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巢 |
正文 | 树老叶落根在 ——————摄自东洞庭湖湖州 一排排楼房中间一块不大的空地,用红砖砌成一个比狗窝大不了多少的棚子,就是老人赖以生存的家了。你看见正在生火做饭的灶具吗?一套小孩子玩过家家的东西,正在用大白菜煮糍粑。没有油星,只撒了一点盐。老人说昨天吃一顿,多吃了半块糍粑,堵住心口,差点就死了。 问老人,怕死吗? 老人笑了,不怕死。自己民国15年生,到现在,死过六次,如今活到88岁了。 过去不是现在,人生存不易。瘟疫,战乱,饥慌,病痛,那次不是死里逃生呢。 老人说,这还不算。跑日本那年,乡里派壮丁给日本人做苦力,到岳阳过新墙河,打长沙。没有死在日本人手里,文革中揪出来做汉奸,枪顶在腰上,听见枪机响,没有子弹穿肉体。干部说算了,不打第二枪,留下多一个劳力。 就这么活过来的老人,到了2013年的春节。春节里家家户户鱼肉鸡鸭,干的湿的,一堆一堆,老人的呢? 老人没有,老人手里只有政府给的一年600元老年人补贴费。记得老人说自己是附近农场人,农场职工是60岁后每月能有千儿八百元养老保险金。老人说长期在洞庭湖区漂泊,风里来雨里去,老户口没了不找,新户口又没有受主,如今是一个说不清楚的糊涂帐,只有挂靠在附近的村子里,活一天算一天了。 年味儿越来越浓。家家儿孙满堂,老人有亲人吗? 有的,二儿二女。大儿子是区政府一个事业单位职工,前年来看过老人。临走要老人那一年600元的卡,老人不给,就再没有来过。二儿子在一个乡镇企业做事,接老人住过十几年。其实二儿子家境不太好,孙子要成家了,没住房老人只好出来,又住在现在的地方上。 二个女儿以前常来,如今年纪都在60岁上,也渐渐来得稀了。 人走鸟飞巢存 ——————摄自洞庭湖湖州 老人壮年时也许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或许贪吃懒惰,对儿女不闻不问,使得老人的后人们记恨心头。但如今老人的棚子里也常有年老的村人来看望。陪着聊天,下几盘棋。来时带点米,面,菜,老人头上的红色帽子就是人送的。 好在老人的棺材准备好了。竹铺搭就的床边,一堆破烂棉絮下,有一个黑漆漆的大东西,这是老人今后的一个住处,不过是安置在地底下面。 老人说是活这么长久也是福气。都说人难四世同堂,他看到了儿子孙子重孙,都在热腾腾的过日子,好呀。再说,人不经苦难,不经风吹雨打,年年月月锦衣玉食,怕也活不到这么大岁数。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