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爱的行走
正文

胡适先生一直是我非常敬重的学者。他无论是为人,还是做学问,乃至他那聪明绝顶的爱情观,都曾令我景仰不止。

我以前也曾感慨唏嘘,以胡博士当时的见解和学识甚至社会地位,他为何要娶江冬秀这样一个看起来不扎眼没有任何书香气息而且还裹脚的传统女子?即便是胡适先生后来有一段让我醍醐灌顶的话——以吾所见此间人士家庭,其真能夫妇智识相匹者,虽大学名教师中亦不可多得。(女子是否有文化跟贤妻良母是没有关系的,世上有多数能为文却不能为贤妻良母者。)

那也终归是他感受到了妻子的那种体贴之后的感悟了。

今天我有幸读了其母亲冯顺弟女士的一些事迹,才让我彻底释然了。

无可否认的,那个妻子的身上一定有着母亲的影子。

我觉得胡适先生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了这样两位并不知书达理却又知书达理的传统女性。

我说她们并不知书达理,是指她们并不如林徽因等女性一样,拥有傲人的学识以及广泛的见识。但说她们又知书达理,是因为虽然她们自己本身不知书,却明白知书的重要性,而且她们就认准了一条理,尊重学问,尊重有学问的人。

冯顺弟女士在丈夫胡传去世后对儿子说了一句话让我异常感动。她守寡那一年虚龄仅有23岁,然而她内心里面却有一尊神一样的偶像,因为心底的那个让她极为敬重的他,冯女士似乎对一切不可预知的未来也不可怕了,她有力量去面对那些凄风苦雨,她也知道了该如何去教导他留下的那个襁褓里的婴儿。

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不要丢他的脸)。

这是一句让看起来让我觉得唯美的话语。她的世界并不宽,但那也是一个世界,再单一,也有着自己的精彩纷呈,斑斓色彩。

冯女士的丈夫留给自己的遗嘱说,我儿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

尽管丈夫对于自己没有只言片语,而她却像是得了圣令一样,由始至终都将儿子的读书看得最重要。

当时胡适上蒙馆,每个学生一般只送两块银元,这已经是很少的学费了,由此先生教书自然也不尽心。但是对于胡适先生的家里来说,这两块钱也是较为困难的。可冯顺弟女士希望先生能多教给儿子一些,第一年便送了6块银元,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了12元。

后来胡适先生留美那几年,家中经济已经相当困顿了,他母亲一度靠抵当首饰过年,而此时族中胡守焕因为家境败落,愿将《图书集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胡适先生的母亲知道儿子想要得到这部书,便借钱买下了。

读到此时,冯女士的那句话又出现在了我面前——我一生知晓得这个完全的人。

在一起相处的时光不久,这一辈子她也没有别的交际,但是她却知晓他的完全,是虔诚地敬拜,是无限的尊重,更是唯一的想念,自然他留下的叮咛也就是她唯一向前的脚步。

我很喜欢民国时期那种并不知书达理却用一生的隐忍与坚强去诠释着什么是知书达理的女子,如张幼仪等,她们并不漂亮出彩,却让人生的韵味久久飘香。

我不是一个守旧的人,但到现在我都觉得有些传统比开化更有魅力,就如冯顺弟的执着,它无关夫权与封建礼教,而是因为她爱过那么一个男子,他的每一句话在她看来都是欣喜的,尽管在一起的时间那么短,她却从此可以将爱延伸得很长,一直到自己48岁的那个年头,儿子已经是北大教授了,她也就可以松手了。

现在已经鲜有如此纯粹的女子了,或许她们会活得比冯顺弟女士轻松很多,自由很多,但是有些情感也就随之而消亡了,久而久之也许我们只会听见那一个个动人的传说。

最后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也许我们爱一个人,不过就是去做他想做的事情,去尽力去完成他想做却做不了的事情罢了。

而有时候,我们何其幸运,只是因为遇到那么几份可以让我们行走一生的温暖。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

其实你,他,都已经足够了,幸运的是那个看似不幸的你们的孩子。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4: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