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农村课改的怪胎
正文

最近这几年,为适应新课标要求,为迎合新课改的春风,好多生活在闭塞环境下的某些教育界领导,纷纷走南闯北,到教育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取经”!山东的杜郎口中学,上海的洋思中学,浙江的xxx学校都是一拨又一拨的考察,学习,同时不惜花重金聘来好多专家学者来开办讲座。这样做本无可厚非,只是不顾自己的实际,盲目照搬经验,导致的结果是在偏远的农村出现了课改的怪胎!感觉就像邯郸的那个笨蛋,别人的没学会,反而丢了自己!

怪胎一 浮躁,夸张的校园文化

领导考察回来,首先召开落实大会,听完报告,谁都有同感——不错,人家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模式,人家的教育教学成果,确实让我们耳目一新,确实教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惜,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规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然后是找几个思想比较超前的校长做样板工程—首先不惜巨资粉饰校园环境,美其名曰营建校园文化。全校师生夜以继日的用彩喷标语裱糊校园——大门顶、围墙上、楼道里、教室里、食堂中、厕所里、操场上、天花板、各种卫生工具上……大到几米,小到几厘米,到处都是彩喷条幅;到处都是名人名言;到处是誓言,到处是口号……实在不能粘贴的空间就摆满了五彩缤纷的塑料花,还请人设计了图案。似乎校园文化就是装裱文化,校园像超市;教室如洞房;教学楼花枝招展,食堂搔首弄姿……大冬天教师西装革履,学生薄衣单杉,感觉大北方的校园四季如春!就如一位“优秀”校长所说,现在的社会,只要你掏钱,对学校穿金裹银都不是难事!可实际呢?好多学校为了“不甘落伍”竟然去社会上借高利贷,结果外债高达十几万!不错,现任领导风光无限,在上级的心中成了课改的标兵,这里的参观,哪里的学习,今年一个省骨干,明年一个市园丁。可是那么多的外债,迟早会落到某个新校长的头上!因为在风吹日晒下,那些花花绿绿的彩喷不过一年都会成为垃圾的,借的债务连本带利会与日剧增!还有些会钻营的,往往去花血本行贿,向手握实权的领导要钱!无形间助长了腐败,导致教育这块净土也不干净了!难道不是那些面子专家的杰作吗?我没去过北大燕园,也没到过清华园,不知道那些高等学府的校园文化是咋建设的?不过,总不会是彩喷纸裱糊的吧!记得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很朴素,真像大家闺秀——大门古朴典雅,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校园里苍松翠柏,挺拔伟岸,围墙上没有花花绿绿的宣传标语,有的只是淡淡的浅色;操场宽阔,食堂温馨……一切的一切都那么恬静淡然,绝没有装模作样的浮躁和夸张!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教师创设一个舒适的育人环境,为学生营建一个快乐成长的阵地,可是那么浮躁,夸张的装饰,只能助长人的华而不实!

怪胎二 眼花缭乱的组织教学

教室墙壁和门窗的布置不再赘述,先看学生的座位,一改传统的秧田式摆放,变成会议桌式、饭桌式、U字式、口字式……据说以前的摆放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互相探究,这样的摆放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讨论!于是几乎是所有的教室都把桌子并在一起(只有一所省级中学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依然我行我素!)进行新课改!谁都知道,一、二年级学生,(特别是农村没上过幼儿园的)还真正不具备学习的习惯和学习的方法,识字量很少的他们训练题的要求都不懂,何谈小组合作讨论?中高年级孩子好动贪玩,这是天性,老师一不注意(比如老师板书时),就会推搡同伴,就会做好多小动作,饭桌式的座位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捣乱的沃土!如果你留心观察小组的合作学习,你会发现,对老师散发的探究题,往往是学优生(组长)一个人包揽——说的是他,写的是他,在同学们面前展示的还是他!至于学困生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特别是公开教学,因为老师要课堂效果,作为“低能”的他们怎么能担此“重任”!那些“尖子生”对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只要一展示,就会得到同伴廉价的“你棒,你棒,你真棒!”那些没机会到人前露脸的“差生”只能是“绿叶”!而教师呢?一会儿飞到“雏鹰组”组指指点点;一会而又飘到“狂风组”指手画脚;一会儿又荡到“奋进组”圈圈点点……实际都是在做秀!都是在掩耳盗铃!

怪胎三 喧宾夺主的三主原则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这是课堂教学的“三主”原则。传统教学,教师唱主角——满堂灌,填鸭式,早就被钵驳得体无完肤!新课改,学生唱主角——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现在炙手可热!不错,时代进步了,人类进化了,一切必须改革,就连女人的短裤,不也穿在外边了吗?只可惜,好多教师曲解了三主原则——教师的导走了两个极端——抑或卖弄和表演,抑或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走了两个极端——或者忙忙碌碌,手舞足蹈,表面看像交响乐的指挥,实际是小丑在很滑稽的逗笑!(说是激情燃烧)!或者金口紧闭,不可缺少的教学语言只字不提!把自己的任务推给学生去探究!

课堂导语被音乐代替,过渡语被课件覆盖,小结和板书由学生完成……语文科听不到老师的范读和必须的介绍,数学科堂见不到老师的示范性板演和必要的点拨。综合科看不到老师的技巧性操作,只有一个原因——还课堂的主权给学生!有些偏激的教师惜言如金,赌咒发誓,如果自己说上十句话,就改名换姓!就拿语文说,有些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生平,离现代孩子实在太遥远,学习条件相对滞后的他们,如果没有教师的介绍,根本无法了解,那么抽象,那么深奥的中学数理化,如果失去了老师的点拨指导,完全交给学生探究,何时才会醍醐灌顶?要知道,大多数孩子不是天才,可以无师自通啊!是的,教师交给孩子们的探究题是有层次的,学习的重难点往往会让他们卡壳,作为主体的他们手足无措之时,只好由教师代替!学习的主权实际上还是完全掌控在导师手中!因为那样低效的探究下去,老师是无法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的!再看训练这条主线,训练的时间一到,“导师们”可不管你是不是真懂了,马上下发训练题,让小组合作完成,结果又重新上演闹剧——学优生才华的第二次展示,学困生的第二次被遗忘!再看课后,铺天盖地的资料一股脑儿的砸在学生头上,家长和孩子别无选择的接收,谁叫你来接受非义务教育啊?真是宰你没商量!

怪胎四 穿新鞋走老路的评价机制

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一张试卷定终生”的评价机制,在短期内还是高悬于中国教育界的利剑,考分的高低然是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尺子——只差0.5分,你就上不了高中,升不了大学,就会被打入“冷宫”!及格率的高低也是决定科任教师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不论平时你的课堂教学多么富有魅力,只要你所带的班级考绩甩尾,你就不是一个好教师,一切好事都会与你无缘。升学率的名次仍然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效益高低的砝码!对于办学质量,老百姓的要求很实在,他们可不管你花里胡哨的那些,只要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名牌大学,他们就会给你披红挂彩,否则会花血本择校!正因为这样,时下在课堂改革美丽幌子遮掩下,课后的棍棒教育还是“最有效地手段”——曾问身边一所“课改名校”同行,那么高的考绩难道是那样华而不实的课堂教学的功劳?结果,他给我讲了一个经典笑话——一个农村老汉的两个儿子,老大北大(柳棍的功劳),老二清华(槐木棍的作用)!记得小学时一位老师教过一句朴素的学习经验“语文要念,数学要算”。是啊!但凡念过书的人都知道,文科性的东西,你必须记忆,再聪慧的人,你必须在课外时间强化记忆,必须博览群书,必须往脑子里装东西,才能运用自如,理科性的东西,你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多演算,多训练,只有通过多角度的做训练题,才会融会贯通,解决综合性的问题!所以,不愿吃亏的教师把落实抓的很紧——总是在违背着政策,偷偷地“下毒手”,因为惰性是人的本能,学习实在是苦差,只靠课堂上的40多分钟达到100%的及格率,至少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新课改下,还是痴人说梦!不论是自身并不完美的先生,还是做为留守儿童的学生,向40分钟要质量,实在是一句空话,乌托邦式的自欺欺人!

怪胎五 四不像的畸形儿

正因为有了以上的四种怪现象,导致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成果令人不寒而栗——首先是国人道德的滑坡,极端的马加爵我们不谈,变态的刘军红我们唾弃,先看看最近这几年走上讲台的大学生----拈轻怕重,绝不吃亏,脾气大于本事,孩儿体的书写,极端的个人主义……这些不能不说是语言课的巨大失误!大家都知道,最近几年,书画价格一路飙升,我担心再过十几年,能拿住毛笔的年轻人会成为抢手货!玩手机的孩子远远多于玩文字书的孩子!“李时珍先生今天到会了吗?”这样的笑话肯定会成为现实!再看教材的编排,不论是哪种主题单元,总感觉说教的的味道很浓很浓!50后,60后,有苦可忆,有甜可思。可是对于90后,2000后,哪有苦忆?他们会思甜?英雄的时代对他们是那样的遥远啊!因为谁都知道5+2=0这道古怪的等式,五天的学校教育往往被两天的社会教育糟蹋的面目全非!

“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在我脑子里印的很深,我感觉用在时下如夹生饭的新课改再也恰当不过了!就如杜郎口的那为校长报告中说的“杜郎口是山东的杜郎口,绝不是到处的杜郎口!”不顾自身实际,以某个官员的个人喜好盲目的取他山之石来攻自家碧玉,无疑会重犯亩产过万的历史性错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工拥进城市,好多农村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几乎成了空白!这样把发达地方的教育模式硬搬来进行课改,目的何在?作用何在?不承认城乡差别,不承认智力差异,难道不是削足适履?难道不是在犯罪?

原本就先天营养不良的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孩子,这样一拨又一拨的被当做试验品,试问有关领导,你良心何在?我们盼望新课改,但我们坚决拒绝“变态”的新课改!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