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记昭明太子
正文

延陵古邑之江阴经历了千百年岁月的淘洗,被文人水墨洇染成一片委婉邈远的诗卷,透过茫茫历史之流上升起的雾气,看到顾山那风中摇曳的红豆树,载着昭明太子的思念将悠长缠绵的情思绵延了千年。

昭明太子代父出家来到江阴顾山的香山寺,远离那宫中勾引斗角的逼仄气息,潜心编撰文选,在集市视察民情时偶遇小尼姑慧如,谈论释家禅说,甚为投机,想那慧如也是个灵秀清逸的江南女子,撩动了照明太子心中那根情丝结的琴弦。二人在草庵幽会,秉烛而谈,女子言笑嫣然,少年风流清雅,剪烛交心,原是温馨而美好的故事。然,萧统贵为太子之尊,慧如仅是平民女子出家的尼姑,阶级门楣不容,世俗礼法更是难容这一对相爱的眷侣。慧如相思成疾,终究魂销香断,太子闻讯悲恸不已,泣落沾襟,在草庵前栽下双红豆,并将草庵题名为红豆庵。

相爱的两个人似乎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拦,比如相隔迢迢的牵牛织女,又比如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孔雀东南飞。然而,悲莫悲兮生别离,纵是上穷碧落下黄泉,萧统与慧如也没有再相见的机会。

一轮明月高悬于天心,薄雾缭绕下的月光朦胧,洒照在红豆庵前的双红豆之上,说不尽的哀婉惆怅。人有情而世有道,多情痴情总被无情天命所苦。历经千年,红豆树枯败衰朽之后又抽枝吐绿,虬然苍劲亭亭如盖,可当年相恋的两个人早已魂归离恨天,白骨亦化为了一抷黄土,唯余这满树红豆滴着相思血泪说着当年的相思情谊。

晋书载太子性爱山水,与朝臣名流泛舟而游时,番禺侯轨盛称“此中宜奏女乐”,太子不答,咏左思《招隐诗》曰:“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阖目想象那个画面,昭明太子立于小舟之上,袖袍在微风中扬起,船桨划过水面涟漪圈圈,吟咏这首诗,当真是公子世无双。魏晋喜好繁华奢侈,而太子却素雅淡泊,仿若锦绣黄金中一颗闪着温润光泽的玉石。

他似乎不应该是一个深锁宫中的太子,应该只是江南公子,在莲塘中采莲而歌,将一株清涟秀美的芙蕖放在喜爱的那个女子的手中,执手共话白头,相视而笑。又或者像陶潜那样,在庐山结庐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月色初照之时,便荷锄携了妻子回家煮饭念书。

太子纯善仁孝,母亲病重之时衣不解带得侍疾,丁贵嫔逝世之后,太子悲痛欲绝,饮食俱废,原本健康的身体变得羸弱。对于百姓也甚是宽和,深受民众爱戴。我都不能相信拥有这样性灵的一个人竟然是梁武帝的儿子,梁武帝,在我心中只是那个虚伪造作的笑面虎。

大概太子的早夭根源就在于此吧。至情至性之人,总是易感于身边的苦难与悲戚,情到深处必自伤。

四月乙巳,太子薨,时年不过只有三十一罢了。朝野惋愕,四方百姓闻丧皆是恸哭号泣。

招隐山上的昭明太子读书台保存着太子当年读书的石案,上面镌刻着”普通元年,岁在庚子“。那一年,他二十岁。短短八字,读来却让人心里蓦然一酸,透过时光悠长的雾霭,看到那个伏在案上读书写诗的少年,身影慢慢淡成了晋书上墨黑的小字。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