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静夜煨茶话玉石
正文

谨以此拙文献于爱玉之人,愿玉石君子之风风行华夏

----题记

夜漆黑一片,窗外有风轻轻地吹过,案几上新沏的龙井袅袅从茶壶内向外飘散着香气,灯光朦胧,摇曳着夜的静谧,我拥衾偎坐,轻抚着手中的玉石。无数个夜晚我就是陶醉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一杯浓醇、一块美玉、一段关于玉石的美好传奇。

初识玉石是多年前的事,记得那年家乡中最要好的发小结婚,为送他一份别致的新婚礼物我煞费心机,久寻不至,后来在友人的建议下买了一块美玉馈赠了他,以示祝贺。不曾想从此后对玉石一无所知的我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地与玉石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忆“玩玉”的历程,可谓酸甜苦辣,五味尝遍,喜怒哀乐,六色俱全,那种痛并快乐着的日子,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一)璞玉难识

“千种玛瑙万般玉”,玉石种类繁多,成因繁杂,要想慧眼识玉,不下一番苦功夫是不可能,昔日和氏献玉,刖足而残,泣尽而继之以血,方理其璞而得宝焉,可见甄玉之难,难于上青天。然,诚如蒲松龄所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只要定下了决心,付诸了行动,终会有所收获的。在经过了一番专业知识恶补,又虚心拜师学艺后,终于怀着忐忑的心情下手了,虽然在“玩玉”的过程中花费了不少真金白银,但最终还是学到了“甄玉”的真经的。

玉通常分为硬玉和软玉,硬玉指的是翡翠,中国传统中所谓的美玉则专指软玉。

在中国,玉石产地辽阔,种类繁杂,最著名的当数“四大名玉”了:即新疆的“和田玉”、陕西的“蓝田玉”、河南的“独山玉”及辽宁的“岫玉”;也有一说用湖北出产的“绿松石”替换成了陕西的“蓝田玉”,更有玉石爱好者提出了“五大名玉”之说,即通常所讲的“四大名玉”的基础上加入了甘肃的祁连玉。进入新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青海玉的发现,俄罗斯、巴斯坦、阿富汉玉,加拿大玉、韩国玉等外国玉的涌入,玉石市场更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和田玉有广义的和田玉和狭义的和田玉之分,广义的和田玉是指从2003年开始,国家宝石鉴定机构根据有具体科学依据的化学成份把自然界中只要含有透闪石的玉石通称为和田玉,比如青海玉、俄罗斯玉,加拿大玉,韩国玉等:而狭义的和田玉则主要是指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上的玉石。它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玉石矿带连续长 多公里。在高山之上分布着和田玉的原生矿床及矿点,不少河流中还产出和田玉的子玉。《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使穷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汉书?西域传》也说:“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源出焉,多玉石”。所谓“河源”,是指和田河的上游源头,即在今天和田市的东、西两面的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摩氏5.5度至6.5度之间。因其矿物质颗粒极细小而又成纤维状,与隐晶质微粒集合体组成,抛光后呈现出油脂光泽,当地人称之“油性很大”。特别是白色的子玉加工后像炼制好的羊脂肪,故称“羊脂玉”,是和田玉中的精品。制成的各种玉器看上去赏心悦目,摸起来有温润的感觉,在灯光下晶莹剔透。

岫岩玉,产于辽宁省岫岩县,其玉石大体分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河磨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深绿,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软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而其中以纯白、金黄两种颜色是罕世之珍品。商代妇好墓出土玉器多数玉材与铀岩瓦沟矿产铀玉近似。

岫岩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岫玉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日月山川之精华、自然界之灵气,本身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更重要的是岫玉具有重要的风水价值。据星象学家观测,绿色是现代社会经济的主动脉,由于现代人类的居家均是生存在楼房内,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把自然界的气息和磁场给隔离了开来,使人类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遥远了。而岫玉中蕴含着天然的绿色,且老玉绿色凝重而深厚,软玉其色泽绿莹莹、圆润润、一团和气。所以,收聚几块岫玉,摆放在家中或办公室内,不仅会起到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而且美玉也给家宅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并且补充了室内的天然磁场,调节了室内的风水气候。

狭义的岫玉专指辽宁岫岩县所产的岫岩玉 ,而广义的岫玉还包广东南方岫玉、四川会理岫玉、新疆昆仑岫玉、北京十三陵所产京黄岫玉、酒泉岫玉、陆川岫玉、云南岫玉、莒南岫玉、都兰岫玉等。

独山玉,又称“南阳玉”或“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黄、紫、红、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高档独玉的翠绿色的品种,与缅甸翡翠相似,故有“南阳翡翠”之誉。而独山玉雕,更是历史悠久。1959年在独山附近的黄山新石器遗址出产的玉铲,证明早在6000余年前先民们已认识和使用了独山玉。又据我国第一部纪伟断代史,《汉书》记载推测,现在独山脚下的沙岗店村,汉代叫“玉街寺”为汉代雕刻玉器和销售玉器的地方,也已有二千多的历史。清《新修南阳县志》载:“故县北居民,多治玉为生。旧中国,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城内有作坊80多家,多是后设作坊,前面开店,自雕自销。玉雕品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神像、炉熏、首饰等120多个品种。独玉雕品晶莹闪烁、玲珑剔透,为南阳特产。

绿松石,又名绿宝石,是一种具有独特蔚蓝色的玉料,因其色、形似碧绿的松果而得名,它的英文名称为"Turquoise,即“土耳其石”或“突破玉”是世界上稀有的贵宝石品种之一,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据资料介绍,由于古代波斯出产的绿松石经土耳其运往欧洲,被人们误认为产于土耳其而得此名。

绿松石晶体微小,蜡状光泽,不透明,多呈天蓝色、暗蓝色、绿蓝色、绿色及绿白色,颜色均一的块体上,常分布有白色条纹、斑点或黑褐色铁线。这些铁线往往在绿松石上形成美丽的黑色花纹,从而受到一部分人的特别喜爱。绿松石是一种次生矿物,由含铜、铝、磷的地下水在早期花岗岩石中淋滤而成,在近地表的矿脉中沉淀形成结核,被岩脉的基质所包裹。绿松石是最早用作饰物的矿物品种。1900年,埃及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4只绿松石包金的手镯。

绿松石象征着胜利和成功,在世界习俗中被定为12月的诞生石。它是美国西南部人以及世界穆斯林特别喜爱的玉石品种。作为饰物,人们喜爱绿松石的绿色和纹理。在古代人们把它与宗教、迷信联系在一起。我国西藏对绿松石格外崇敬,至今仍是神圣的装饰用品,用于宗教仪式。美国的印第安人认为绿松石是大海和蓝天的精灵,是神力的象征。多数文明古国都崇尚绿松石,如埃及、波斯、阿兹台克(墨西哥印第安人古国)等。绿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有差异,含铜的氧化物时呈蓝色,含铁的氧化物时呈绿色,色彩是影响绿松石质量的重要因素。绿松石产地主要有美国的南部各州,伊朗的东北部,埃及的西奈半岛。中国、澳大利亚、智利、阿富汗、俄罗斯也出产少量的绿松石。

湖北郧阳地区被称为东方的绿宝石之乡,盛产的绿松石料质纯净,色泽艳丽,灿烂夺目,颜色多为天蓝、碧绿、灰蓝、粉绿,极为罕见。海拔1200多米的云盖山绿松石矿出产的绿松石品位最佳,最为珍贵。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块绿松石宝石,就产自于该地,这块绿松石长82厘米,高、宽各29厘米,重达66公斤,呈蓝、绿色,结构完整,质地细腻。

青海玉又称昆仑玉,属于软玉。青海玉的产地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青海软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构、物性的某些方面与和田产玉略有区别。青海玉是软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

在2008年中国申奥成功后,世界各地运动员所需3000多枚奖牌全部是由青海玉雕制而成。

青海软玉有糖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其颜色特征则更为丰富,如青海软玉中的翠绿色、烟灰;灰紫色品种在传统和田玉品种中都是罕见或未见的。

祁连玉: 产于甘肃祁连山,玉色暗绿,有较多的黑色斑点,是对祁连山、阿尔金山山脉加里东期基性,超基性岩形成的多种玉石的总称。地质学鉴定其矿物是蛇纹石,与岫岩玉相同,但玉色极易与岫岩玉相区别。1984年经地矿部玉石研究室试雕后命名。 按矿物成份、颜色变化分:以蛇纹石为主的称蛇纹玉,多呈暗绿、墨绿色,质地细腻,硬度较小。祁连玉呈各种绿色,有浅绿、翠绿、墨绿、白色及过滤色,结构致密、细微、色泽鲜丽、柔和,摩氏硬度4~7度,有较高的工艺欣赏和经济价值。其雕制品细腻、滋润,具半透明感。

蓝田玉俗称“菜玉”,产自陕西蓝田,玉质从外观上看,色彩斑澜,光泽温润,纹理细密,一玉多色,有黄色、浅绿色等不均匀的色调,并伴随浅白色的大理岩;其矿石主要构成有蛇纹石化的大理石,透闪石、橄榄石及绿松石、辉绿石、水镁石等形成的沉积岩;化学成份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铜、三氧化二铁等。摩氏硬度2--6度。

除了上述“名玉品种”外,我国其他玉石品种还有:缟玛瑙、水胆玛瑙、火玛瑙 、东红玛瑙、绿玉髓、红玉髓、碧石、青金石芙蓉石、木变石、东陵石、孔雀石、梅花玉、马来玉、密玉、京白玉、蓝田玉、灵璧玉、白云玉、百鹤玉、贵翠、乌兰翠及乌尔禾、甘肃的蛇纹石玉、广东信宜的蛇纹石玉、广西陆川的蛇纹石玉、台湾的蛇纹石玉和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玉、内蒙古巴林石、昌化鸡血石等。

玉石按照产地的不同,可分为:籽料、山流水、山料、戈壁料四种类型。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玉有山产、水产两种,各地之玉多产在山上,于田之玉则在河边。"清代陈媵《玉记》中载:"产水底者名子儿玉,为上;产山上者名宝玉,次之。"将水产的叫子玉,山产的叫宝玉。当地采玉者则根据和田玉产出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山料、山流水、子玉三种。

籽料又名仔玉、子儿玉, 是指原生于昆仑山上,自然分解剥离后,被流水冲刷搬运至河流下游的玉石,它分布在古代或现代河床及河流积扇地和阶地中,玉石或裸露于地表或埋于地下。子玉的特点是形态为卵石形,一般块度较小,表面光滑,因为经河水长距离和长期的搬运、冲刷、磨蚀,“大浪淘沙”保留了玉石中最为致密坚硬的部分,所以子玉一般质量较好,内部质量容易把握,材料出成率高。子玉主要产于昆仑山水量较大的几条河流,如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和河、叶尔羌河和克里雅河以及这些河流附近的古代河床、河床阶地中。

山流水名称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是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名称,即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经洪水冲刷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玉石的棱角稍有磨圆,地质学称为“次棱角状”,距原生矿较近,表面较光滑。

山料又称山玉、碴子玉、古代叫“宝盖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玉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表面粗糙,断口参差不齐,玉石内部质量难以把握,质地常不如子玉。但山料是各种玉料的母源,同时也是玉石的主要来源 。

戈壁料”,是玉石在戈壁滩上经千百万年的风吹雨打风化形成的,表面凹凸不平却油亮光润,也是很奇异又有特色的玉石原子,其形成有两种说法:一是是原生矿产出的山料,由于地壳变动,雪崩或其他大自然营力现象将其搬运到戈壁滩后,长期受风沙冲击打磨后形成的;

别一种说法是在永久性干枯后形成干涸的“戈壁滩”似的河床,河床里曾经经过水冲的籽料,又暴露于干涸无水的环境中,经过长年累月地风吹沙磨,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而终得大成的。这种“戈壁籽玉”先被水冲,后让日晒雨淋,它比单纯的水冲籽玉更加温润,油性更好,硬度更大,若是白料,其白度更高,更加难得。新疆人把这种戈壁籽料中的羊脂玉奉为是比单纯水冲羊脂玉更加神圣珍贵的籽玉。其外部特征是,经风霜雪雨形成的特有“鱼皮纹”也叫“桔皮纹”。

玉石按颜色的不同又可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糖玉、青花等。 中国古代对和田玉的颜色非常重视,它不仅是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且附含于一定的意识形态。王逸《玉论》中载玉之色为:"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黑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时有,而赤黄者绝无。"这是说,玉有白、青、黄、赤、黄五色,而常见为青色、白色。傅恒等纂《西域图志》说,和田玉河所出玉有:绀(紫红)、黄、青、碧、白数色。椿园《西域闻见录》说,叶尔所产之玉,各色不同,有白、黄、赤、黑、碧(绿)诸色。以上说的是玉有五色,但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却认为玉只有白 、绿两色,他在《天工开物》中说:"凡玉唯白与绿两色,绿者中国名菜玉,其赤玉黄玉之说,皆奇石琅之类,价即不下玉,然非玉也。《新疆格古要论?珍宝论》中说:"玉出西域于田国,有五色……凡看器物白色为上,黄色碧玉亦贵。"中国自古以来,白色为纯洁的象徵。《汉书匡衡傅》:“洁白之士。”所以人们喜爱白色。白玉不仅颜色白,而且质出也好,深得宠爱,被列为珍品。

白玉的颜色由白到微带灰绿、淡青、褐黄、肉红或紫灰等色调,指各种以白色为主的软玉,质地细腻或在细以上,糖色小于30%。多种多样,即使同一条矿脉,也不尽相同,叫法上也名目繁多,有雪花白,石蜡白,鱼肚白,梨花白,月白等.白玉是和阗玉中特有的高档玉石,世界各地的软玉中白玉较为少见。白玉子玉是白玉中的高档玉石,色越白越好.光滑如卵的纯白玉子叫"光白子",质量特别好。.

白玉中有一种上等玉种叫羊脂玉,因色似羊脂,故名。其颜色呈脂白色或比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黄色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特别滋蕴光润,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和田有此品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

青白玉以白色为基调,在白玉中隐隐闪绿、闪青、闪灰等,常见有葱白、粉青、灰白等,属于白玉与青玉的过渡品种,和田玉中较为常见。

青玉有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古籍记载有虾子青、鼻涕青、蟹壳青、竹叶青等等。现代以颜色深浅不同,也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等等之分。和田玉中青玉最多,常见大块者。近年,有一种翠青玉,呈淡绿色,色嫩,质细腻,是较好的品种。

黄玉由淡黄到米黄色,绿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黄玉比较少见,质优者不次于羊脂玉。古代玉器中有用黄玉琢成的珍品,如清代乾隆年间琢制的黄玉三羊樽,黄玉异兽形瓶,黄玉佛手等.

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工艺名称繁多,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须等。在整块料中,墨的程度强弱不同,深淡分布不均,多见于与青玉、白玉过渡。一般有全墨,聚墨、点墨之分。聚黑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较聚集,可用作俏色。点墨则分散成点,影响使用。墨玉大都是小块的,其黑色皆因含较多的细微石墨鳞片所致。

糖玉是由于原生或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铁、锰质浸染呈红褐色、黄褐色、黑褐色等色调的软玉,当糖色部分>85%时可以称为糖玉。但如果可以观察到原来的玉种也可以按原玉种名定名。

碧玉:青绿、暗绿、墨绿色、绿黑色的软玉。分为两种,其一种产于酸性侵入岩体的接触带,较纯净细腻;另一种产于超基性岩体的接触带,杂质多,常含有黑色矿物包体。碧玉即使接近黑色,其薄片在强光下仍是深绿色。某些碧玉与青玉不易区分,一般色调偏深绿色的定为碧玉,色调偏青灰色的定为青玉。

青花是和田墨玉中的一个不完善品种,属于至色求完全的墨玉,有点墨(或称散墨),聚墨和全墨之分,从整体上看,在玉石白色的基底上呈现出斑斑点点的黑色,仿佛白色的宣纸上喷洒了星星点点的墨迹。青花玉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白玉与青玉被石墨矿物沁入而形成的,它上面星星点点的黑色其实就是石墨物质,如果石墨聚合的浓密细腻的话,玉石就会呈现出外表浓黑醇厚的色泽,这就是我们说说的墨玉。一般均为籽料,油润细腻,外观繁而不乱。根据沁墨的求同程度有 “黑白子、芝麻糊”。

红玉是和田玉的稀缺品种,古时只在宫廷王室流传,有“玉石挂红,价值连城”之说。其“艳若鸡冠,油脂光泽,其紫红处如凝血、赤红如朱砂,质地细腻温润。其形成有两种方式:一是玉石由氧化铁等矿物质渗透形成;另一种是天生的原生玉石,是玉石生成过程中天然形成的。沁红玉石颜色鲜艳,不足之处在于内部结构松散,石性,僵性较大,透光不足;原生红玉有暗红和酒红,其色泽均匀内外颜色一致,通体色差不大,透光性好,玉石结构较为紧密。

软玉中的精品当属和田玉,它是是我国软玉的代表,开发利用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尚书》中说:"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编《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丰泉瑶池"。瑶即美玉,瑶池即昆仑山产美玉的水池,西王母是昆仑山母系氏族社会首领的代表。上述神话故事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事实,说明了昆仑山的先民早就发掘和使用了美玉,和田玉的存在也使昆仑山更加著名。

和田玉由于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质地优良。其表现在于:一是由于其粒度极细,所以质地非常细腻,是古人所谓的“缜密而栗”,为其他玉石所不及。二是温润滋泽,即具有油脂(脂肪)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之感,是古人所谓的“温润而泽”,羊脂玉就是以玉质滋润如羊脂一样而驰名天下。三是有适中的透明度,即是“水头好”,呈微透明,琢成的玉件显得水灵,有生气。四是杂质极少,有的达到无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谓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角愚理自外,可以知中”。

硬度较大 ;硬度是玉石质量重要标准之一,硬度大,则玉器抛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长期保存。因此,工艺界以往在划分低、高档玉中,硬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高档玉硬度较大,低档玉硬度较小。和田玉的硬度,经测定摩氏硬度与翡翠相近,独山玉,硬度与和田玉相似,但是质地不如和田玉,而其它玉石摩氏硬度较低。

韧度极大 ,韧度对玉器极为重要,韧度大,则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对于玉器的艺术造型和精雕细刻有极大好处。韧是打击硬度,有的硬度很大,如黑金刚石摩氏硬度为10,水晶摩氏硬度为7,但是打击硬度低,一打即碎。而和田玉摩氏硬度虽不及金刚石和水晶高,但是打击硬度很高。据测定,和田玉的抗压强度高达公斤/平方厘米,也就是说,如压碎和田玉,必须在每平方厘米上施加约6.5吨压力;而压碎钢铁,只需要施加4~5吨压力。

韧度是研磨硬度,和田玉属透闪石玉,韧度大是其特色。据世界上宝玉石的韧度资料显示,黑金刚石为10,透闪石玉为9,翡翠、红宝石、蓝宝石为8,金刚石、水晶、海蓝宝石为7。7. 5,橄榄石为6,祖母绿为5.5,黄晶、月光石为5,猫眼石为3,萤石为2。如以透闪石玉韧度为,其他玉石或矿物相对韧度为:翡翠500,蛇纹石(如岫玉)250,石英岩10.20,石英5,刚玉2~3,云母2。可见,透闪石玉的韧度在玉石中是最大的,这是和田玉最重要的特色,是其他玉石不能比拟的。

颜色纯正:玉石的颜色,对工艺鉴定十分重要,包括色调、色纯、色浓诸方面。玉石有多种多样的颜色,人们对玉颜色的追求因时代而不同,如中国古代,在“三代”时流行青色,春秋战国开始到以后各代流行白色,清代晚期开始流行翡翠绿色。世界上闪石玉颜色基本上为白、青、黄、黑、碧(绿)5种颜色,还有一些中间过渡色。和田玉由于含铁量很低,基本为前四种颜色,即有白玉、青玉、黄玉、墨玉4大类,并可进一步划分品种,如白玉中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而超镁铁岩中闪石玉含有阳起石,含铁较高,基本上为绿色,即碧玉。和田玉的颜色,与其他玉石比较,主要特点:一是色纯,如古人所说:“黄如蒸栗,自如截脂,黑如纯漆,谓之玉符。”二是有羊脂玉,这是和田玉特有之美。人们称其“精光内蕴,体如凝脂,坚洁细腻,厚重温润,佩之可以养性怡情,驱邪避瘟,有益于人者,美不胜收。”三是有璞玉。自古以来,对璞玉非常重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说:“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其纵横五六寸无瑕玷者,治以杯鹭,此已当之重宝也。”

色皮是玉的外皮有一层黄褐色或褐色很薄的皮(厚约l毫米),为氧化所致,从皮色可看出玉的质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等,常为上等白玉。糖玉的外皮较厚,如红糖色,且末玉矿常有此类玉,其中有白玉或青玉。石皮是外层有石质围岩,要取去围岩后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宝。”和田玉璞玉的外皮,按特点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

古往今来,能工巧匠们利用和田玉俏丽的皮色进行雕琢,利用一块玉上的多种色彩来设计玉的图案,这样做不但显示工艺的精细,也不浪费天然的玉料。有的是利用色彩雕上莲叶或是雕成鲤鱼的图案;也有的雕刻上生动活泼的人物,让人不得不佩服中国玉雕师傅的奇思妙想。

声音优美, 玉受打击后发出的声音,这是古人鉴别玉石的重要性质。和田玉制成的玉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绵长,如金磬之余响,绝而复起,残音沉远,徐徐方尽。这就是玉德中所说的:“叩这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这一特性和田玉专属,其他非闪石玉是不及的。

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的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都极推崇羊脂白玉。青田玉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黄玉,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与“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糖玉,称为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刻籽料掏空制成鼻烟壶,称“金银裹”,亦能增值。墨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他墨玉品种。碧玉,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

对以上诸种玉石种类及其特点,仅凭理论言谈还是很肤淡的的,诚如大诗人陆游所言:“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悠悠千年玉石,泱泱华夏大地,任何只凭理论,不亲身实践,要想识得其“庐山真面目”,都是不可取得!更何况今天的科技如此发达,仿真技术如此高超,看来,要甄别真假“美玉”,还须在“市场”这个大熔炉里苦练“火眼金镜”,并亲身躬行才得以取得真经。套用古人的一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长兮、吾将上下求索”。

(二)美玉无价

“黄金有价玉无价”,古人历来薄金厚玉,《管子》把“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作为定论来加以记载,然而真正理解其内涵的人恐怕只有深谙玉史的人才能简述一二。

中国的玉史要追述到七千多年前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从而揭开中国玉史的序幕。

我国考古学者研究考证并提出了中国在石器和青铜器、铁器时代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玉器时代那才算得上是中国文明真正的起源时代。

从殷商开始,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工艺美术新时代登上了华夏民族的玉坛,孕育出了响誉世界的“东方艺术”,形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玉石玉器史。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汉学家,英国大学教授李约瑟说:“三千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 鉴赏中国玉石,我们不但要欣赏源渊流长的工艺价值,更要研究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国玉石的文化内涵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诞生了。在原始社会中,不仅用玉制作生产工具,而且用作装饰和礼仪祭祀玉器。从殷商开始,经西周到春秋战国时代、儒家为了宣传他们的学说,适应统治者喜爱玉石玉器的心理,用儒家的道德观念比附于玉石的各种物理特征,指出了“君子比德于玉”之说,《礼记、聘仪》中记载了孔子的玉十一德之说;玉成为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社会道德的象征。东汉时,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提出了玉之“五德”即润泽以温,仁也;鲤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也;其声舒扬远闻,智也;不桡而折,勇也;锐廉而不技,洁也。

这种寓德于玉,以玉比德的观念把玉和德结为一体;同时,又将玉与君子结缘。使之成为道德、习俗、神灵、权力、财富的象征物、这种独特玉意识是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更是华夏民族的思想建树,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更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中国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许多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其辉煌不逊于伟大的长城和秦代兵马俑的奇迹。玉文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所有这一切,为人们爱玉、崇玉、敬玉提恭了精神支柱。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在玉石发展的七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人们品鉴更多的是玉石经过雕刻打磨后的价值。

玉器一向由纯手工完成。由于玉料大小和形状的限制,从设计、制作到完成作品,完全是设计师的创意和艺术家雕制而成,它是集画、雕、磨等工艺的手工精品而非大规模的机械化制品。因此每一件玉雕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思想。这使玉雕作品具有它的唯一性和特殊性,每件作品都有其各自的主题、文化和艺术风格。一件有价值的玉器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一是玉器的材料: 材料是玉器价值的首要条件,优质玉材对于一件玉器至关重要。目前通常的价格,同等级别的子玉是山料的6--8倍。在市场或网上,更常见以无皮之山料或俄料,充和田子料出售。俄料和山料虽然物质成份和子料一样,但其价格要低很多。但是近年来,随着和田玉矿资源过度的开采,和田玉石的稀少短缺,一部分好的俄料其市场价值居高不下。

而真正的羊脂玉,其产于冰雪覆盖的高山冰河中,凝如羊脂,白如亮雪,且绝不反青,油脂度特高,其质量不是一般山料或子玉可匹敌的。有些老玩家玩玉几十年也难得一求。行内常有人如此感叹说:“现在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精绝之品羊脂玉”。

不过在玉石行内,也有“一红二黄三羊脂”的说法。更有 “玉石挂红,价值连城”谚语之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红玉和黄玉实在太稀少了,很多人常把一些红的、黄的沁皮玉当成红玉或黄玉,甚至把一些红的,黄的玛瑙当成玉石。因此,当市场上大家都在谈论羊脂玉时,反而把红玉和黄玉给遗忘了。按照和田玉的同等级来说,子料最为贵重,山流水次之,戈壁料又次之,山料最低。

辨认造型纹饰:造型是玉器审美的构架,也是决定玉器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状决定的,其比例权衡要适当。匀称而不呆板,均衡而又稳定的是美的作品。

纹饰是玉器的装饰,它的美丑容易为人们觉察、感受。一般说它服从于器型的需要,或者它们两者都取决于社会功能的需要。装饰要看结构、章法、繁简、疏密等处理,凡结构章法有条不紊,统一和谐。

玉器工艺是由原料变为器材的技术条件。凡砣工利落流畅、娴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较美的,反之,板滞纤弱,拖泥带水,则使之价值锐减。 艺术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做到的。凡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都是艺术美的表现,反映了其较高的价值。反之其鉴赏价值就逊色得多了。关注玉的艺术性。原因很简单,玉的材质越好,在大自然中的存量越稀少,其加工难度也越大,制造一件良玉就越难成功,价值就越高。

提到玉的工艺,在这不能不说一下古往今来一些玉雕工艺作品的演变发展史。

原始社会阶段,我们的祖先常用玉石制作成像钅族、矛、刀、斧、铲、锛等一类生产工具和各式各样的玉雕装饰品,如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28件用玉料和莹石制作的璜、管、珠一类的装饰品。

奴隶社会,即商周时期,玉雕工艺又有新的进展,琢磨精细,纹饰优美,并新出现有鱼、龟、鸟、兽面、兔、蚕等形象的玉雕佩饰。常见的纹饰有夔龙纹、蟠螭纹、云雷纹、窃曲纹、方格纹等,特别是当时玉雕阳文线条的出现,是技法处理上的一大飞跃。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人物长脸尖颔、大鼻,双目炯炯,抚膝稳坐,身穿云纹高领窄袖衫,腰束宽带,造型严谨,色泽晶莹,象征着奴隶主贵族形象,生动逼真。周代由于崇尚礼制,礼器的大小和尺度都标志着奴隶主贵族内部不同身份有不同的礼制。据《周礼、考工记、玉人》载:“玉人之事,缜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伯守之。”周代在玉器上着意进行精雕细刻,严谨工整,线条较商代宛转自如,且渐繁杂,如人形、龙兽、鸟禽之类的眼形,在商代为“臣”字眼的原有风格上又将两端线条接长,使其为似是而非的变形的“臣”字眼,这是周代玉雕工艺在掌握线条变化规律上的一个重大成果。

春秋战国时期,玉雕工艺走向精益求精,品种日益增多,如玉璧纹饰出现阳线和阴线交错的技法,纹饰更趋繁杂,有卧蚕纹、谷纹、联云纹、鸟首纹,同时还出现浮雕和透雕的技法。

两汉时期是玉器品种大增时期,其玉雕出现心形佩、龙形佩、玉人、动物等玉佩。如1966年陕西咸阳汉代遗址出土的玉天马,玉质晶莹,造型奇特,骑马者为高鼻、尖额,肩臂生翼的羽人,左手按住马领,右手执灵草,玉马张舌露齿,双目注视,四腿健壮有力,呈向前奔腾状,既有“天马行空”的构思,又有威武雄壮的气势,雕功庄重简洁,玲珑剔透,可为两汉玉雕精品。

唐代,玉器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对衰落后又有所复兴。由于唐代佛教盛行,除有玉雕佛像外,还出现玉带方饰版、梳子背等图案,大量吸收花卉、鸟兽、虫鱼、人物为主要题材,既繁且广。如这时西域各族人为本摹作的玉胡人,以及由胡人与动物绘雕的立雕器。

宋元时期,实用器以玉杯、盘较多,纹饰以龙凤呈祥为主,同时还有马、羊、鸳鸯、花卉以及水中跳跃的鱼等图案的玉雕。

明清时期,我国玉雕制作工艺发展到了顶峰。明代使用三层透雕法,纹饰为前代所不及,常见有松、竹、梅、缠枝花卉、麒麟、人物、鸟兽等纹饰,有些玉佩饰上增添了“福”、“禄”、“寿”等吉祥寓意字样,品种也是多种多样,仅文具中就有玉砚、玉笔架、玉笔管、玉洗、玉砚滴、玉镇纸等。清代玉雕工艺特别是乾隆年间,更有新的发展,这时在玉材选料、加工、磨光等工序上更加讲究,雕琢得更为精细玲珑,令人喜爱。众所周知的“夏禹治水图”玉件,就是一件天然形状的大山全身雕琢着各种事物,人物动作形象各有不同,有的肩负重担,有的引水入渠,有的推车运土,雕刻得栩栩如生,形象生动逼真,是件价值连城的瑰宝。

在这些形态各异的玉雕作品中,不同的图案则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同希望的祈祷。如代表吉祥如意的:龙凤呈祥、二龙戏珠 、 喜上眉梢、喜从天降、欢天喜地、欢喜图、喜相逢、四喜人、三星高照上 、五福临门”、“引福人堂”、“天官赐福”等图案;代表长寿多福的:龟鹤齐龄、龟鹤同龄、鹤鹿同春、松鹤延年、福禄寿喜、五福捧寿、多福多寿、福寿双全、福寿三多、三多九如、福在眼前、福至心灵、福寿齐眉、长命富贵、福寿无边、寿比南山 、长命百岁等图案 ;代表多子多孙、流传百子、连生贵子、麒麟图; 代表安宁和平 、万象升平、四海升平、平安如意、一路平安、岁岁平安、事事如意、诸事遂心、五世同堂等图案:代表金榜题名的:鱼龙变化、马上封侯、喜报三元、教子成名、太师少师、平升三级、官上加官、八宝联春等图案;代表文玩故事、岁寒三友、四艺图、博古图、八仙过海、渔翁得利、因而得利、嫦娥奔月、英雄斗智、八骏图、伯牙摔琴等图案

“玉不琢,不成器”虽然玉石经过雕琢加工成艺术品后,其更受人欢迎,身价也倍增,但是在我的潜意识里还以不加工,不雕琢更为珍贵,这不仅仅是没有加工过的玉石保持了一份天然的美,更重要的是:“玉器的造型特点是非常重要的,一块玉石需要对整体和局部造型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判断其真正的价值。玉工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玉器品位的重要砝码,好的玉石原料只有碰到好的雕琢大师才能做到构图精美和谐,造型新颖独到,工艺精雕细刻,抚之温润脂滑。倘若千辛万苦得来的玉石被庸匠给糟蹋了,不仅仅是个人的损失,也是资源的浪费。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

在宗教方面,用玉制造礼仪祭祀之器,并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但这些仪祭祀之器并非泛指礼仪中所用的一切玉器,而是专指璧、琮、圭、璋、璜、琥这六种玉器,称之为“六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古人主张天圆地方,“以苍璧礼天”,那是因为天是圆的,又是苍色(青色)的缘故;“以黄琮礼地”,那是因为地是黄而方的。古人以玉的颜色和形制,来配合阴阳五行之说,从而产生了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

皇家帝王们则把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制成仪仗器,以显示等级身份地位,如:玉斧、玉戚、玉钺、玉戈、玉刀等,都是象征性的武器。使之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用以保持统治者的尊严。

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丧葬之礼在中国起源很早,早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文化中,就发现有许多散布在尸骸附近的石珠、兽牙等,这说明当时已有随葬的器物及风俗。到了汉代,厚葬之风日盛,葬玉更是极为普遍。人们相信玉有保存尸体的功用,认为尸体入葬时,会遇到水银浸泡,而水银遇玉就会凝固,所以以玉敛尸就会使尸体不腐烂,从而产生再生的可能。真正的纯随葬玉不是泛指所有的埋葬在墓中的玉器,是指那些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作的玉器,主要包括:玉握、玉塞、玉衣、玉玲等。

除了玉的象征意义之外,玉也具有非常多的实际用途。

“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古人对其使用,大多与养身有关,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大意是将玉与人的身体紧密接触,是可以气血相通的,如果一个人的体质好,则玉光洁滋润,柔和如脂,人也因此面红体润。反之,则二者皆晦暗无光。人们也因此大量制作玉枕、玉坠、玉锁、玉烟嘴,以此健体防病。据有关资料证实:玉石含有锌、镁、铜、硒、铬、锰、钴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佩戴玉石可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有助于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有的玉石具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物理特性,当玉石光点对准人体某个穴位时,可刺激经络、疏通脏腑,有明显的保健功能。老人手腕背侧有“养老穴”,佩戴玉手镯,可起到按摩保健功效,不但能改善老人视力模糊症状还可蓄元气、养精神。嘴含玉石,可借助唾液中所含营养成分与溶菌酶的协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热、平烦懑、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蓄元气、养精神。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家中拥有美玉,邪气不可入侵。身上佩带一块美玉,便会增添一份自然力量。如果能够从心里喜欢它,从心灵里去接近它,长此以往,就会与美玉心息相通,所以无论是对事业有成的人还是正在创业的人,都是难能可贵的珍品,无论是安放在家中还办公室内,不仅能开拓财源,而且对事业、健康和运气的提升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古人们还在听觉上对玉寄托了很大的爱意,他们将玉佩挂在腰间步行,激荡出的声音据说可以清心。之后,人们还发明了玉笛、玉箫、玉二胡,让它们从被动发声变为主动发音。以此来,让玉之人格与美德浸润于君子之乐中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诗人甚至还以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玉人歌舞未曾归”“玉容寂寞泪阑干”“朱唇玉面灯前出”。温润如玉,洁白如玉、玉容、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美女叫做玉人;美腿叫玉腿。吃饭叫做玉膳、玉食、好喝的水玉泉等;美好的婚姻叫金玉良缘、还有金科玉律、珠圆玉润、抛砖引玉等美好的词语,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两大名著都与玉石有关:《西游记》中的石猴孙悟空;《红楼梦》中的浑小子贾宝玉;无一不透露出国人对玉石的喜爱,甚至连与敌同归于尽都叫玉碎。小小一个玉石,可谓是把三千宠爱集于一身了。

玉石历来也是中国各民族团结友谊的象征。在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是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公元282年,河南汲县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批古简,在《周穆王转》中有一部分记载了周穆王与西王母交往的一段故事:穆王受到西王母的热情款待,临别时带回去一大批美玉,这些美玉就是今天的和田玉。这段神化传说也许就是最早关于和田玉由西域传入中原的记载。和田玉作为历史的鉴证,雄辩地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玉是如此神圣美丽的瑰宝,因而在中华各族人民中流传着许多关于玉的来历的动人传说。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山海经〉中,记述了玉的神话,说:玉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食品玉膏生成的。它有五色,质地细密坚硬,润泽有光,天地鬼神都以它为食品,如果君子食了,可以防止不祥。这一古老的神话,说明是何等的珍贵,它同中华民族的始祖、天地鬼神连在一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距今2200多年前就向往:“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玉是美丽而善良的姑娘的化身。相传古代于阗国的玉河畔,居住着一位技艺绝伦的老石匠,带了一个徒弟。在六十岁生日那天,于玉河中拾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玉,精心琢成一个非常漂亮的玉美人。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说:“我要有这样一个孩子多好啊!果然,这位玉美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拜老石匠为父,取名塔什古丽。不久,老石匠去世,塔什古丽与小石匠相亲相爱。可是,当地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抢走塔什古丽,妄图强迫成亲。塔什古丽不从,恶霸用刀砍她。她身上发出耀眼的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府第,而自己化成一股白烟,向故乡昆仑山飞去。小石匠得知后,骑马去追,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为后人找玉的矿苗。维吾尔族人民历来崇玉爱玉,其“宁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堂上的地毯” 的谚语是最好的佐证。

陕西省富平县同样流传着一个“墨玉”的动人传说:很久以前,今富平县乔山一带是个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好地方,有一天突然降下一位仙女。这位仙女不仅长得婀娜多姿,美丽无比,还有一套点石成玉的本领。她下凡后,赏“灵湫夜月,宝峰石人,游“凤凰展翅、 金龟添寿”,听“金粟晨钟,石洞书声,锦鸡长鸣,龙泉瀑流”。不知不觉就被这人间美景给迷的神魂颠倒,再也不想回天宫去了。仙女飘然而来,悠然而去,自由自在,真是快活极了。久而久之,人们发现凡是仙女歇过脚的地方,乱石都变成了漆墨铮亮的美玉。石匠们知道后纷纷上山打石凿玉,刻碑雕像。凤凰山的墨玉雕刻一下子风靡关中,闻名全国。

山下有个姓刁的地主,爱财如命,心肠忒毒。听说了仙女点石成玉之事,一心想把仙女抢回来,把自家的顽石全变成玉石,于是,有一天他带了绳索,偷偷隐藏到了仙女住的山洞中。日落西山时,仙女归洞了。她刚解下披戴的黑纱,铺在石板上,准备和衣而睡,不料刁地主突然从黑暗中扑了出来。仙女一惊,飞也似的奔出石洞飘走了。由于走得匆忙,仙女忘掉了石板上的黑纱。仙女走后,墨纱如雪一样融化了,渐渐渗入岩石中。从此,这满山的石头都变成了漆黑如墨,光洁如的玉石。

据说这仙女是王母娘娘的外甥女。墨纱是王母娘娘赐给外甥女的护身法宝。这墨纱有触石即黑,点石成玉的本领。王母娘娘听说人间只有红黄绿蓝玉石,就是没有墨玉,于是就命外甥女来人间点墨玉,以补其缺。不料遇着这个刁地主,将墨纱遗在了凤凰山上。

而“弄玉吃箫”的故事,则又使玉作为媒介演绎了一曲完美的爱情传奇。

据《列仙传拾遗》记载:弄玉公主,是秦穆公的一个女儿。出生那天刚好有人进贡美玉,“抓周”那天公主又慧眼识宝,抓住了了美玉不放,于是秦穆公就为其起名叫弄玉。

弄玉漂亮温柔、聪明伶俐,喜欢古笙等高雅音乐。为秦穆公专门为她修建了一座露天音乐厅——凤凰台,让她对着星空演奏。

一天,她正对着夜空独奏,忽然有一美少年跨风吹萧而至,细问方知是神仙萧史。二人切磋音乐,美妙的乐曲引起天上龙凤齐舞,彩云缭绕。

秦穆公嫁女弄玉于萧史。二人在华山静修,终于有一天弄玉骑凤与萧史跨龙双双成仙而去。

而春秋战国的时期,”完璧归赵“的故事,再展现赵相蔺相如,机智勇敢,英雄无畏,不畏强暴,甘冒性命危险,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忠贞报国的光辉形象的同时,也体现了和氏壁这块玉石无与论比的价值。

泱泱华夏神州,悠悠千年古国文明,这些原本与石头同族的宝贝,这些原本埋藏在深山险峻的精灵,因其具有了人们所仰慕和渴望的气韵和品质,而一代又一代地跃入人们视野中,成为比金银更宝贵的东西。

玉,美之化身,德之精魂,国家之宝,黄室之珍,连城之璧,皇帝之玺,其价值无可比拟也,诚如:《礼记》中所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三)痴玉无悔

流年似水,弹指一挥,与“玉”结缘已有十余载光阴,诚如歌词里所言:“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感觉叫惺惺相惜,有一种默契叫心有灵犀,有一种快乐叫与你相伴”为寻得一块好玉我曾望穿秋水,觅得了一块好玉我曾惺惺相惜,欣赏了一块好玉我曾心有灵犀,与玉石相伴我曾快乐无比,而如今,在家中桌上,椅下,墙角,窗台都被我堆满了大大小小,质地不已,形态各异的玉石,家中怡然成了玉石的藏宫。

古人曰:“不已物喜,不已己悲,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而我则是“以玉喜,以玉悲,先玉石忧而忧,后玉石乐而乐”,为玉石痴,为玉石狂。这“疯狂的石头”也为我平淡的人生增添了不少异样的韵味。

先说“淘”玉吧。所谓的“淘”也就是买,从玉石地摊上买,从玉石坊买,从玉友手中买,从网上买,只要被我“慧眼”相中,只要条件允许,只要手中“银子”充裕,不管大的、小的、丑的、俊的,长的、短的、圆的、方的、新的、旧的,我会通通收于囊中,毫不怜惜自己手中“银两”,但是“淘”还是具有一定的法则地,古人讲:“学之有道、取之有法”尤其是想以较低的价格买到性价比较高的玉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捡漏”。 “要想捡漏,必须靠自己多发现,多观察!要知道“捡漏”的机会也不是时时都有的,什么情况下可以捡漏呢?根据我多年的经历,我认为必须把握好如下时机:

一是商家进货的成本很低,通常情况下进货是在玉石价格大幅上涨之前或涨价之初,或批量购进;如果再加上有自己的加工场地或相对固定的师傅,而利润又相对固定,则一旦产品较精,必然捡漏。

二、卖家利润不高甚至清货甩卖,通常在商家转行或家中遇到重大变故之时。虽然甩卖的东西大都不怎么样,但情况可能也会有所例外,如果精挑细选还真有可能淘到宝;

三、是卖家买家进货时已属“买漏”自己却浑然不自,如今虽然加价卖出,仍属“卖漏”。人们对一块玉石或一件玉器都会有一个估价范围,只不过有时候这一范围会比较宽泛。而一旦这样的情况出现,机会就来了。

四、当玉农或玉贩售货,长久不见开张,而又急于脱手时,多年的淘玉经历告诉我,玉农或玉贩售玉还是有规律可寻的,就拿和田玉说吧!通常的情况下,玉农或玉贩会沿和田、莎车、阿克苏、库车、轮台、库尔勒等县市沿路叫卖最后到首府乌鲁木齐,通常情况下最初价格会要的很高,经过三五个城市后如果销货不好,价格就会降下来,从首府返回后,如手头的玉石销售不乐观,其价格会进一步下降。

如果说“捡漏”要靠多年“淘玉”的修炼,逛玉石市场则是 “淘玉”多年的必修课,自从与玉石结缘的那一刻,玉石就以不可阻挡的魅力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让我痴迷,让我狂,无论公差、游玩,逛玉石市场是我必去之所,每次从玉石市场上返回,口袋内常常少的是纸币,而手中则多了几块玉石。

有一次和人闲聊,闻听其在乡下识一玉贩,家中有珍藏多年的玉石若干,当下顾不得许多,拉其人便驱车探访,最终以不菲价格“淘”得玉石一块,返回途中友人连连惊叹,不理解我为何竟用不菲价格买回烂石一块。呜呼!真是不识者何其知玉石之价值呀!

采玉是我获得玉石的又一重要途径。唐朝大诗人韦应物作诗曰:“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虽然,纯属个人喜好的捡玉,不像诗中古人那样经历为官府采得好玉,抛家离子,亏对妻儿的凄惨景地,却也象李贺在《老夫采玉歌》中所写那样:“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岗头食榛子,杜鹃口血老夫泪”那般辛苦。天下没有掉下的馅饼,要想获得一块好玉是何等的艰辛呀!先翻开史记,看看历史上辛苦玉工们的生活吧!

古代采玉方法有拣玉和捞玉,挖玉,攻玉等多种方法,以分别开采产于不同地方的玉石。

拣玉和捞玉是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河流的河滩和浅水河道中拣玉石、捞玉石。主要是秋季和春季进行。此时,河水暴涨,流水汹涌,这时山上的原生玉矿经风化剥蚀后的玉石碎块由洪水携带奔流而下,到了低山及山前地带因流速骤减,玉石就堆积在河滩和河床中。秋季气温下降,河水渐落,玉石显露,人们易于发现,且气温适宜,便于入水,所以秋季成为人们拣玉和捞玉的主要季节。冬天时天气寒冷,河水冻冰,玉石不易发现,也难以拾捞,到了春季,冰雪融化,玉石复露出,又成为拣玉和捞玉的好季节。

高居诲《行程记》中记述说: " 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下。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谓之捞玉。 " 这说的是秋季河中捞玉,清代乾隆皇帝在和阗玉采玉的诗中曰: " 于阗采玉春复秋,用供王赋输皇; " 和阗捞玉春秋贡 " 。

古代在河中捞玉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据高居诲在《行程记》中记载: " 其国之法,官未采玉,禁人辄至河滨者 " 。《新五代史》也同样说: " 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得捞玉。 " 从这些历史文献可知,那时,王公贵族十分珍视玉石,奉玉石为珍宝,采玉季节开始前,要举行采玉仪式,首先国王亲临现场,象征 ; 捞玉于河 " ,然后,才容许国人采玉。

古代采玉有官采和民采之分。官采是在官员监督下,由采玉工人捞玉,所得之玉全部归官。官采也有严格的规定。清代椿园写的《西域闻见录》中记述了当时捞玉情景。说: " 河底大小石错落平铺,玉子杂生其间。采玉之法,远岸官一员守之,近岸管官一员守之,派熟练回子或三十人一行,或二十人一行截河并肩,赤脚踏石而步,遇有玉石,回子即脚踏知之,鞠躬拾起,岸上兵击锣一声,官既过朱一点,回子出水,按点索其石子去 ; 清代福庆在一首诗中有同样的描述: " 羌肩铣足列成行,踏水而知美玉藏。一棒锣鸣朱一点,岸波分处缴公堂 " 可见,那时捞玉是何等的严格,官兵层层把守,河中的玉石财富,全为官府垄断攫取,当地人民所得到的是奴隶般沉重的差役。

至于民间捞玉,清代前期严禁。为阻止民众自行捞玉,清政府在 " 和阗西城外之东西河共设卡伦多处,专为稽查采玉回民 " 。直到嘉庆四年(1799)才开玉禁,规定在官家采玉之后或官家采玉范围之外进行,人们在白天或晚上分散拣玉或捞玉。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书中说: " 凡玉映月精光而生,故国人沿河取玉者,多余秋间,明月夜望河候视,玉璞堆积处,其月色倍明矣。凡璞随水流,仍错离乱石浅流之中,提出辨认,而后知也。白玉河源向东南,绿玉河源向西北,亦力把力把,其他有名望野者,河水多聚玉。其俗以女人赤身没水而取者,云阴气相召,则玉留不逝,易于捞取,此或夷人之愚也。

关于捞玉方法,采玉蒙上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如 " 踏玉 " 、 " 月光盛处有美玉 " 、 " 阴人召玉 " 等等。" 踏玉 " 说,认为采玉人在河水中凭脚下感觉,可以分辨出玉和石来。《西域闻见录》中就有此说,如说: " 遇有玉石,回子脚踏知之。 "" 月光盛处有美玉。 " 《唐书》说: " 月光盛处必得美玉, "" 玉璞堆积处,其月色被明 " ,“阴人招玉”,则是古代当地人的迷信说法,古代有的官员认为玉聚敛颂。

挖玉是指离开河床在河谷阶地,乾滩、古河道和山前冲积洪积扇上的砾石层中挖寻玉砾。谢彬于 年到和阗,在《新疆游记》说: " 小胡麻地,前清于此采贡玉,居民迁千余户。到了晚清,汞玉列停止,采玉由民间自行开采。洛蒲县设立于清光绪 28 年(1902),该县主簿扬丕灼在《洛浦县乡土志》中记述了胡麻地采玉情景,那时挖玉者甚众, " 小胡麻地在县北三十里,尽砂碛,因出子玉、璞 " , " 寻挖者众,沿沙阜有泉,起房屋,植树木,以便客民寓居之所 " , " 任人挖寻,不取课税 " 。扬丕灼还写下了《浪掏沙 ―― 玉河八景词》共八首。其中《完璞呈华》一首即描绘了在小胡麻地采玉的情景: " 月出澹云遮,渺渺平沙。眼前完璞见青华。道是似萤萤又细,碧血犹差。终日听鸣鸦,夜夜灯花。水泉声里有人家。举畚朝朝趋社鼓,一路烟霞 ; 可见,当时挖玉场面十分热闹, " 夜夜灯花 " ,所挖得之玉, " 似萤 "" 碧血犹差 " ,多为青白玉和青玉。挖出玉也盛多。

挖玉的方法,据谢彬在《新疆游记》中说: " 常以星辉月暗候沙中,有火光烁烁然,其下即有美玉。明日坎沙得之,然得者恒寡,以不能定其处也。 " 此说难以置信,因玉不会 " 火光灼灼然 " 。据我们调查和访问,挖玉首先是选择地方挖直径 10-20 米的大坑,边挖边找玉,挖得沙砾堆砌坑周围,采坑一般上大下小,呈漏斗状。因现今已塌陷,不知坑的深度。

古代攻玉两种含义,一是指加工琢磨玉,如《诗经小雅》所说: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一是指开采玉,如《穆天子传》中所记周穆王登昆仑山 " 攻其玉石 " 。这里所说的攻玉是指开采山玉,即开采原生玉矿。 在《史记》中记载有 " 其山多玉石 " ,《汉书》中说: " 莎车国有铁山,出青玉。 " 这说明,汉代已知山上有玉,已开采山玉了。

采山玉比采子玉难,玉石在昆仑雪山之巅,交通险阻,高寒缺氧,正如《太平御览》中所记: " 取玉最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 " 即使如此,古代人们冒着生命危险,仍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采玉取宝。

放下古人们辛苦的采玉方法不提,单就自己“采玉”的经历,可谓:“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而“采玉”是要讲究方法和缘份的。

子玉通常是在河曲内侧的石滩上,采石子玉时通常由上游向下游行进,使目光与卵石倾斜面垂直,以易于发现玉石;但最主要的要随太阳方位而变换方向,一般要背向太阳眼睛才不受阳光的刺激而又能较清楚的判明卵石的光泽与颜色。此时人的眼睛就要像猎鹰一样,放慢速度,紧盯着那些奇形怪状的石,格外仔细认真地捕捉那些石头的特征信息,有时常常会被石英质砾石所迷惑,欢欣若狂后换来的则是大所失望,偶有所得,则又会给下一次寻找聚得了无尽的力量。而到戈壁滩上捡玉,则更要具有勇于吃苦,不怕辛苦的精神和勇气,茫茫戈壁滩,渺无人烟,那些被风沙浸淫了了千万亿年的“宝贝”就那样一动不动地守望在那儿,身上早己千空百疮,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有的亮洁,要寻到他们必须有一双火眼金镜,刺透那层被风沙包裹着的外衣。

古书载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四、五千年以前神农、唐尧时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方式。自从与玉石结缘后,就被我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有时觅得一块好玉,而玉主人又难以割爱,唯有以价值相等之物与之交换了,记得有一次到南疆寻玉,听闻有一玉农家有“美玉”一枚,视之不禁,爱如珍宝,无奈,主人不售,软缠硬磨,主人终于答应易主,然则必须以座下爱驾置换之,初闻愕然,继而便释然了,虽

爱驾难舍,但终难抵美玉之诱呀!

古人讲:“玩物丧志”,沉缅于一块“石头”之间,让人的确忘乎所以,然,我所追求者是““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境界,在这些“石头”的熏陶下,我秉承古人玉德之风,谨记“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之训。

玉,王者腰中之物, 君子所爱,中国文人的精神内涵,愿家家藏有美玉,人人树立玉石德。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5: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