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情系公益服务的乡村老教师——杨茂林
正文

情系公益服务的乡村老教师——杨茂林

圣 玉 梅

说起杨茂林老师,在巢湖市“老年教育”与文化界大多数人都知道,尤其是银屏镇的干部、群众,特别是在岱山小学和原来蒋河小学服务区内,曾经上过学的学生家长和群众对杨老师评价很高,杨老师在广大学生家长、干部、群众中可有极佳的口碑。

如今杨老师已经年近花甲快要退休了,但他以往在教育战线奋斗了四十多年曾取得了大量可喜可贺的成绩,干部、群众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曾被评为巢湖市教育先进工作者,2016年3月他又被评为巢湖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这也是一个普通教师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杨茂林老师出生于1958年,是土生土长的我们银屏岱山人,1975年参加民办教师在家乡岱山小学任教,后来长期在外地蒋河、吕婆、先锋、钓鱼等学校工作过,至今已有四十二个春秋。他曾经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每年在全乡、全镇统考中总是名列前位还多次列于榜首,学生家长对他非常信任,愿意把孩子放在杨老师班上放心。如今在他过去教过的学生当中有博士后、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医生、教师、国家企业公司经理、公务员等上百人,每当有人提到这些人的名字,杨老师就会露出笑脸,说起他们在小学上学时的情形和故事。

杨老师原来只是初中毕业学历,可现在他已通过多年的师范进修、自学考试等各种途径,达到了大学本科学历,并且通过长期的写作锻炼已成长为一个地方小有名气的作家和学术型的专家了,他曾多次参加市、省、国家级学术研讨会,同时撰写了数篇学术论文在研讨会上交流发言。杨老师在政治上也是积极追求进步,他是九三学社巢湖市基层委的一名社员,由于经常撰写文稿和信息、提案等,还被九三学社安徽省委聘请为信息员。

自2010年以来,杨老师受银屏镇老年委聘请,义务担任银屏镇老年学校兼职教师,虽然没有一分钱报酬,可他也乐意接受。总是利用业余时间编写教案、撰写论文、走访老年学员和他们谈心,2013年在全市老年学校公开教学中,杨老师率先制作多媒体课件在箕山老年学校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作(巢湖市第十次观摩教学)示范公开课,这在巢湖市老年教育史上开了先河,受到了巢湖市老年委领导与同行们的表扬与鼓励。

杨老师经常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文章发表于多种刊物和报纸上,如:《环湖城刊》、《新安晚报》、《新巢湖》、《老干部生活》、《巢湖老年》、《华夏纵横》、《云岭》、《安徽文学》、《山东文学》、《青年作家》《民俗》等报刊上,现已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尤其是去年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杨老师在(新安晚报)《环湖城刊》特刊上,发表的(蒋家河口战斗故事)、(巢南抗战老兵李德友)、(宋代绘画大师李公麟途经钓鱼台)(巢南银屏抗战民谣)等几篇文稿都是整版地报道了银屏镇地方历史文化,当时一段时间内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招来了北京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六安电视台、合肥电视台、北京日报、合肥日报等数十家媒体来实地拍摄报道,以及北京市新四军研究会的人员实地考察,安徽省中国银行系统率领党员代表来作重温党课活动,特意邀请杨老师给大家讲解《蒋家河口战斗故事》。

去年巢湖市人大组织编写的《巢湖市中学生课外阅读》(乡土教材)杨老师担任(民俗卷)的执笔(副主编),今年巢湖市组织编写中国共产党巢湖市历史第二编(党史),杨老师受银屏镇政府聘请,负责银屏镇的党史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对各级领导找他帮忙做事,杨老师从不讲报酬毫无怨言而且积极去做,这次写党史他走访老人、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我们都能看到他积极默默地多方寻找资料起早带晚地在家中编写。他还在领导当面表态一定完成任务请你们放心,这样的奉献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敬佩。

当你到了杨老师的家走进他的书斋,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整个书架和书柜都放满了各种类型的图书和展品,估计有好几千册图书,是一个十分富有的“私人图书馆”。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杨老师总是要首先介绍他的书屋,什么新四军抗战类的党史,大学古典文学教材,地方历史文化,家谱文化,文学创作类的书籍,包括友人赠书和他自己参加各种类型研讨会的论文汇编材料等滔滔不绝地讲解,让你一时难以接受和消化。在杨老师的书房里,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荣誉证书”和参加各种会议的“代表证”,比如: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信息员聘书,《巢湖老年》好作者,《阳光论坛》征文赛荣誉证书,全国“九三论坛”的出席证以及与文化名人的合影等。杨老师特别得意的是自己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他象宝贝一样分类珍藏着,一旦客人来了他还是要搬出一大堆来展示给客人欣赏,如果你看到了这眼前的一切,一定会说杨老师确实是一个地道的乡村文化人。

在杨老师的书房里还能看到一张他女儿穿着“博士服”的照片,他每次见到这张照片总是十分开心,她的女儿杨舒婷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现在深圳腾讯公司上班是一名高级经理。他说:女儿16岁就考上了大学,从小就很听话,从五岁上学父女俩就无话不谈。平时走路、上学、放学接送俩人总是交谈着各种各样的话题,尤其是社会上为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杨老师从小就给孩子灌输,既要学知识又要学做人、学做事,先做好小事,在等将来才能做大事。舒婷记住爸爸的话,有些话的确后来在工作实践中等到了验证,因此他更加信任了也特别了解自己的父亲用心良苦。

杨老师的妻子还告诉我们:“他平时就是想着外面的事,家里的事他一样都不管。他想方设法为家乡岱山争取了一所希望小学,不知烦了多少神;早年他还利用早晚、星期天义务做扫盲班授课教师;自己身体本来不太好他还几次主动献血,人家都说他呆的很。”

记得1996年腊月26日,他在亲戚妹妹家回家的路上救了两名落水儿童,是岱山村群众徐小兵孩子,如今都已经成家了,可孩子的爷爷奶奶还经常提起这件事。我家这个老头子不仅自己一心想着社会公益的事,还经常教育我和孩子们要多关心村里的老人和生活困难邻居们,做人一定要多行善举,有德便是福。

银屏镇岱山村妇联

2016年6月1日星期三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