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产房见闻 |
正文 | 产房见闻 妹妹生小孩,虽然是瓜熟蒂落,如期而至,虽然是医学发达,万无一失,但是作为姐姐,我还是想到医院陪她,一起见证宝宝的到来,尽管这对她生孩子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当我赶到医院时以是上午九时过了,病房里没有我想要见的人,便知道妹妹以进产房了,正欲离开,突然发现有个似曾相识的背影,那是妹妹的婆婆,她正冲怀里的婴儿乐呢,以至于病房里来了人也未曾察觉。 “马奶奶。”婆婆贵姓马,一直以来我都是这么称呼妹妹的婆婆。 “喔,姨妈来啦!”马奶奶将目光从孙子脸上转移到我这儿。马奶奶是个好人,是个有福之人,三个儿子一个赛一个的精明能干,三个儿媳妇一个赛一个的聪明贤惠,谁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马奶奶没有小棉袄晚年一样幸福温暖。不过这在平时,马奶奶是不会叫我姨妈的,通常是叫我姐姐,这样既客气又不显生疏。 我望着用花棉被包裹的婴儿,她安静的躺在奶奶的怀里一副熟睡的样子,也许就在几分钟以前她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现在却这么可触可摸的展现在大家面前,这不由得我感叹生命的神奇。 “生啦?”我欣喜地摸着小家伙的脸蛋,软软的,柔柔的,嫩嫩的,我不忍再次抚摸,怕自己弄疼了她,弄脏了她,我都十几年没接触过婴儿了,在婴儿面前,我陌生得有点手足无措。 “是的,都生了半个小时了。”马奶奶的语气掩饰不住满满的开心和骄傲,这是她的孙子,是那本以枝叶茂盛的树上又新开的一支小嫩芽,而她就是那树的主干,她能不开心,能不骄傲吗? 我望着空空如也的病床,问道:“妹妹呢?”这个时候,婴儿应该和妈妈在一起呀。 “在手术室,还没出来呢。”马奶奶解释说,“孩子先拿出来就给我们了,这时候应该在缝刀口吧。”原来如此,我们那会生孩子都是自然分娩,还真不知道这剖腹产是个什么程序。 手术室门口的等候大厅人可真不少,叽叽喳喳的也挺热闹,而我只认识叔叔婶婶还有我的妹夫。 “怎么这么多人?都是你家亲戚?”我不解的问。 “不是的。”婶婶浅浅的一笑,指了指手术室:“里面有两个产妇,你妹妹是先进去的,这回应该出来了呀。”看得出来,婶婶已经开始焦急和不安了。必竟她的女儿还躺在手术台上,而她,只能在外干等着,无能为力。 “甭担心。”叔叔在一旁安慰着婶婶,同时也在安慰着自己:“医生不是说要两个多小时吗?这不还没到时间吗?不会有事的。” 看着婶婶和叔叔的担心和焦虑,再想到马奶奶的喜形于色,我突然有一丝感慨,谁是婆婆,谁是妈妈,在产房门前落眼可见。固然这新生命既是婆婆的孙子,也是妈妈的孙子,可是这当妈妈的只有在确定自己的女儿也平安后才可能完全去体会、去感受新生命给她带来的快乐和慰藉,而婆婆就不一样,就在看到孙子的那一刹那,她便就已经沉浸在喜获孙子的快乐之中了,而将孙子她妈,自己儿媳妇的安危完全拜托给了医院,也完全相信医生的医疗水平和儿媳妇自身的身体素质了,尽管这一切也确实值得她相信。 正当我在遐想时,产房的门开了,随即传来护士悦耳的声音。 “陈梅的家属来抱孩子,是个男孩,七斤二两。” 只听到一阵欢呼,有一拨人欢快的接过了孩子,有的评头有的论足,我望着这一幕,就知道那叫得最欢的一定是婆婆,穿着格子上衣的应该是产妇她妈,她脸上虽然挂着笑,却并未接手抱孩子,因为她的女儿和我妹妹一样还躺在手术台上,而她本人也和我婶婶一样此时最希望看见她的女儿平安的被推出来。尽管现在医学发达,生孩子没有任何风险,可手术台上必竟是血淋淋的,自己的女儿正在经受皮肉之苦。 “把孩子抱到病房里等着去吧,产妇还要缝合伤口,还要等会才能出来。”护士对于这一切早已司空见惯,只是职业性的提醒了一句。 “好的,好的。”只见那嘴都笑歪了的婆婆一个劲的对着漂亮护士作揖,好像是护士赐给了她孙子,然后带着一帮姑姑姨姨乐颠颠的走了,留下一串爽朗的笑声。 格子上衣安静的坐在椅子上,和我婶婶一样等着她的女儿平安出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