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小白集论》之人物传记部——左宗棠
正文

《小白集论》之人物传记部——左宗棠

题记:

在《小白集论》一书中,原本没有打算写人物传记或者人物品读。主要是因为在前一些的文章中,写过《品萧何》《品刘备》等,还算受周围人的喜欢。言即增长了历史方面的知识,也对其历史人物有所粗犷的,参考性的了解。所以,现在在成书中,编入了些相关的一些老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如有意见不同或错误的地方,也望大家能够赐教批评,讨论。

人物基本信息:

左宗棠,字季高。1812年出生于湖南湘阴。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参加当地县试,名列第一。道光十二年,以监生身份参加乡试。中第18名。之后3次赴京会试,均为考中。18岁研习顾社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齐南的《水道提要》。正是因为其一反常规的学习务实性,技术性的学术。而忽略了儒家治世等学术。导致其科举连连不利。这也正好的为其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40岁前,一直隐居乡下,算是大器晚成。咸丰2年,公元1852年,经推介担任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府。6月后退出。1881年,任命大学士,军机大臣,外放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事务大臣。1884年9月,任职清差大臣。1885年9月,病逝。遗著被集成为《左文襄公全集》,著名军事论著《料敌》《定策》《海屯》《器械》《善后》等分篇载入其中。

人物主要事迹:

一:受荐于林则徐

1849年,林则徐途径长沙,点名要见隐居在老家读书的左宗棠。林则徐将自己亲自绘制的新疆地图,转交给他。并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他还说,将来西定新疆,舍君莫属。林则徐一番嘱托之后,临别还送其一副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左宗棠将其视为自己的励志座右铭。时时勉励自己。林则徐回福建后,身染重病。临终之时,向咸丰帝推荐左宗棠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左宗棠的名字才传到了京城。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结果咸丰帝听从了林则徐的推荐。在1825年,调任左宗棠为湖南巡抚的幕府。

二:新疆收复战争

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人入侵南疆,并迅速向北疆扩大势力。沙俄也趁火打劫。导致160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在中国的地图版块上消失。西北形势的岌岌可危不言而喻。在此同时,日本也在窥视台湾。清朝政府针对这次决定,到底是“海防”,还是“塞防”。左右摇摆不定。

此时,李鸿章强烈建议海防。理由是:新疆虽地大,但是地址资源不够丰富。且人烟稀少。没有急于收复的必要。一旦新疆收复不回。那么海防将会成为国家的致命弱点。日本很有可能借机入侵我中华。左宗棠听闻后,坚决反对。他认为李鸿章根本不了解新疆的现有地址资源的实际情况。而且一旦估计海防,则甘肃,陕西,岌岌可危。京师北面屏障丧失防御功能。最后,左宗棠的意见被清廷采纳。1867年4月,所有军队整顿有素。开始著名的新疆收复战役。在备战的开始,他采取多方面的举措,举外债,借商款。协调粮饷不足的问题。

1876年4月,左宗棠亲自驻军甘肃。令刘锦堂帅所部湘军分批出嘉峪关。1876年8月上旬,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方法,一举歼灭敌军5000人。18日收复乌鲁木齐。11月,收复玛纳斯南城。1877年4月到9月,连克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1878年1月,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外,整个新疆已经全部收复。长达14年之久的新疆侵略,在其出必胜,攻必克的决心下,短短不到三年期间,全部平定。

人物品读:

一:有学习方法,和明确的学习目的。

左宗棠成年后,不屑于对儒家的治世学术。其原因为,江山稳固时,大教民风,顺应民意而为。时下正是战乱的年代。唯兵家之说可定天下。所以一直埋头于军事著作,和水利,地理方面的研究。虽然科举不利,但其见地足以让林则徐所赞赏。这说明其治学的精神严谨,且理论通达。

二:政治形势明于心。

在面对国家的海防,与塞防的政治策略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立场坚定。即使是面对李鸿章,他也要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说出自己的政治策略。他能明确塞防对于清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身为一名军机大臣的爱国情怀。

三:出必胜,攻必克的决心。

这一点充分的体现了,左宗棠对于战争的了解程度。兴师收复必须有制胜的把握。这种把握不是单靠信心就可以的。需要的是对战争的了解,敌军的了解,地址的了解。他带着自己的棺材随军而行。表明了他对战争的最坏打算,以及其视死如归的将领气质。

总结:

左宗棠一生算是大气完成。40岁以后才开始有作为。新疆收复战被载入史册的评价是:被称为自唐太宗之后,对于国家领土收复功劳最大的人。这一战役在他的人生中和清朝政府中,抵御外敌都是最光辉的一笔。在美国《新闻周刊》上,列出全世界最有智慧的人,华人有三位。一位是毛泽东。一位是成吉思汗。还有一位就是左宗棠。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5: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