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五次的搬家 |
正文 | 说到搬家,都熟悉,但,面对搬家,每个人的心得是不一样的,也不可能一样。 我第一次搬家是从岳母岳父家搬到由单位报销月租的招待所一间单人间居住,其实就是摆放一两件家具和晚上睡觉,我心满意足了。因为我一上班,就能报销租房费用而且是旅馆,那是不多见的。 我第二次搬家是匪夷所思的。 那是在1984年8月,是哪一天记不清了,因为分到住房第三天,就急匆匆叫了几个要好同学,从宣城东门粮站借了两挂板车,将床、梳妆台从粮食局招待所和摆放在岳母岳父家的大衣橱等家具很快就搬到了 “三排楼” 职工宿舍。搬好后,同学们疲劳地回家了。那时候请人帮忙之后是不安排人上饭店搓一顿的,不信吃、请这一套。 这次搬家,对我说来还真是运气。那个年代,职工住房是各单位建造分配给职工居住的。宣城汽车三队当时在宣城的老百姓的口碑那是响当当的单位,也是令就业人员羡慕的最好的单位之一。它的全称是: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宣城第三汽车队,四队在泾县,二队在广德。三队在全省被授予“红旗车队”、“文明单位”,经车队队长和教导员的运作,省公司给了建造职工住房的经费,于是在车队车站的对面不远处建造好了三排四层楼职工宿舍,此楼的落成,轰动了县城,提到“三排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我有幸于1983年5月到三队报到上班,见证了“三牌楼”从建设到落成。每每路过“三牌楼”工地,总要驻足静静地看上几分钟并依依不舍地离去,丝毫不敢奢望我能分到这里的住房,因为我的工龄太短了,我才上班几年,一个小小的工会干事,论资格、论人员,怎么排也轮不到我。 当时还有一句顺口溜:盖房容易分房难。因为职工住房历史的欠账太多,职工宿舍永远满足不了职工居住的需求。小房换大房,年轻职工不断增加,“僧多粥少”是单位安排职工居住最头疼的事,也是当时社会普遍现象。 有一句俗话应在了我的头上:福降到你的头上,门都挡不住。“三牌楼”最后一栋怎么分配,车队分房方案拿了一套又一套,分房领导组和部分职工代表躲进旅社(现在叫饭店)昼夜研究。说没有私心那是全是违心之话,个个心里都揣着三六九。 车队门口聚集着下班职工,蹲着抽烟的,站着编织毛衣的,给孙子喂饭的三三两两形成不规则的几何形状,谈论着分房。分房领导组们个个脸色铁青,进出车队如同“地下工作者”一闪就没了身影。我一如既往按时下班回家,抱着女儿上街玩耍。 一个多月过去了。一天下午,车队门口宣传栏被众职工围住。我正在工会阅览室分夹报纸,一修理工进来告诉我,门口出通知了,晚上8点全体职工开会,宣布分房事宜。晚饭后我告诉爱人,晚上队里召开职工大会是关于分房的事,爱人不屑地说:关你屁事,又没得我们家的份。晚上会议室灯火通明,座无虚席,门口都站满了职工。8点,队政工干事手捧着饼干桶跟随在教导员身后神情严肃挤进会议室,会议室鸦雀无声。教导员大声宣布:“三牌楼”最后一栋房子怎么分都有失公允,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抓阄,大家凭运气。顿时,会场爆发出一个字,就是好。这声音把在楼下玩耍的小孩吓跑了。不一会儿,会场里就出现了欢呼声和唉声叹气声音。我从饼干桶里拈了阄拿出后也懒的看的放进了口袋。会议室人渐渐离去,政工干事和队长在谈心:怎么小套202房子没有出现呀。我抱着侥幸心里,打开了阄一看,不敢相信阄上面写的是202三个字,我双手捧着阄颤抖着,头脑一片空白。我记不得是怎么回家的。回家后,我告诉家人,我分到房子了,他们认为我是跟人家喝酒回来讲酒话,我把阄给他们看,全家人笑了,连牙牙学语的女儿也跟着我们嘎嘎地笑出了声音。 说到第三次搬家那是可有可无的。 那是在四年之后的1987年7月。那时到每年的6、7、8月份,居住在宣城城关东门一带的住户都万分关注着天气的变化,特别是在连日大雨的倾泻,都要迁徙到高处躲避洪水的袭扰。 第二次分房是在宣城地区汽车运输公司于1985年7月成立后的事了。 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撤销,按照地、市区域划分各地相继成立独立公司,宣城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应运而生。公司没有办公场所,购买了当时在宣城建造的第二栋商品房住宅楼作为公司办公场所。公司选在此地,因为地处城关南门的地势较高,同时距离行署较近,办事方便。1987年行署交通局办公大楼在行署对面落成,行署交通局分配给公司两层多间办公楼,于是,公司搬迁到宣城行署交通大楼。 有一句流行太过普遍、太过久远的话,叫做“是金子放在哪里都发光”。公司组建后,人员来自芜湖公司、宣城、郎溪、广德、宁国、泾县的车站、车队的佼佼者。我当时还在车队工会工作。一日,公司总经理来队视察,看到墙上我写的欢迎标语,忙问身边驾驶员,标语上字是谁写的,驾驶员轻轻地告诉他,是队工会干事写的,总经理连连点头。又一日。阴错阳差,我写的文章被工人日报发表,报社把样报寄送到了公司,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打开报纸争相传阅,当然,总经理和党委书记免不了要看的。党委书记问总经理,发表文章的是那个单位的,总经理微微一笑地告诉他,是宣城三队的。1985年12月31日,我接到调令,到公司报到,被安排在政治处担任宣传干事,1986年10月被公司任命为教育科副科长主持工作。 1987年公司搬迁到交通大楼后,原公司的办公楼就要分配给职工居住。此次住房分配简单明了,按照职务大小和家庭人员多少分配,我显然只能是被分到小套了。房子分到后,爱人还不愿意搬,因为离岳母岳父家远了,因为我们夫妻没有单开伙。直到又要发大水了,我这才从东门的“三牌楼”搬到了南门的元宝街原公司购买的住宅楼。 新的住房,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我深知三十而立,获得单位给予的福祉,我只有用拼命地工作来报答公司,报答公司领导给予我的青睐。我废寝忘食地写作和编写职工培训计划,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宣传公司建设与发展的通讯报道,组织实施了大量的职工政治、技术、业务培训班。得到了公司上下及交通局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说到第四次搬家,那是心酸和无奈的。 岳父家于1992年10月从宣城城关东门粮食局宿舍搬到县粮食局在宣城的西林新村购买的商品房。离我住的元宝新村不远,仅有500米距离。我们吃饭、送姑娘上学方便了很多(我们仍然没有单开伙)。 岳父是县粮食局会计,退休后给一浙江义乌人在宣城做生意的老板当会计,老板矮小鬼精,在宣城的浙商中占有一席位置。他认我的岳父为干老子,每逢过节,小恩小惠于岳父家中,岳父喜形于色忘乎所以,视小老板为亲生儿子,对自己的亲人视入旁人,还欲将小老板的儿子安排在家中的小房间入住,此事没有想到遭到岳母以离家出走的条件予以强烈的反对。如果让小老板的儿子入住,那么我女儿就要到我家入住,我女儿从小到大都是他们带的,岳母怎么能啥的离开她。 1999年6月,宣城东门又发了大水。水退后,岳父一连几天在家吃饭,神情呆若木鸡脸吊三尺。在岳母的再三追问下,他终于道出了实情:小老板全家趁东门发大水之机跑路了,卷了宣城人200多万跑了。此事情瞒着我一个多星期后,爱人忍不住还是告诉了我。我们的钱加岳父岳母的存折上的钱全部被岳父借给了小老板,另外西林小区的房子,岳父还拿房产证做抵押在一信用社贷款给了小老板。鬼使神差,我的元宝新村房产证一年前被我从家里取出办事,放在了我办公室抽屉里了,没有带回家。有几次,我问爱人,为什么把我书架上的书弄得东倒西歪,还有大衣橱的抽屉翻的乱七八糟,爱人理直气壮地回答不是他弄得,说是老头子趁我们上班不在家来过几次,我也没有在意。我的房产证没有被他找到拿出去做抵押,算是逃过一劫。 小老板跑路后的半个月时间,信用社来了两位业务员上门催还担保的贷款,限时还款,否则封门。还有被岳父担保将数万元放在小老板处吃高利息的人也上门来要钱。 又隔几日,信用社又来人催还款并带上了封条,那天正逢周日,我在岳父家,我笑嘻嘻地告诉他们:你们违法知道不,明明知道职工房改房是不允许作为商业贷款和抵押的,你们得了小老板什么好处,难道非要在法庭上见面…… 三年后,我们还清了帮小老板在信用社的贷款,赎回了房产证。 三年间,我们节衣缩食度日如年保住了房子。岳父还经常站在门口的马路上,痴心妄想地等小老板上门还钱。家里亲戚无一给予资助,相反还遭到责备和淡漠,有的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了。所谓的亲情暴露的如此直白,如同陌路人一般。又一次验证了“靠人不如靠自己”人生哲理。 岳母瘫痪6年后去世,我们把房子进行了装修,从元宝新村搬进了西林新村的房子,又将岳父从敬老院接回家同我们共同生活。 常言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们家这本“经”格外难念,因为养女难当,做的无微不至是应该的,稍有瑕疵,就被冠冕堂皇冠以“她是养女能好吗?”当然,我们无所谓“疑问、嘲笑、嫉妒”,因为我们做到了让“好事者”问心有愧。 第五次搬家是犹豫后的毅然决定。 2018年4月28日,黄道吉日,我们租了一辆面包车加上自家的小车载着满满的“坛坛罐罐”,从宣城西林小区一路奔驰,一小时有余,我们一家三口(我和爱加上92岁的岳父),直接到了芜湖市镜湖区东方龙城我们小区新家楼下的电梯口。我们走出4楼电梯,进入新家,正好是上午10点28分。这“时间”不是我们刻意的选择,我爱人说是菩萨的安排。 在芜湖市买房子,我本没有打算。土生土长在宣城60年,有一大批孩提时代的同窗和风雨同舟的同事,更何况有“落叶归根”这一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改革开放的40年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国家对百姓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建设的越来越好,百姓购物便捷,不分大小城市。人们追求舒适的居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宣城与芜湖现在都是属于适宜居住的城市。为此,女儿强烈催促我们在芜购房定居。经长时间的权衡、对比,且对两地房价的涨势分析判断,特别是对两地城市发展的走势,搜索数据进行对比。同时,根据家族、亲戚多年来的发展、变化,亲是永远割不断,情却在渐渐地淡漠退却。我们总有老的时候,头疼脑热是自然法则,到那时,奢望亲戚家小字辈门探望、伺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异想天开。因为我们之前没有做到“开饭店”和以资馈赠于他们,所以他们有充足的理由婉言谢绝我们的祈求。 于是,我终于做出决定,于2016年底在芜湖镜湖区域购房。 在此地域购房,目的是离姑娘家较近,便于外孙于双休日来此就餐玩耍,我们四世同堂,聊以天伦之乐。 现在的住房比西林小区的房子宽敞多了,亮多了,装潢更精美了,离公园更近了。再也不要在三伏天,将所有衣服一件件拿出来在院子里晒梅了! 今天是星期一,转眼又要到周末了…… 2018年5月21日 于芜湖西洋湖畔。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