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岳飞死因之谜 |
正文 | 汉滨高级中学 初二(3)班 张骋昊 1127年5月,金兵攻破北宋都城开封,烧杀抢掠。徽、钦二宗相继被掳北上,遭受金人凌辱。同年,钦宗九弟赵构被立为帝,南宋建立了。乱世中出现了一位抗金英雄, 他就是岳飞。 岳飞,公元1103年,生于河南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南宋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 在抗金斗争中,岳飞一贯主张积极进攻。 1140年,完颜兀术撕毁盟约,进攻南宋。岳飞挥师北伐,大败金军于郾城、颍昌。 进军朱仙镇时,朝廷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无奈班师回朝。 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29日除夕,以“莫须有”的谋反罪被杀害。 一般认为,岳飞是秦桧陷害的。先来看看秦桧的遗嘱,就明白谁才是害死岳飞的真正幕后凶手。 2006年宋代古墓中发掘的秦桧遗嘱: 秦桧在该份遗嘱中,首先告诫子孙远离政治,深知自己将“获谴汗青”,“蒙羞万年”。叮嘱子孙在他死后万莫贪恋禄位,急流勇退,风暴来临时,不可为他争辩,以便保全自己。并对几个已身居高位的族人详细指示了退出政坛的方略。 专家正是认定此书信为家族内的政治遗嘱。据已详细阅读该份遗嘱的一位匿名专家介绍,秦桧在该份遗嘱中表明自己坚信对金议和是当时的“国情”下,保全家国的唯一出路。也曾经和岳飞直接探讨过此问题。但岳飞表示“要为不可为之事”。开始,宋高宗赵构认为北伐作战,岳飞就像救世主下凡人间。 岳飞要恢复旧河山之外,还经常公开宣扬要“迎还二帝”。而金国在不断战争失利时,派密使威胁高宗要“送还汝兄”,不断暗示囚在五国城的宋钦宗与岳飞有秘密来往,令高宗紧张到了寝食不安的地步。 高宗12道金牌召回征途中的岳飞,就是因为金使送来了岳飞与钦宗联络的“确切证据”,钦宗甚至扬言回国复辟,将清洗“老九”(高宗为徽宗第九子)的人马,高宗希望和岳飞对证确认。 秦桧在遗嘱中说,高宗与岳飞晤谈一概秘密进行。 事后高宗告诉他,岳飞一再表态自己只想恢复北方迎还二帝,私心最多就是成就功名,待成功后仿效石守信解甲归田。至于帝位归属问题,岳飞表示那是“皇家手足之事”,没有旗帜鲜明地表态支持谁。 秦桧在遗嘱中对岳飞的战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岳飞善战为其议和提供相当大的便利空间,以打促谈效果很好。 可是,岳飞有功名心,性格比较孤僻,与人不好相处,容易招疑招忌,多次与皇帝言语不合而撂挑子走人,与皇帝结下深怨。岳飞不大考虑高宗本人的利益,不仅和被囚金国的钦宗有谣传中的来往,而且多次当面劝高宗立嗣,高宗本人因有隐疾(阳痿)而无子嗣。因此,高宗十分怀疑岳飞拥兵欲立他人,引发高宗不惜突破宋太祖立下的不杀士大夫和大臣的祖训。 秦桧表示,他已竭尽全力至少保全岳云和张宪,但高宗指示全杀,他亦无奈。同僚们在岳飞被杀后,不敢质问皇帝,都来质问秦桧,秦桧不敢和不便说出皇帝的意思。 大将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岳飞究竟犯了什么罪?秦桧回答“莫须有”,意思是:难道岳飞没有罪吗? 秦桧当了19年的宰相,不可能不考虑个人得失,应该知道杀了岳飞这样的忠臣,会导致自己遗臭万年。 如果秦桧一心要除掉岳飞,那目的呢。为功名吗?秦桧是大宋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已经是为人臣的最高境界;为金钱吗?大宋的经济实力是最强的,要弄钱,不会以自己遗臭万年为代价。 客观地说,岳飞是主战派,为国家收复河山,不可否认其功劳之大。 而秦桧为主和派,在清晰的看到宋皇帝之懦弱,宋兵之弱,而金兵之强悍,知道不能与之抗衡,而全力主和。岳飞在前线的努力奋战,给议和带来了很大的希望。他知道岳飞被召回后,前线就会很快崩溃,对他求和来说是相当不利。所以他没理由要召回岳飞并杀之。 岳飞一心想要迎回被俘虏的皇帝,高宗担心自己的皇帝地位受到威胁,如果岳飞打败金国的话,高宗就必须让出帝位。如果签定和约的话他依旧可以当他的安乐皇帝。 岳飞有着远大的抱负,忠于国家。宋高宗只为自己考虑,非江山社稷,百姓的安居乐业。 能当上皇帝不是因为宋高宗的能力之强,是因为他运气好,生于皇家。秦桧能当上两朝宰相绝非泛泛之辈,身为人臣只能替皇帝背了这个黑锅。 造成悲剧事件因素有:岳飞的境界、认识和性格;秦桧的认识;金人的离间计和威胁;宋高宗的境界和认识。这几个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现在明白了,宋高宗赵构是悲剧事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真正的幕后凶手。不过,这是依据秦桧遗嘱得出的结论,难免有片面性。 现在,设想一个问题: 假如你是岳飞的谋士,如何化解危急,既可以保全岳飞性命,又能帮他顺利实现理想?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