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寻根 |
正文 | 寻根 我一向是个较蠢钝懒散之人,多年前许多人热热闹闹地开始寻根问祖,我不以为然地躲在一边看热闹,去年陪父亲回老家探亲,听父亲与父老乡亲谈论陈年旧事以及宗谱,不由的激起了我寻根问祖的兴趣。 回到家来我一边询问亲友,一边上网查证,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知道了季姓的起源有六个,主要出自黄帝后裔: 1、出自兄弟排行。 2、系出芈姓,为颛顼后裔。据《元和姓纂》所载,季姓为陆终之子季连之后。 3、系出姬姓,为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季友的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及《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季友曾于鲁僖公时为相,有大功于鲁,其孙行父以王父字为氏,后有季孙氏,亦有季姓。 4、春秋时齐国公族有季姓。 5、战国时魏国公族有季姓。 6、出自他族改姓。唐时西赵渠帅有季姓;今满、土家、东乡等民族均有此姓。 可那一个是我正宗的先祖呢?天呀!我竟然对自己的先祖一无所知,我惶惶然迷茫地站在十字路口,没有人能够告诉我怎样辨别自己的身世,我左盼右顾如迷路的孩童期待着先祖领我回家…… 据家谱记载:“郓城季姓是明朝洪武三年从山西洪洞老鸹窝移民至此,一支迁至郓城西南小民屯后又迁至王家垓前里许,最后定居在郓城西南二十里季庄”…… 往前推移,再往前推移,我的先祖呀,你躲在历史的帷幕之后默默不言,怎不肯出来接受你的后辈子孙一拜,我只能在有限的文字中,追随的先祖的足迹,透过时光的甬道,扑捉着一丝丝的信息,不由地在心里掀起了一阵阵历史的眩晕感。 也听季氏族人口口相传,我们季姓起源是出自兄弟排行。据《吕氏春秋》等所载,古代兄弟排行顺序为“伯、仲、叔、季”,春秋时吴国公子札行四,为吴王姬寿梦的四儿子,人称季札,受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州来(今安徽凤台)两地,史称为“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 季札贤明博学,曾多次推让王位。他曾北游齐、郑、晋等诸侯国,并观乐于鲁国,在评论盛衰大势时,颇中时要,以有远见而著称。 因为季札远见卓识,贤明仁德,后世子孙以其排行次第为姓氏,以别他族,称季氏,世代相传至今。 季氏族人多尊季札为季氏的得姓始祖,称季氏正宗。由此可见我们这一支季氏一族,开山鼻祖应是季札。 在春秋战国时期季札与孔子齐名,所以民间素有北孔子南季札之称。相传现今的江苏、江阴的季札墓碑文,是孔子唯一存留于世的手笔。 据资料记载江苏和浙江在两宋时成为季姓的主要聚居地,季姓的最大一次迁徙是在宋朝开始,史称“洪洞大槐树迁民”,绵延到明朝。季姓是典型的南方姓氏,从祖先季札到现在的分布,多是以南方为主。 一条看不见的线,已事先预定决定了我在那块土地上出生、成长。古老的原乡对我来说如一团迷雾,可我的先祖,是怎么离开他的居住地江苏常州,一路颠簸来到了山西的呢?是拖家带口,还是自己一个人在风黑风高的夜晚,披星戴月的赶路,我好奇地想穿越千年的风尘与云雾,越过时间的沟壑与迷障来探求先祖的轨迹,可是我用尽了心机,也没有任何族谱或文献可以告诉我,到此我陷入了囧图,只得无奈打住…… 我原以为我能一路溯源,跟踪先祖的脚印,一步步从江南常州到山西小镇,再到山东的故乡,而后是我的出生地河南。可我认真地要追朔自己家族的历史时,却像一条小溪,我顺着源头一路追踪,进入了河流,尔后入江河,入海。岂知,小溪流着流着进入了地下河,水脉不断,可我在地表上却看不到了它的足迹。 我相信世人大多和我一样,只是知道自己姓氏来源的片鳞,从未有进行过深究,过往的岁月中,从我这里往上往下排辈,我都只能数上一两位,虽问过父亲,可并没有用心去记,一来二去还是只能记住这么多,只觉得自己的姓氏较为稀少。 我在金融单位工作,接触的姓氏可谓众多,但从我上学到参加工作,除了自己的兄弟姊妹和堂兄外,只遇到两个同姓氏的。 一次一位姓李的同事说:“我是十八子。”我随口接过来说:“我是一千八百子。”这只是字面上的拆解,进一步的解释,“季,幼禾也。”这也是字面上的意思,禾苗的儿子,理应是幼禾。按兄弟排行,伯仲叔季也为幼者。 那么,我们这一支幼小的禾苗,从操着一口吴侬俚语,到昂扬的秦腔,再到父辈的不太显著的山东口音,(家乡人说父亲说的是河南话,河南人又说父亲说的山东腔)直至我一口地道的河南新乡话,这源头翻山越岭,涉水渡江,几经周折,始终有一根剪不断,理还乱的线贯穿其中,繁衍,生存…… 先祖!我用你遗留给我的想象力,无数次地重现山西大槐树下故土离别的场面,您恋恋不舍放不下自己的家园,泪水涔涔悲愤难言,拖儿带女是怎样地一步三回头,步步眼泪似水淌呀?途徙中你又受过什么样的磨难?经历过怎么样风餐露宿?受过什么样的雨雪冰雹?千里迢迢,一路风尘,一步、一步用双脚从山西移居山东郓城的呢?有没有受过疾病的折磨?是否常常饥寒交迫?是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还是担忧?这些我都不得而知。 但是,先祖!你是坚韧顽强的人,正是有了你的这种精神,才使得我们这一支幼禾,代代血脉传承至今。 在我追逐您的足迹之时,我好像依稀看到了您的身姿和面貌,长衫、发髻、美须,相貌英俊,仪表堂堂。当然,这很大一部分来自我对父辈的认知,从而想象出您当年的模样,我很想很想和您对话,呼您不应,喊您不答,莫非您匆匆的脚步在不断地追寻顾不得我的呼唤?还是您觉得我应该更加努力,才能和您坐下来平等谈话? 先祖!我不太明白,但是,我不但继承了您的姓氏,也同时继承了您的坚韧顽强,我会在岁月中,不断擦拭自己的名字,我想,待有一天,我去和您相会,我可以自豪地告诉您,先祖!我是您忠实的后辈子孙,从没有给自己的姓氏抹上尘埃!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