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故事外的故事
正文

记不太清楚了,模糊里透着一个清晰的关键词:鸿雁传书。这是正值豆蔻年华的张银香老师给我们讲的故事里的一个词语。那时,她是我们五年级的班主任,热爱学习,追求进步,是上山下乡结束以后,那个年代标准式的有理想有追求的社会女青年。

大概是某天下午第一堂课时间,不知为什么,张老师兴致勃勃的样子,记得她讲了一个故事,在海滩上,一群穿泳衣的男女青年,遭遇天气突变。突然,一个女孩大喊:“救救我的同学丁洁琼,她被海水卷走了。”一个外国人摇了摇头说:“中国人。”一个中国年轻男子气愤地质问:“中国人就不该救吗?”说着,就奋不顾身地向着露出小红点的地方游过去,把姑娘救了上来,从此,两个志趣相投的青年男女就鸿雁传书,谈起了恋爱。张老师在叙述故事的时候,脸上露出气愤转而又柔和的笑容,情绪稍微带些不明显的激动,仿佛是在讲她自己的故事,救起的那个女子是她本人。后来,就不知道她讲的是啥结果了,小说名字倒是记得很清楚:《第二次握手》。我们小孩子听得懵懵懂懂,普遍一致逻辑地认为,这个男青年做了一件大好事,应该得到老师的赞美和表扬。

现在回想起来,张老师她们60后的年轻人,大概难得读到一本好书。《第二次握手》在70年代末刚刚解禁,成为了她们那一代人争相传阅的,用现在的话说,畅销书。张老师自然是抑制不住自己对此书的热情,刚读完,就硬塞给了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小不点听众,可见,当时该书是怎样的“洛阳纸贵”啊!

《第二次握手》讲述了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苏冠兰、丁洁琼、叶玉菡之间的坎坷情感故事——苏冠兰与丁洁琼相爱,但遭苏父反对。丁赴美留学,成为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苏冠兰在国内成了医学教授,并与父亲故友之女叶玉菡成婚。丁回国后,因爱情无望执意奔赴边疆,后来被苏冠兰夫妇的真诚所感动,留在北京,在科研岗位上为国献身。

故事里的故事,固然动人,故事外的故事,也同样感人。现年近70岁的作家张扬,为此书,在“文革”中遭受了牢狱之苦,1979年才被获释。但老作家始终坚守,“知识分子是伟大的、智慧的、美丽的,因为它赞美了美好的爱情、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这本描写“三角恋爱”、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曾在“文革”时期激起全国范围内的“手抄本热潮”。1964年,张扬初写《第二次握手》时才刚刚20岁。当时,它最初仅是一篇名为《浪花》的短篇小说,后来被改为《香山叶正红》中篇小说,1970年又改名为《归来》。其时,手抄本风靡全国。而其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版本——《氢弹之母》、《归来》、《归国》等。其中一本流传到北京的某一个工厂。因为封面缺失,读者也不知道小说叫什么名字,一名工人就贴张纸做封面,并取名《第二次握手》,小说的名字由此而来。1979年,书的发行量超过400万册,至今,仍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之首,同时,该书还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话剧,风靡一时。

“我写了一辈子,只写了这么一本书。”张扬对自己一生的心血十分慎重。上海文艺出版社在计划出版中国新文学大系时,曾想收录1979版的《第二次握手》。但被张扬拒绝了。因为他自认为“写得不好,不好就不能拿出来”。200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60多万字的版本,张扬还是不满意。后张扬陆续删改,形成了现在40多万字的“终极版”。“终极版”的扉页上印有恩格斯的一句话:“痛苦中最高尚、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 作品主人公丁洁琼说过的“一个人的一生,应该只有一次爱情,也只能有一次爱情”让很多人至今难忘。

被称为“感动过整整一代人”的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于今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终极版”。不久前,作者张扬在京举办签售活动。活动现场,人潮涌动。年近70岁的老作家受到了不亚于青春作家的粉丝热捧。

张扬说,“当年的读者都很年轻——十几岁、二十几岁;而今天那些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读者难道就不爱它么?我相信会爱的。因为它赞美了美好的爱情、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相信每一位读过《第二次握手》的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要实现中国梦,就应该像小说主人公那样,为国家付出努力。

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 刘现芳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2: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