法者,无为而治,法乎自然也。

以下,不妨以几首咏莲荷的小诗入手,仅就其文笔立意、写作情致、捡词练句的角度,专题赏析一二,(诗词的格律韵色之美详见另文)粗浅陋见,不足以文,权作心得交流。

采莲曲/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依稀中,一身衣着绿如荷叶一色绸裙的采莲姑娘,慢慢向我们移来,时隐时现的采莲姑娘被掩映在盛开的荷塘中,直到听见了《采莲曲》的歌声,才知道她们正忙着采莲。

作者用朴素简洁的白描和类比暗喻的方法,巧妙的写出了采莲姑娘的容貌:亭亭玉立的碧绿荷叶和妙龄少女的绿色罗裙融为一体,娇嫩的荷花映衬着少女俏丽的脸庞。荷叶和罗裙,荷花和面庞相互烘托,交相辉映,一幅美好和谐、极具动感的图画立呈眼前。

写姑娘的容貌,色彩鲜艳而不庸俗,洋溢着浓重的生活气息。写莲荷的景致,一个"乱"字,一个"始"字,使整幅画面充满了情趣。这幅画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她们"露出庐山真面目",而是让她们融入田田荷叶和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精巧意境,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情趣意味。此非精美,尚有何存?

莲叶/唐 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船儿前行,河水溅起,参差的绿荷在荡漾,倚在船边的栏杆旁,风一阵阵吹来,摇动着一柄柄的荷叶,送来缕缕清香。最要感谢的是那浣纱的女子,她们没有采摘荷叶,这样,在雨中,荷叶还可以遮盖戏水的一对对鸳鸯。

咋看,这首小诗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细细想来,方觉其意境精巧,句句为画。由《舟行荷塘图》到《风摇荷叶图》,从《荷塘浣纱图》到《鸳鸯戏莲图》,图中有画,画中有图,图画一体,浑然天成,这组组画面活力盎然。在铺满莲叶的河塘上,莲叶是主体,如果画面只有莲叶,那是单调,正因为画面上有了舟,有了浣纱女,有了戏水的鸳鸯,全部画面就变的生动起来,不仅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且人景幽连,笔笔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不尽的纯美的享受。

这首诗清新秀逸,咏物写境,是一幅难得的色彩鲜艳充满动感的立体风气画。实非高手莫能为焉。

赠荷花/唐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人们对花和叶有着不同的的态度和看法,把花栽在雅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此烘托完美自然,见真见性。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荷叶掉落,荷花凋零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作者感花喻心,情结毕现。

细细想来,诗的前两句实际上市写了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

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然花儿被移入盆中,备受呵护。但绿叶却受到抛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这就是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由此,想起了刚刚看到的兰玲文友写作的《最美的衬托》,她把花朵的主配角描写的淋漓尽致,并由此感叹于不同命运的赞美和感慨,发人深思。

再回来继续阅读该诗第三至六句。这是此诗的主体部分。群芳谱中,惟有绿荷、红莲与众不同。其中,"惟有"二字,同中取异,以下四句,全承而下,转写荷叶的伸张卷曲,荷花的闭合,种种风度,天然无饰,干净利索。

从意境讲,这首诗,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德,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

最后两句却将荷花的"天真"之处拓叠递进,红花绿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抛弃。如果说,前两句写荷花"任天真",着重表现共荣;那么,这两句的"长相映",则重要表现同衰。这四句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德。如果你问什么叫“爱情”,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这样回答:请看李商隐的《赠荷花》。

白莲/唐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人们都爱好艳丽的红荷,而很少有人观赏素雅的白莲。其实这冰清玉洁的白莲花,真应当生长在西王母的仙境瑶池之中。她的爱恨虽不被众人所知,但她那纯粹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俏丽呢?月残天晓,落花无情,诗人由此发出了天涯何处是归宿的哀叹。

但是诗人相信,白莲绝不是人间凡艳。无论飘零到哪里,她都是中通外直、一尘不染、不蔓不枝、格调高洁的仙品!诗人借吟咏白莲,全力着意于白莲的精力之美,抒写白莲心坎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悲感情怀。

古今咏莲赋荷者众多,其意象也是千彩百艳。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朵朵娇莲怡清香”。美者境也,情者性也。自秀一首,谨祝广大文友诗海久香,鲜韵盛开。

雨荷/金罂粟

一塘残绿半池愁,斜雨风寒掩客舟。

不见红蜓头上立。但闻鸥鹭唱中秋。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