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随心的记忆之三:废墟 |
正文 | 废墟,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破败和荒凉,但是一些摄影爱好者却对废墟拍摄了大量的作品。我不知道某些摄影家们对它为什么如此着迷,是想从艺术的角度来发现它们的美和历史的价值,还是想向人们展示一种沧桑和沉重?我仅知道的是: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脱发生、发展、高潮、衰落、灭亡的规律,而废墟给我们呈现出来的最多的是事物衰败的结局和它过去的记忆。 从那些摄影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废墟所呈现出来的静谧。那些斑驳的色彩、破败的残垣、满地的尘土、丛生的杂草、斑斑锈迹,好像都有一种说不尽的沧桑感,鸦雀无声的静谧中更有一种“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伤感。一些残垣中虽然依稀可见昔日的辉煌,而眼前能感受到的是无法挽回的结局:它的辉煌只属于过去,现存的只有辉煌之后的落寞与颓废,以及岁月带来的沧桑。 印象最深的废墟之一莫过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的切尔诺贝利。居民撤离,城市荒废。多少年之后,那里的废墟还残留着人们撤走之前的生活痕迹,还残留着那场灾难来临时仓皇救援的痕迹。岁月的流逝只是让它布满了尘土、荒草丛生、显现出一副破败不堪、萧条的静谧。这一切让人有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恐惧。那是一页永远翻不回去的历史,是一种永远抹不去的伤痛记忆。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是海底的百年沉船,其中就有我们都知道的“泰坦尼克号”。不管当时这些船有着怎样的辉煌,而今的探险队员镜下,这些载着满船珍宝的沉船在海底要么被泥沙掩埋,要么成为海底生物栖息的场所,要么锈迹斑斑的、孤寂地在海底沉睡,尽失往日风华,空空落落,悄无声息。 我们的圆明园遗址现在成了旅游胜地。其实这里的残垣断壁、青青野草,无不诉说着那场大火熊熊的浩劫,无不诉说着那个兴盛而又落后的大清帝国最后屈辱的结局。 颓废与落寞,对于我这个容易动情的人来说,是最不忍面对的。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国有重工业生产企业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许多重工业城市正面临衰退的难题。许多企业要么关闭,要么改制。他们的职工也面临着重新选择职业和工作的抉择。前些日子,网上报道了一个知名国企的保安,因为企业的巨变不得不重新选择职业,在他四十八岁的时候成了一名年轻的律师。而我所生活的环境正也同样经历着这样的转变,这里的职工也正面临着重新的抉择。当年这里是一座有名的大矿山,这里也是向上级单位输送人才的基地,很多局级领导都是从这里开始了他们的从政生涯。而现在,人去楼空,许多办公楼和生活区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不论是生活区还是厂矿里,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再也看不到如涌的人流,再也没有喧闹的情景。退休的人移居走了,未能退休的一部分选择了离开,没有离开的多数人也去了市中心买了楼。虽然原来的职工家属区已经被周围村庄的居民渗入,整座楼还是没有几户人家。留下的多数是那些人老体衰走不动的,还有因没有能力出外谋生走不了的。 上下班时间再也没有了往日喧嚣。学校放学时间,校门口也没有了人群拥挤的家长们和他们的摩托车、自行车车队。医院里也不再有患者人满为患,改了制的医院里面的医护人员也大幅减少,走廊里冷冷清清。夜晚出来散步的人也寥寥无几。冷清,冷清得不能再冷清,少了的是那些青春焕发的生命力,剩下的只有冷清,就连卖菜的小贩也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有些小店也不再按时开门,显现出一副懒懒散散的气息。废弃的矿渣堆成的小山矗立在生活区的旁边,上面零星地散落着一些杂草,象一个个斑秃的头顶,更是显得与周围有些不协调。整个厂矿和生活区如同一个已到了暮年的老人,只剩下了残喘的那一丝生命力。 走在曾经熟悉的厂区间,路上看不到几个人,有的时候甚至一个人也看不到,路边散落着报废的机器,还有零星的杂草。不知道那些值班的人都在哪里,偌大的厂区把他们淹没了,只看到有些残破的厂房静立在那里,了无生机。夜晚更是空空荡荡,只有某段路上路灯闪着半明半寐的光。整座厂区,一栋楼房只有一两扇窗户里透漏出来暗淡的灯光。原来的厂矿只留给了我们它巨大的躯壳,还有人走茶凉的悲哀与荒凉。矿区的颓废与荒凉与它周围的欣欣向荣成了明显的反差。它仿佛是被父母丢失的孩子,静静地立在那里,无人问津。 我不知道我们的周围有多少这样的、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遗迹。它们曾经在那个时代是多么的辉煌,而今它们终究要退出历史舞台。或许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局。但这废墟里毕竟曾经有几代人挥洒过他们的青春和汗水,这样的蜕变不免让人有些心痛。“不经过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有的时候蜕变是需要承受疼痛的。大浪淘沙,希望它能象凤凰涅槃一样获得重生。也希望我们能在废墟中走出来,去迎接另一片欣欣向荣。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