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昔日省劳模耄年享清福 |
正文 | 今年正月,回老家原平市崞阳镇看望年迈的姑姑、姑父。无意中看到姑父年轻时穿着太原电石长工作服的老照片,一下打开了老人回忆往事的话匣。 姑父今年89岁,58年曾是山西省劳动模范,并多次评为太原市先进工作者。 五十年代初,从部队退役后的姑父在太原市西铭村附近的一个小饭店打杂工,正赶上太原电石厂选址建厂,在朋友的介绍和担保下报名参加工作。姑父回忆说,那时的条件实在是太苦了,建厂房用的石头全是从十里开外的山头上开采,根本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全凭人拉肩扛。一百大几二百斤重的石头先用绳子绑好,而后用一根圆木棍穿过,俩个人再一起扛在肩膀上抬起,从很陡的山坡上一前一后、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地挪下来。走在前面的姑父个头不高,下坡时整个石头的重量几乎全部压在他的肩上。没几个来回,肩膀上就隆起一个“大馒头',用手稍稍一按,像许多钢针扎进去,钻心般疼痛。这还算不得什么,最危险、最害怕的是开山放炮,悬崖上飞滚下来的巨石,铺天盖地砸向地面的大石片,稍不留心或躲闪不及,后果就不可想象。 吃苦耐劳和拼命工作的姑父没想到党和政府给了他这么高的荣誉。说起被评为省劳模的事,老人兴奋不已:戴着大红花,拍成大照片,挂在太原的大街上,经常参加各种表彰大会,中午还能吃上一顿好饭。 1962年,姑父积极响应国家'减压"号召,不顾厂领导和老同事的再三挽留,自愿申请回家务农。从此再也没有踏过太原这片让他终身念念不忘的热土。 姑父本来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12岁时,日军攻破崞阳县城(58年改为原平县),到处烧杀掠抢,姑父家也未能幸免,富丽堂皇的大宅院被一把火化为灰烬。一次,鬼子追杀的走投无路,惶急中险些被绝望的奶奶推入枯井一同自尽。“62压”回乡后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文革中遭人诬陷,撤职抄家,把家里勉强糊口的一点粮食也给挖走。 姑父还是一个老革命。49年初参军,可惜退役后东奔西走,复员证早已下落不明,一直未能享受到国家应有的待遇。 如今,耄耋之年的姑父早已儿孙满堂,虽然生活清贫,但乐观开朗,每天还能饮两盅白酒。淡泊名利他对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唯一的心愿就是想到当年工作过的老厂区看一看,见一见一起打拼过的老同事老朋友。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