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古笛 |
正文 | 翻阅了一百多页的百度百科,还是没有查到想要的关于古笛的资料。小的时候,能有一本新华字典,就可以神奇半个校园,像一位仗剑走天涯的侠客。就是教书先生都把我奉若神明,长大了就不在汉字上面较劲了,百度成了授业解惑的帮助,若教父。然而今天这位“教父”却让我失望至极。 惭愧难当,我居然对给过我无尽快乐的小生灵不是很清楚。 百度上给出的古笛这个词条,大多是关于乐器和文物方面的。有个叫阿华的新浪网友令我很欣慰,他(她)这样解释,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则故事这样说:黄帝命令臣子伶伦,到昆仑之北的澥溪之谷,效凤凰之鸣叫,削竹为管,做出笛子。此笛可以吹奏出六律六吕共12个音。我感觉很失望,这不是我要找的答案。我所谓的古笛不是乐器,也不是文物,是一种绿色植物。凭借小时候对古笛的情有独钟和以后生活中的认知经验,且不管目科属了,暂时给古笛一个模糊的定义。不怕大家嘲笑,无知者无畏,无知者无罪。 古笛,生长在野地的一种绿色植物,多年水生或湿生,常见于洼地和沟渠,发于春寒料峭之时,亡于暮春之节,匍匐根状茎,横走地下。 古笛,是方言称呼,人们对生长在野地的一种绿色植物的昵称,相信大家到这里已经知道我说的古笛到底是什么事物了。这个昵称真的很贴切,很美。 古笛和芦苇有几分相似,刚刚出土的时候,你很难分辨伯仲,有芦苇的地方伴有古笛,有古笛的地方常生芦苇,这般默契的关系倒像冬虫与夏草了。我还是在查阅辞海前给这个小生灵一个比喻吧——以弥补我对小生灵的无知——泥土里的“绿色温度计”。寒梅是第一个报春的使者,古笛是第二个来到人间的天使吧,你看她在冻土中倔强地显示着泥土回暖的温度。至少她比春笋先到一步,春笋是得到了春雨的营养才来到的。 古笛甜而可食的部分应该是它的花,我至今也弄不清楚。萌生的古笛外貌像细长的锥子一样,穿着层层包裹的绿色长衫,白嫩的芥蒂,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蓉,天然雕饰过的样子,美极了。剥开长衫,里面还有一层薄如蝉翼的浅绿色薄膜,像妙龄少女的内衣,最后露出白嫩的身子,想刚刚沐浴过,毛茸茸的,都不忍心刚才剥开了。小心地让进嘴里,慢慢咀嚼,汁液就像乳汁一样甘甜。 碰到了扎根很深的古笛你是没有办法的,眼看肥硕的、扎巴长的古笛拦腰拔断了,后来从大人们那里得到几句口诀,专门对付那些不爱出土的、难缠的古笛。拔古笛的时候你大喊“古笛,古笛,出来阿嚏......”,“古笛,古笛,快响啊,你不响我打啦......”名叫“阿华”的网友也有歌谣:“古笛,古笛,出来放屁;古当古当,出来放枪。”古笛好像领会了歌谣,放个响屁顺势脱离了泥土。当古笛脱离泥土的时候,像拔节的庄稼,会发出一种悦耳的声音,古笛的昵称由来于此吧。我无法模仿那种悦耳的声音,至今也没有听到一件乐器能够奏出那样的天籁之音。 “拔古笛去,拔古笛去......”仿佛听到了孩提时代爽朗的笑声了,笑声把我的思绪牵引的很远很远...... 成群的孩子来到了村野之外,“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弯着腰,低着头,眼睛也不眨一下,分外专注,像是一群探明地下宝藏的寻宝奇兵。不一会儿功夫,每个孩子手里兜里满是。一个不安分的孩子,满草地上乱跑,那就是我,那年我六岁。之前我没有见过古笛长什么样,于是照着别人手中古笛的样子寻找。第一次跟屁虫一样了去拔古笛,一无所获。我很是生气,太阳快落山了,袅袅炊烟在村庄上空笼罩着,我与自己置气,迟迟不肯回家。 后来母亲找来了,远远地叫我,我很懊恼,很长时间才答应:“呜......在这儿呢。”当时没有骂自己笨,气得我想找到所有的古笛,然后尽我所能拔光。现在想来真的很有趣,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爱,我怎么有斩草除根的本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想这也对古笛的写照吧。 母亲哄着我,说改天和我一起来拔光所有的古笛。一天母亲终于腾出功夫和我一起拔古笛来了,母亲教我识别古笛。也怪,那天我满眼的古笛,好像特意长出来的。我不记得那天拔了多少根古笛了,只记得当我面朝古笛时还是一个穷光蛋,转过背来已经是富得流油了。那天真的很高兴,还向别人炫耀。 “孩子,你别一些这么细的啊,去拔那些大的去......”我顾不上理会母亲的话。我想拔光这些小东西,在乎这个那个,在乎每一个,进行着地毯式搜索。“差不多了,就这么多吧,咱们再拔一天也拔不完......”暮色已降,母亲就带我回家了。 回来告诉小伙伴说我已经把所有的古笛拔光了,以后别去了,去了也只能空手回来。之后小伙伴真的没有去,我不知道他们是相信了我,还是那几天课业多呢? 春末夏初,古笛走到生命的尽头了。这时候的古笛已经抽穗扬花,满地里白白的一片一片。天好蓝,云好白,加之如火如荼的白花,很壮观。要是明白那些白花是老而至死的古笛时,又会产生一种怆然的感觉。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天走过曾经拔古笛的地方,那片地开出了满当当的白花。面对花的海洋我真的错了,我不可能拔光所有的古笛,看那些残余的古笛就把整个野外幕天席地了。 回到现在,记得2003年6月份写了一篇关于古笛的美文,是英文的,在全班上练习英语演讲。当时我把古笛和《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联系在一起。我很喜欢《谁》中名叫嗅嗅的老鼠,它在迷宫中辛苦地寻找奶酪。奶酪是不充足的,还会被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拿走,所以要不停地寻找,不要迷路,不要在不起眼的小奶酪身上耗费很长时间。当老鼠嗅嗅嗅到有一块大奶酪就在附近时,它不执迷于眼前的小奶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它勇敢地前行着,凭借勇气和信心,嗅嗅终于找到了那大奶酪,对于嗅嗅勇气比金钱和货币还要重要。我可以肯定那篇散文的主旨了:找奶酪和拔古笛同样需要眼光,不贪图,不执迷,学会舍得。 现在又是古笛生长的季节了,去拔古笛吧。如果有时间也到野外找回童年吧,可以流连忘返,因为我们唯一不被轰出来的乐园就是回忆...... 2009-03-16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