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心有天书的母亲 |
正文 | 母亲是个很要强且精明的女人,但却不识一字,甚至写不出也认不出自己的名字。 母亲也命苦,活了大半辈子,没享什么福,却吃了无数的苦,一给人说起,她总要埋怨:“这一切都缘于我的不识字,没有上过一天学。”于是,她将识字学习的愿望顺延到她的下一代。到哥哥出生,她就一心想让其好好读书识字,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以及哥哥本身的不安分,最终没有从读书这条路上走出来,于是就把赌注全部压在了我的头上,非要拼一把不可。 然而,在我入学以前,我竟然不知道我的母亲是不识字的。 我记得七岁的时候,刚入学没几天(在那个年代的农村,七岁上学已经是很早的了。),学了些许生字,就回家向母亲汇报,也可以说是夸耀。先是将忙于家务活的母亲叫到炕沿上坐下,然后给她将那一个个刚学的字照着拼音读了出来,并在作业本上一笔一划的写下来。记得母亲当时很兴奋,但脸上也带了几分悲凉的神态,慢慢地对我说:“妈妈也不知道你读的对不对,妈妈不识字,你以后要好好学习,以后要认好多好多的字。”我当时真的一愣,在我看来,母亲是无所不能的,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可以和父亲一起处理的很好,怎么会不识字呢?母亲仿佛看出了我的不解,随即说了一句我永远都忘不了的话:“妈妈眼里不识字,但妈妈心里有天书,妈妈对你有信心,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还要到大城市,上大学校。”于是“到大城市,上大学校”也就成了我当时唯一的梦想。好在还有一些读书的天分,在学校,成绩也一直较好,与村里的同龄孩子相比,我读书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因为我几乎不用去做学习以外的事情,这也全凭母亲的坚持了。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缺钱无可厚非会成为不幸的根本原因。记得小学升初中的那年,家里收成很不好,一百五十元的学费则成了一个难以跨越的鸿沟,几乎就要因此而辍学。父亲也向亲戚朋友们开口,但结果并不如人意,于是就提议干脆不要读了,因为实在没有办法了。母亲则坚决反对,她直接跑到学校,找到校长,经过反复的求情与保证,学校终于同意可以让我先到学校上学,但学费要在一个月内交清。当时的我也看出了家里的困窘,坚决不去学校,母亲则一巴掌将我打到了学校。一个月后,母亲如数交清了学费,据我所知,那是她一个人连着一个月到深山里挖药材赚到的钱。现在想想,对于一个好强的人来说出点体力算不了什么,但要让她低三下四忍受别人的扯高气扬,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呵! 从此,再也没有了要中途辍学的念头,一直憋着一口气,终于走上了母亲所希望的那一条道路,也是我自己努力想要走的路。 当然,我不会因此而满足,因为现在的我已经不会仅仅为了摆脱贫困而继续努力学习,因为我知道了“学不可以止”,我也知道了人活着必须找寻生存的意义,另外,我也更加确切的理解了母亲心里的天书是个什么样子,她想让我做一个读书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我想我应该做到。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