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今日巢湖银屏古镇——钓鱼台 |
正文 | 今日巢湖银屏古镇——钓鱼台 杨 茂 林 6月27日,学校安排我到银屏镇偏远的钓鱼小学去监考,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暗自窃喜。因为六年前我曾经在哪里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不正好顺便故地重游,同时也可见一见过去的一些老同事吗?早晨四点多钟就睡不着,不如起床漱洗、做早饭,吃过早饭,六点钟我就从家里骑电动车出发。从蒋家河口动身需要经过张小圩大半个圩的圩埂,然后上巢无公路,在208省道斩龙岗脚下旁边的小庄村转向海昌水泥厂方向,再沿着黄州圩埂的沥青路,经过磨基墩到钓鱼台全程约30里。大约7点钟时光我便到达了钓鱼台村委会门前,一路上很少见到行人和车辆。记得六年前我早晨上班,有时都有堵车的现象发生,骑着自行车在路上时不时有人和你打招呼,可今天很少看到人烟,似乎感到有些凄凉。在钓鱼台村前的桥头上(古代叫时熟桥)没看到一个人影,桥的坡陡我推车上了大桥再骑车下坡,心里还担心前面人多要注意小心行车。可是当我的车子转过弯,目光投向古镇的街道时,街上行人却非常稀少冷冷清清,往常的店门都还是关着在,只不过店面的招牌都已不见了。骑车都可以不看路行驶,只有到了街道的那端尽头了才有几位卖菜的老人,除了一家卖肉的和一位卖鱼的人以外,其余的只有三、四位农民在卖自家自种的蔬菜(茄子、辣椒、瓠子,豇豆、扁豆、生菜、等常见的几种蔬菜品种)数量不多,可是买菜的人却更少,我在那里站了约十分钟还没有人来买菜。我的幻觉感到是否自己走错了路? 这时让我想起了六年前这个古镇街面上的情景,每天早晨上班经过这条街道时,十几家商场、超市早就开门了,早点摊上的油条、麻花、春卷、包子等油香味,散发出阵阵的浓浓香气。尤其是菜市场的人流挤得转不过身来,几十个摊位上站满了人,鸡、鱼、肉,干子、豆腐包括各种农家蔬菜种类繁多、数量充足,购买的人可以随意地选择。早晨街道上,上学的学生、到矿山工地的工人、车辆,码头停靠的船只等;以及乡政府、储蓄所(银行)、医院、学校、邮局、供电所上班的工作人员。整个街道上人流穿梭,川流不息一条几百米长的街面好像沸腾起来了。还有上巢湖的农村客车,夹杂着买的、卖的各种叫喊的声交织在一起好像是乡村清晨美妙的交响曲。 可是今天,昔日的繁华早已经逝去,古镇的街面显得萧条和沉寂,真让人感觉有些凄冷,以前的人流到哪里去了呢?以往几家的饭店也看不到踪影了。当我往学校大门口走近跟前时,也没看到学生和老师。但是这里都是村民居住的地方,通往乡村的路面两旁的人已多了一些,可大都是老人。 进了校园我把电动车停放好,来到学校办公室就和保安聊了起来,因为保安是本地的熟人,说话就不别绕弯子。我说:“我在这儿上班的三年时间里(2005-2008年),每天古镇钓鱼台街上都是热闹繁华的景象,怎么现在很少看到人烟了呢?”保安告诉我:“以前你在这里上班时学校有四百多学生,现在只有七八十人了;过去镇上的乡政府、医院、储蓄所、都已经撤走了;供电所、邮局也只留少数人,现在钓鱼台街上几家的饭店都关门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矿山的封锁不让开采,也就没有了外来务工的人员。加上如今的农田大都让专人承包种植不需要多人,本地人失去了务工的机会还要到城里去打工,连同孩子也带到城里去上学,现在家门口就剩下了老年人和部分上学的孩子了,很少见到年轻人。” 我明白了,当今许多农村出现了房屋空巢,人气不足这样的情形,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笔者长期生长在农村,对农村有了深厚的感情现就其原因分析:一是人口城镇化的大气候影响,部分农村人为了务工和孩子上学,在城里买房逐步涌入城市。二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多数农田被承包大户种植,矿山的开采和气候的变化破坏了原来的自然土地资源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庄稼,这就让许多偏远的农村人,无事可做加上交通不便,他们也离开祖辈居住的偏僻地带,到城镇去定居。三是中国农村人口老年化的高峰期到来吧,相当一部分老人儿女们也把他们带到城市自己身边,便于照应。 鉴于上述原因我想向政府部门提出一些建议:一、对于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要加以控制,不然就会给城市带来更多的麻烦,因为城市人口对生活资源的需求量比农村人口的需求量要大许多倍。二、要鼓励农村人口定居本土,既节约生活资源,又会给国家减少能源消耗的负担,同时也便于保护农村的自然土地资源。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农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人们已经习惯了,那就是要“勤俭持家”。三、要实行城乡共同发展的方针,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社会的稳定。这也许就是我对农村家乡土地的热爱,或许是一种乡下人的乡恋之情吧? 2014年6月29日完稿于:将河卧室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