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百姓要的官场不要---碎金淌岭南系列
正文

千百年来,在女人呵护下成长的海南,终于生长出一股阳刚之气。明武宗正德九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出生于琼山县的一个耕读之家。在府城街道红城湖路,上世纪末修复的海瑞故居前,耸立着一尊高大的海瑞塑像,放大的七尺之躯头顶青天,微微下垂的目光逼视大地。让人敬仰,让人忧思,甚至,也让人害怕。 我最初知道海瑞的名字,是在党史教程里,几百年前的古人,成了路线斗争的靶子。照搬教科书的老师对我们灌输道,清官比贪官更坏。贪官蛀烂封建王朝的基石,客观上起了加速封建主义崩溃的作用。清官修补封建王朝的大厦,是对革命的反动。星移斗转,清官也和四类分子一道摘了帽子,还原成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受到万民景仰。

海瑞不是一个聪慧之人,三十五岁才乡试中举。接连着是两次会试失利,冷了继续进取之心。家境贫寒,四十岁谋得一个饭碗,去福建南平县做教谕,也就是当县学的教师。四十八岁才正式进入官场,在浙江淳安做知县。发迹很晚,冲劲却很足。二十多年内,官做到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掌管全国的钱袋子,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放在今天,这种奇迹很难出现。除非有非凡的能力,或者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显然海瑞不是天才,发迹才太晚。贡献倒有,还在太晚之后。他在官场以不按常理出牌出名,名气反过来又助长他在官场的冲劲。如果他在体制内按部就班,猴年马月也轮不到他进中央。他既不是红二代,也缺少资历,是耿直、偏执和迂腐的性格,成就他一路高升,最终坐到神坛之上。这种性格现在不作兴,可在明代却是道德模范。在封建社会里,法律在道德面前,只配当孙子。能把道德做到极致,就成了圣贤。海瑞正好是这样的人,女儿吃了家僮的一个饼子,他认为违反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孟子教诲,有辱门风,逼着女儿饿死了,才觉得洗清耻辱。孟夫子也有权宜之时,他在此话后面接着说道,嫂子落水,小叔子援手相救,不算违礼。海夫子更加纯洁,更加高尚,他给七岁大的女儿也设下男女大防,稍有违例,就要用生命去补救。时人也有非议,说他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但对于以德治国的社会来说,这正是值得称道的最高道德典范。

初入官场,海瑞就坚守规定,不睬潜规则。总督胡宗宪的儿子有次过淳安,觉得受到简慢,把驿吏倒吊起来泄愤。海瑞得报赶来,厉声说:胡总督颁令招待不得超标,你排场这么大,一定不是总督之子。于是,他没收胡公子一行随身携带的上千两银子,还把此事写进公文送交总督衙门。胡宗宪有气无处发,只得不了了之。胡宗宪是海瑞上司的上司,在海瑞提干的时候,他若不签字同意举荐,海老师就只有一辈子教书育人了。小小七品官,一身正气,不惧权贵,连炙手可热的宰相严嵩家人,威风凛凛沿途打秋风,到淳安也要绕道而行,以免自取其辱。老百姓拍手称快,但官场上另有一套标准,迎来送往是常事,即使洁身自好,不参与大吃大喝就是,与之对着干,不就是与所有官员为敌?

海瑞自然没错,他竖起的是道德标尺。你尽可以讨厌他,但你不能压制他,也压制不了。治理上亿人口的国家,必须有一个众所遵行的准则。在法律还不能覆盖社会各个层面的时候,道德就成为正义和公平的化身,受到底层百姓乃至国家制度的推崇。因此,当海瑞的作为与官场规则和潜规则越行越远,他的官反而越当越大,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了。

海瑞到了中央,依然不改初衷,想用道德的笼子装进至高无上的皇帝。他上书《治安疏》,严厉指责嘉靖皇帝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简直是剥龙的逆鳞。你海瑞又不是言官,有闻风奏事的特权?皇帝是你能得罪的?你的米饭不是老百姓给的,而是食君之禄。即使是御史,君主给你特权,也是要你监视你的同事和臣民,而不是让你监视君主。海瑞上疏,遭遇道德的死结。道德来自于圣人的说教,皇权却是道德维护的终极目的,而道德的解释权也在皇权手里。你说皇帝失道,岂不是置道德于生死两难之地?

在专制体制里,君,永远都是对的,该死的是海瑞。

海瑞在上疏前就做好了必死的准备,预先买好了棺材。据说棺材还是柏木的,现在的价格都要好几万。穷得连肉也吃不起的穷官,只敢在死前潇洒一回。然而,海瑞没有死,被宰相徐阶和一些正直的同僚救了。

徐阶也不赞成嘉靖皇帝修道服丹,他在内阁说,皇上一意玄修,作为臣子,既然无法劝说,就应该帮皇上了愿。等皇上修仙失败,我们再来劝止。首辅一向以圆滑手段处理辣手的事务,哪像海瑞,当面骂皇帝。徐阶救海瑞,也是用曲径通幽的方法,大肆贬低一通海瑞。说海瑞是想以死求名,让皇上不要上当。徐阶说, 此人以前就爱得罪上司,顽固不化。这次进京,与同僚素无交往。他在户部任主事期间,并无太多勤政的表现。今天忽然上书大议朝政,就是想沽名钓誉。微臣劝皇上不要中了他的圈套,他骂您,您却不杀他,让他不能如愿做忠臣。这样,朝廷内外都会为陛下的包容大度所折服。

看,这才是官场老狐狸,既救了海瑞,又让嘉靖皇帝龙颜大悦。

海瑞坐在大牢里,杀头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消除。朝廷传来的消息很不乐观。户部司务何以尚,揣摩皇帝没有杀海瑞的心意,上疏陈请将海瑞释放。嘉靖皇帝大怒,杖责何以尚一百大板,关进大狱。海瑞心一沉,想此生难看到青天白日了。谁知两个月后,提牢主事办了酒菜来款待海瑞,海瑞当是断头饭,恣情吃喝。吃完了,主事才悄悄附耳道,皇上驾崩了,先生眼见要官复原职。海瑞闻言一怔,刚吃的饭菜吐了一地,接着哭晕倒了。虽然嘉靖皇帝要杀他,但融入血脉的道德因子,使他离不开道学家的角色,君父之死,如丧考妣。

按说,徐阶对他既有救命之恩,又有提拔之恩,他对徐阶应该感激涕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照顾一下徐阶家人也是人之常情。结果不是这样,他的道德观不允许。这样做了,即使没有贪赃枉法,也会一辈子良心不安。 海瑞憎恨大户兼并土地,让穷人无以为生。他外放为巡抚,成为一方大员。徐家是他辖下的松江大户,占田二十四万亩,很大一部分是祖上留下来的,也有一些是利用权势巧取豪夺而来。海瑞到任,向他投牒讼冤,状告徐家的老百姓日以千計。他逼着徐阶退田,徐阶退了一些,海瑞不滿意,弄得徐阶很难堪,也让去信为徐阶说情的张居正下不了台。徐阶无奈退了一半的田地,事情却还不能了结。海瑞执法如山,判其两个儿子徐璠、徐琨充军,其弟侍郎徐陟也被抓起来治罪。 对恩人不近情理至斯,官场谁还敢接近他,与他交往,为他说话?

此案一结,海青天的名声红遍天下,老百姓称之为包公再世,家家供奉其绘像。海瑞一生多次调动职务,所离之处,父老焚香送别,官员如释重负;所到之处,百姓夹道以迎,下属挂冠而逃。

海公审案,自有一套方法,不是全部依法而判。现在看来,他的清官名声要打折扣。他断过许多案子,并不一味地取直,而是偏向于弱者。一些证据不足的案子,想当然地判决豪强、大户、富人、地痞败诉。可这没有违背损有余补不足的天道,海瑞做得理直气壮。虽然客观上造成一些冤假错案,但对老百姓盼望的社会公平有益。所以在朝廷的褒奖里和老百姓的口碑中,这些瑕疵都作为圣人之讳消失了。有钱人活在他的辖地真是悲催,没有十足的证据,千万别跟穷人打官司。

他能在官场立足,是因清廉和耿直。他被官场排斥,也是因清廉和耿直。说他只靠清廉和耿直,坐上中央大员的位置,也是不合实际的,那比庸才强不了多少。海瑞不仅是清官,也是能臣,朝野有目共睹。海瑞刚到直浙总督任上,太湖地区爆发大规模洪灾。洪水退后,海瑞马上主持治水。在此之前,朝廷曾派人治理太湖流域达二十八次之多,都没有治到根本,大家以为吴淞江才是太湖流向长江的主流,只在吴淞江上做文章。海瑞经过仔细地考察,认为黄浦江才是干流,吴淞江只是支流。海瑞抓住了要害,调来几万民夫,只用三个月,开挖疏浚了一万两千丈的河道,一举治好水患。上海能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在鸦片战争开埠前,年吞吐量就已超过两百万吨货物,海瑞功不可没。开挖黄浦江的意义,无论怎么高估也不为过。

徐阶下台后,张居正做了首辅,这位矢志于改革,让大明朝富强起来的宰相,让海瑞坐了冷板凳。张居正担心一旦把海瑞弄进团队里,他那与众不同的偏激,孤傲,会让同事们和自己无法忍受,影响到改革大业。海瑞曾给张居正写过一封书信,委婉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国效力的意思,张居正回复说:国家大法在您那一亩三分地里早不灵了,您经常搞严打,恐怕不成啊,造您谣的炸开了锅,大家都被搞迷糊了。我不小心占了国家要职,只能抽空儿在皇上那里帮您说两句,不能替朝廷给您发奖,也不能独断专行请您出山。赶不走那些苍蝇似的议论,深感愧疚啊。张居正这话有点阴损和虚伪,讽刺之情跃然纸上。这说明,哪怕在明帝国的最高层,官员们也害怕海瑞的道德棍子无端打来。

但从心里说,张居正还是很器重海瑞的,不然在他退休时,就不会特地向万历皇帝推荐海瑞,说海瑞是栋梁之才,堪担大任。 就这么一个清官能臣,万民偶像,哪个统治者不想重用?坐了几年冷板凳的海瑞,以七十多岁的高龄,意气风发地受召进京,再次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操而拼搏。不几天,他给万历皇帝上疏,不合时宜地,提请恢复太祖时期的剥皮实草等严刑峻法,治理贪腐。立时造成满朝大哗、群臣惶恐的局面。万历皇帝心里也惴惴然,思前想后,给了海瑞一个南京右都御史的大官衔,打发他到南京继续坐冷板凳去了。右都御史,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委书记,不可谓不显赫。可惜南京只是一个虚拟中央,在北京还能行使职权时,其权利比不上一个鼓楼街的居委会主任。

在天下百姓的赞颂声里,海瑞这次的冷板凳要坐到死。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7: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