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养儿不如锡壶 |
正文 | 文/丛敏 少时经常听长辈们讲这样的一个故事。说很久很久的以前有个老人家,几个儿子都不十分地孝,觉得老迈又没经济来源的老人拖累了他们。那日,老人的小儿子突然看见老爹在自家门前的老榆树下挖出个很大个的锡壶。抱宝贝似地抱回了家。小儿子很好奇地问爹爹这壶里装的是什么,老人神秘而得意地告诉儿子: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壶里装的是些价值连城的宝物。至此不仅是小儿子,其他的三个儿子也闻风地来和父亲挣抢。老人说,不可以,祖上有规矩,必须是很孝敬老人的后代才能得到,必须是在老人天年后,依每个人孝敬的程度来分配宝物。这样,四个儿子就争着抢着地要将老人接回家照顾。老人只好说,这样吧,为了不伤和气,为了公平,也使得你们每个人都得到孝敬的机会,我就一家住半年,如此更能考验出谁更孝敬,分锡壶里的财产也有凭据。让老人预料不及的是:他每到一个儿子家中,不仅被无微不至地照顾,吃香的喝辣的,日子到了的时候,还不让走。哪怕老人住到其中一个儿子家,其他的儿子也时不时地把好吃的好用的送了来。很多的时候,儿子儿孙们会缠着老人索要锡壶里的宝物瞧瞧,可老人都以不可坏了祖宗的规矩婉绝了。一晃六年了,随着锡壶越来越被抚摩搽洗的光亮光闪,老人的四个儿子孝敬老人的美名也远远地被赞颂传播。第六年的冬天,老人病如膏肓。临咽气时,老人把四个儿子叫到了身边,打开了锡壶。不曾想锡壶里竟装着满满的石头。望着绝望而尴尬甚至是恼羞成怒的儿子们,老人长叹一声:养儿不如锡壶,流着浑浊的老泪,气绝而亡。 这个故事,让我蒙里蒙懂的。觉得那老人的儿子实在可恶,认钱而不认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老爹爹。心想,我才不会这样呢。所以这个故事总让我当了笑话来听。但另一个故事却让我心碎,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哭得一塌糊涂。 我们那里有一种海鸟,和其他的海鸟比起来,黑瘦黑长,羽毛是缎子一样闪亮的黑,两个眼睛乌亮贼黑地闪着寒光,似乎永远都在寻找索取着什么。个儿也是海鸥等海鸟的一个半多的大。以潜水捉小鱼小虾为生,故乡人叫其海驴子。学名叫什么,不得而知,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时,一度想它应当是海鸭吧。可是最终也没得到证实,就只能随故乡人叫其海驴子。这海驴子,它的妈妈孕育它很是辛苦。可是等到它要飞的时候,却必得把妈妈给吃了,因为不吃了妈妈它就飞不起来。所以在哺育它到一定的时候,它的妈妈就会闭目躺到它的跟前,一动不动地让它生吞活剥。往往是一个海驴的妈妈一次就会孵出三五个小海驴来。哺育这三五个小海驴的过程非常地艰辛困苦,但海驴妈妈一点儿都不怕,宁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喂饱小海驴们。这样鞠躬尽瘁的妈妈却要被养育的儿女残忍地撕扯着吃掉,那场面就分外地发森发阴,而那海驴妈妈哼也不哼地任小海驴吃着,更充满了悲壮和血腥。 “其实啊,你们就是小海驴子,不把父母吃掉,是不会飞啊。”没想到讲这故事的妈妈看到我的眼泪,却笑了起来,点着我的脑袋说着这句让我很是反感的话。谁是小海驴啊,我才不要吃妈妈呢,我可能吃妈妈吗?嘴上虽不说,心里却别扭,愤怒得很。以后,妈妈一要讲这个海驴子的故事,就赶紧地跺脚跑开,来到海边,向着有海驴子的地方狠命地丢石头。恨不得打死十个八个海驴子,方解心头大恨。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尤其当妈妈离开,在流也流不完的泪水和无尽的思念中,悔恨妈妈给自己的太多,而自己给妈妈的太少太少。很自然地就想起妈妈讲的这个“海驴子”的故事和妈妈点着我脑袋的笑。是啊,我们哪个儿女不是在做着小海驴子呢。无论承认如否,我们都是在吃掉耗尽父母的精力精气及血汗,而哪个父母不如那海驴子的妈妈一样,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一切奉送给的儿女,粉身碎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就是我们真如黄香扇枕温席,如江革背母地来进行所谓的孝敬父母之道,也不及父母为我们所做的千万分之一,更何况,我们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的。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我们现在不如草木的人却大有其人。 前不久在电视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七个儿女,居然把八旬的老母亲抛弃街头,让一个素不相识的好心人收留。当相关部门找到她的儿女时,他们却以总总借口不接受老人,为自己的无耻行为辩解,而最根本的原因,却是老人没有房子,没有退休金。他们不仅自己不肯照顾,也不肯出钱顾人来照顾老人,就连送养老院也不肯,以钱太贵为借口。如此,在他们争辩推卸自己该不该承担赡养老人的唾沫星子的横飞中,老人在收留的人家中咽了气,直死她也没享受到一个儿女的关爱和照顾。若老人自己有退休金就好了,她可以用自己的钱去养老院,她可以用自己的钱去看病。老人家,你身强力壮,精力充沛的时候,为什么不给自己攒一笔钱呢?你不知道自己没有退休金吗?可能你不是不想攒吧,可是那么多的儿女,为他们,你攒不下钱,也舍不得攒……在滚滚的泪水中,我又想,倘若老人家有了一笔钱,有哪怕是一间很小的屋,她的七个儿女也不会让她流浪在街头,说不上,会把她如贵宾一样地盛情款待。不自禁地,我又想起了长辈们讲的那个“养儿不如锡壶”的故事,又想起时常有儿女对他们父母的抱怨:你为我留下了什么?你为什么不给我更好的条件?如果你给了我更好的条件,我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我们的儿女要求可真是多啊,父母给了生命,含辛茹苦地养大了我们,我们还是有那么多地抱怨,那么多地不满足?我们的欲望何其之多啊!不感激,不报答,还满肚子的埋怨,甚至是怨恨。 在我的家乡有一种鱼叫黑鱼.当老黑鱼产子后双目暂时失明,刚出生的小黑鱼便侍奉在老黑鱼左右,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往老黑鱼嘴里钻,自我献身以饱母腹,表达孝心.待到老黑鱼的眼睛复明,能捕捉食物了,剩下的小黑鱼才离开. 这个与海驴子形成截然对比的场景,常常地让我想:我们的被称做万物之首,有着最高智慧的人类的孝真不及微尘的生物动物。这大概就是我们的孔子孟子等圣人贤人,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传授讲习孝道了。 可是大张旗鼓地讲了上千年,还是有“养儿不如锡壶”的传说,还是有更多的没有“锡壶”的老人被迫流落街头。 “你不觉得有趣吗?我们中国的影视剧里,一涉及孩子和父母的时候,都是孩子一生气,拍着桌子摔着门走了跑了,父母焦急地追找,无论孩子怎样地不把父母放在眼里,不尊重父母,最后还是父母在反思:什么方法不对啊,什么没给民主啦……向孩子认错,检讨自己的行为,而韩国,台湾,甚至是一些西欧国家的影视剧,却是孩子在连连地点头,甚至是下跪地对父母说对不起,却是孩子在反思自己应当怎样地在经济上独立,他们几乎不抱怨父母……我们这样的媒体导向会使我们的下一代向何处去?……”前日,听的一朋友的抱怨,一寻思,真是这样。就想,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媒体的导向,也是我们的现状吧,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宅男宅女呢? 对于而今的在蜜罐子里养大的儿女,就是你抱着天大个的锡壶,怕他们也不会对你尽应有的孝道了吧。这个念头的闪现,竟使我寒冷得很,不敢再做任何的推测了。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