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我的家族看苗族 |
正文 | 从我的家族看苗族 今天,从百度里查了一下关于苗族的一些资料。发现关于苗族的文献大多大同小异!想来,也是区域性的差别吧!而接下来为大家叙说的是关于广西隆林县德鹅苗族的一些大家可能知道的或又可能不一定知道的事!其中,包括了我自己的推测,考证?????? 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读友给予指点和包容! 德鹅苗族主要有六个支系,这里我就不说了,读友们如果有兴趣的话我觉得《隆林苗族》这本书讲得很详细。这里我主要说说隆林德鹅的偏苗,说说偏苗的祭祀仪式。我试图从这些仪式中寻找我的祖先的点点滴滴痕迹! 我是隆林德鹅的苗族,很幸运,我是我们家族里第一个走出大山的高中生,更幸运的是我高中辍学回乡之后族老要求我和他学习祖中事物,即族老备用后侯选人。要说清楚这个族老候选人就得先说说我们家族里族老的作用。和其他家族一样,族老不仅要德高望重,最主要是他是整个家族凝聚力的轴心,因为族老不仅掌握着本宗支的一切祭祀流程,祭祀歌诀等,几乎所有的祭祀活动族老不到都无法开场。毕竟,苗族的许多文化都只是口传心授,知之繁而精之唯族老一人而已。所谓的精,就是上一任的族老在自知已无法担任之时卸任前只把精要之处传授一人,这样利以团结家族!因为人人都学会了事必会因某些事情的意见分歧而分裂的!我自己也觉得这也不失为团结家族凝聚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也因为我有幸成为族老候选人,所以对族中事物和祭祀的一些基本要诀还算了解!我希望以我的家族的一些点滴事情为一面镜子,让大家探讨苗族,了解苗族!因为据我走访了德鹅的许多个家族,大多大同小异,所以这里我以我的家族为例吧! 我们现居德鹅的家族成员不多,35户,一百多号人。原来的大家族在长途的迁徙中大多失散,目前可知的也就贵州兴义市安龙县内的一个家族,但由于长时间的不联系,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族老,早自成一族。至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族长现已无法得知!我们德鹅这边现任族长是位60多岁的老人,据我的族长告诉我,我的祖先是从一个叫“夺岗跌,莱洅堓跌邱”(苗语)即现在的洞庭湖迁徙而来,途经贵州兴仁县的一个叫“八陡窑”(苗语,汉译:枇杷寨。有没有这个寨子现未考证)的地方住了些许年,不知何故又再度迁徙,而且这次是四散奔逃!据说有的逃往安龙,有的逃往“三伙记”(苗语。不知是贵州哪里),而一部分就逃到了现在的广西隆林县天生桥镇的一个叫“簸箕坳”(苗语。笔者曾实地考证,是一个形如撮箕的山坳!三面环山,正面一览无遗,贵州兴义市万峰湖大部分尽收眼底!),即现在天生桥镇的大坪地屯旁!后又因地少人多,便辗转到了隆林县德鹅乡德鹅村大水#屯!而后又有部分族兄弟搬到德鹅周边的一些小地方去了!当然大部分是留在大水井屯扎根了! “摆保佑”(苗语。即祭拜祖先神灵。下文题之同此)是一个族老最基本的而且是必须会的!“保佑”是我们的神,且不论是逢年过节,族人过世,婚嫁入宅,还是平时的亲友走访杀牲畜款待等一些红白事,都得“摆保佑”.........(待续)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