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个小人物,也是一个大时代 |
正文 | 那天打雷,晚上停电了,老人点了煤油灯,我们就坐在吃饭的八仙桌旁,在微弱的灯光下重温了七十多载春秋。在老人那张布满皱纹的平静面容背后,我似乎看到了时代的痕迹。 从少爷到农家子弟 1937年,闽东穆阳镇一户经营盐庄的缪姓人家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是一个男孩,缪家的大少爷,取名锦其。但名字并没有带给他锦衣玉食,父亲经营不善,沉溺赌博,家道中落,母亲带着年仅6岁的他来到了溪潭镇的芹洋村,进了一户农家。10岁时,他白天去抬松树,晚上举着自制的火把到河里捡田螺,用来换豆腐吃,虽然生活艰苦,但还算平静。然而好景不长,在他13岁时,继父去世,母亲带着他和同母异父的弟弟,来到了邻近不足十户人家的南山村,成了一位谢姓农民的妻子。老人已模糊了那段岁月的记忆,但童年时代的父爱必定是零碎的、残缺的。山村的生活千篇一律,他帮邻居家看牛,没有报酬,只包吃,还有年关时的一件衣服。两年后,养家的责任已落在了这个少年身上,他开始为家里干农活了。 一切为了填饱肚子 17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位年仅9岁的小女孩,名叫张赛容,是童养媳。若干年后,他成了一群孩子的父亲,但光靠种地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他开始四处打零工。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非常闭塞,一切的物品要依靠人力走山路才能到达。他和一些村民到邻县的农村,向当地人收购地板,然后扛着一百多斤的地板走到山下的长林村,先寄存在那里。第二天凌晨一点多起来,再把地板送到交易的地点赛琪镇,一般卖了地板,就走了,得在天黑前赶回家。但为了多赚些钱,他会买一担海鲜鱼类,再次跋涉山路回去,沿途叫卖,有时天色太晚了,他就靠在别人家的门板上打个盹儿,等人们起来了再卖。这个活,直到80年代他才渐渐不做了,如今他背驼得厉害,和那时高强度的工作不无关系。 1958年,全国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他担任了南山村生产队的队长,除了平时劳动外,还要负责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没有上过学的他硬逼着自己识字写字。现在,老人随身携带一本手机通讯录,里边的人名和号码都是他自己写上去的。不过,谈及没有上过学,他的语气里总透着许多无奈和遗憾。 后来,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60年代初全国就闹大饥荒。据老人回忆,当时,附近的村子派人来南山村索要粮食,为了活命,南山村坚决不给粮食。之后,甚至有人请老人下山,其实是抓他,以此逼出粮食,幸而老人以换件衣服为借口只身跑了。几天后,他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没人负责队里的生产,就回来了。他组织村民把番薯埋到地里,想尽一切办法藏好粮食。即使附近的村子经常有成群的人来搜粮食,也都没能找到。那么残酷的年代,南山村竟没有人因饥饿而死去。 为新农村奔波 1978年的冬天,阳光照在这片土地上,温暖留在人们的心里。在广袤的中国农村大地上,农民居然可以决定在地里种什么,怎么种了。或许一切的惊天动地在普通人面前,不过是一日三餐的变化。老人平静地说,以往一起吃大锅饭是不聪明的做法,一家人都可能合不来,更何况是一个村呢。镇里希望他来当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但被他婉拒了,觉得不识字,不会讲普通话,怕误了事。 生活依然贫穷,但只要勤一些,还是可以填饱肚子的。不过,这个村子依然点着桐油灯,喝着门口小溪的水,更没有公路、电视和电话,贫穷、落后、闭塞,正如中国大地上的大多数农村。 村里虽插了电线杆,但没有钱拉线,村民渴望在明亮的电灯下吃一顿晚饭。他只身去镇里游说负责电力的领导;领导来邻村的十个晚上里,他去了九次;甚至骗领导,只有一通电,立马给钱。领导终于勉强同意了。到了通电的日子,还是没电,他请领导来家里吃晚饭,饭菜都摆到桌上了,说本来今天应该有电,没有备好蜡烛,就只能这样吃饭了。领导无奈,只得跑到邻村把电闸拉上,但一听没有钱,大动肝火。他答应一个月后还钱,按银行利息算;但一个月后,实在没钱,最终在年关还了钱。然而,他这样努力,村里还是有闲话,领导就让村里其他人负责收电费,这才作罢。 多年以后,为了干净的自来水,他又来到市政府找市长,最后,自来水来了。后来,村里的公路、电视和电话等,他都有出过力。而他仍是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土房里的守望者 老人的一生什么苦都吃过,他一共有八个孩子,但现在只剩下四个孩子,许多年前同母异父的弟弟因意外离世,这种痛苦谁都没办法想象。现在村里的年青人大多都到城里工作了,留老人和小孩在土房里眼巴巴地守望着。老人的子女和孙辈也都在城市工作和学习,有时会回去看望一下老人,但都待不长。老人和妻子年纪大了,不免有大病小病,还好精神不错,生活能够自理。想象着老人站在门口,浑浊的双眼望向前方——没有尽头的群山,守望着这片寂寞的土地。这一幕情景,一定不知重复了多少次。 家门口的小溪,正如老人的人生,平淡却充满波折。 七十多载光阴逝去了,时代变了,命运也随时代变着,然而门外的小溪还是那么清澈,那么清甜。 2014年9月于广州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