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又闻布谷声 |
正文 | 清晨,正酣睡间,却被窗外清脆的布谷鸟声叫醒,惊喜中,却又怀疑是在梦里的幻觉:如今高楼耸立的城市里哪来的布谷鸟声呢?有多少年没有听到过布谷鸟的叫声了?当我搜寻起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时,时光回到了三十多年前。 那一年,我们初中毕业,即将升入高中,那时升高中可不像现在这样论成绩,是看劳动表现,而且是到农村去,到贫下中农的家里去,与他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然后再根据你的表现,由贫下中农们来鉴定你是否有资格升高中。若是说给今天的孩子们听,他们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可当年的情景就是这样的。 那一年的初夏,我们全班男男女女四十多人,在一位男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叫井坪的村子,村子不算很大,有二三十户人家,房舍掩映在一片树林之中,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子里蜿蜒穿过,村子四周是起伏的田野,再远便是叠翠的山峦。这是一个典型的而又充满了诱惑的南方村落。 来到村里后,贫下中农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其实老天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欢迎我们,因为我们毕竟只是一些半大的孩子啊,能干什么呢?别把庄稼给糟蹋了就是好的,可脸上却是真诚的笑意),然后,在大队支书的号召下,各家领几个,把我们分到了邻近的几户农家里。我和几个同学随着一位老乡来到了一栋两层的木板房前,这就是我们要住宿的农家了。老乡一家住楼下,我们住楼上,说是楼,其实楼上的四壁是裸露的,是老乡家堆放杂物的地方,因为我们的到来才临时收拾出来的,虽然简陋,但我们还是很开心的住了下来。 新的生活开始了!第二天,青春年少的我们,在一位老农的带领下,伴随着远处山峦中阵阵清脆的布谷鸟声,来到了一块育秧田里,把育好的秧苗起出来,运送到大田里插上,然后,经过施肥、分蘖、薅秧等一系列繁琐的田间管理后,秧苗便长成了金灿灿的稻谷。当然这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是我学农后所得的收获,也正因为有了头顶烈日、弯腰耕作的经历才使我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切含义! 尽管我们是一群不谙农事的城里孩子,但是在老农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很努力地学着插秧、薅秧、施肥,稻子与稗子的区别,每天每天,站在绿油油的稻田里,感受着秧苗的成长,呼吸着田野上清新的空气,聆听着远处山峦中传来的布谷鸟的鸣叫,这一切,是以前我们从来没有过的。一天,我们正在薅秧,感觉有一只布谷就在身边不远处的秧苗间,一位男同学小心翼翼、奋不顾身的扑了上去,抓住了,结果老农说,那不是布谷,是秧鸡,哈哈……虽有头顶烈日、弯腰耕作的辛劳,但也有童趣般的诱惑和惊喜——乡村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生活。 乡下的夜也是喧嚣的,溪畔、田野里,虫鸣、蛙叫声,此起彼伏,时不时也传来一声二声的狗吠,那一定是有赶夜路的人……躺在楼板上,聆听着自然界错落的协奏曲,直到天将黎明,才朦朦胧胧的睡去。 ………… 岁月如梭,30年光阴转瞬即逝,当年的青头小子(小女)们如今都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了,在各自的领域里施展才华,虽说没有大富大贵之人,却也活得充实。我们那一班人全都上了高中,这一方面是缘于自己努力劳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缘于贫下中农们对我们网开一面吧。其实,农民才是最朴实的,他们不懂得什么叫迎合,却懂得人要凭良心做事,在他们身上,我们不但学会了种庄稼,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做人。这种意识竟引领我风雨人生一路前行。 布谷又叫了,我喜欢听这清脆的叫声。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