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黑麋峰游记 |
正文 | 黑麋峰游记 时值四月,轻风拂面,春光明媚。几个好友相邀,约同去黑麋峰一游,欣然前往。车于长湘公路上行进,离长沙19km处,有巨石立于路边,上刻楷书大字“黑麋峰”,老远就能看到。进入地界行驶不远,路上建一牌楼,牌楼横匾上书琉金大字“黑麋峰森林公园”。遥望远处山峦,一片青黛笼罩,连绵不断,一望无际。蜿蜒再行数公里水泥引路,才到山下,入口处购票方得上山。 刚进公园,顿感精神一爽。苍茫竹海,绿色一片。新出的竹笋,高矮不一,有的还出土不久,仅冒出盈尺之尖;有的已有数米之高,新节外露,麻壳尚未脱落,宛如一支支的巨笔,直指苍穹;老竹却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轻风起处,姿态婀娜,若招手迎客,欲尽地主之谊。 盘山而上,一面石壁,一面临崖。车一直就是二档,几个特别的急弯陡坡之处还得一档,并且鸣笛不断才能通过。亦有几个拐子弯之处,路边设置了凸透镜,以此来观测对面是否来车,方便会车,上山路之险峻可想而知。 路边的杜鹃,因天色晴朗,气温适宜,正娇艳地开放,红彤彤一片。山路边不时就有不同建筑风格的饭店出现,或古色古香,或现代时髦,或雄伟状观,或精致玲珑,店坪前坐满了游客。这些游客不愿坐在房中,倒愿意坐在坪里,边吃饭,边赏山景。山下的梯田越来越小,成了一块块不规则的小格子。由于还没有插上秧,水却淹没土壤,阳光一照,很象镜面映衬于山底。 山凹处,亦不时闪现出一栋栋的房屋,零零星星,白屋座落于苍翠林海中,格外耀眼。眼见白屋,遐思不断。群山掩映,曲径通幽,那屋里住着的,可是隐逸的贤士?我辈凡夫俗子,即使是小住数日,亦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呼吸新鲜的空气,听听天籁的清音;山花为我装饰,鸟兽为我清唱;山泉供我濯饮,野菜竹笋、山珍罗列,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遥想当年,唐代诗人刘长卿入此山寻幽访胜,路远山岖,远没有我们现在的路好走,亦没有机动车辆,还不辞劳苦,可见诚意之深,探幽之兴浓。有诗纪行: 旧日仙成处,荒林客到稀。 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 空谷无行径,深山少落晖。 桃园几家住,谁为扫荆扉。 诗中“旧日仙成处”,是指此处也有吕洞宾,刘仙姑飞天的传说。可见现在的旅游景点,到处是神仙鬼魅之说,其由来已久,已非原创,只是抄袭前人的旧稿罢了。 一路的小心,一路的惊奇,终于迎来一条直路展现于眼前。前行不久,崇山之顶,白云飘处,一个巨型的水库映入眼帘。群山环抱,整齐宽敞的水泥路,山石雕花的石柱,装点着水库那淡碧的水面;远观水库,宛如一巨大的山石盆景;如画的景色,让我心潮澎湃,惊为天池。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面看。 车终于稳稳当当地停在一个开阔处,“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的巨大花岗石碑,耸立于白云之中。其开阔雄伟之象,折射出人的渺小来。下得车来,以为到了顶峰。抬头望去,还有山路向上,游客成群结队,涌上山去。更有一队山地车,直奔上山之路,想来还未到山顶。因道路更为陡峭,以为上面不能行车,我们只好徒步上山。 步行盘山路,走出不到三百米,双脚就显得沉重了,迈不开步子,诗文中描述腿象灌铅的感觉,今天才有了真实的体验。 路边的峭壁上一株野生山杜鹃,吸引了我的目光。气喘嘘嘘的我,干脆呼唤兄弟们停下来,小憩一会,细赏美景。观此树,得自然的造化。靠岩石的一面,光照不足,无发展的空间,长得很紧凑;临崖一面,参差得当,舒展有致,自然流畅,浑然一体;树桩下方,根从崖壁上裸露出来,亦有数条根,沿岩石直伸很远,且多处外露,而新发的小叶却是晶莹剔透,郁郁葱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盆景制作中,把这种款式的树桩称为临崖式,那是经过修剪、绳缚,铁丝绑扎而成形的,总觉匠气太浓,今观此树,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叫绝,盆景匠人的手笔岂能与之媲美一二。 小憩细赏山杜鹃之后,又开始了登山。边走边想,体味着自然的力量。龚自珍于《病梅馆记》中,“未可明诏天下,以绳天下之梅”的名句浮现于脑海,总不能将天下之梅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是如此之命运,其他的树桩盆景何尝不是如此的命运。伸而论之,人又何尝不像这盆景的命运啊。为求生存,多少人不得不忍辱含垢,仰人鼻息,委曲求全;何尝不是被世道斫直、锄正;为求通达,一本《厚黑学》亦被不少之人奉为经典,与盆栽植物的盘根曲枝又有何别;这难道不是人生的悲哀,人间何时才能发挥人之天性,自由生活,尽展童稚之趣? 几辆山地车,在我们的身后艰难地扭动,回头一看,他们大汗淋漓,正努力地行进在这陡峭的山路。他们装备正式,清一色的服装,看来是非常专业的。后面有两个小伙子,体力不足,已经在推车上山。两个单瘦的女子,还在努力向前,更是眼前的一抹靓色。巾帼不让须眉,真是勤勇可嘉。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转过一道陡峭的急弯,“全国气象科普基地”的石碑赫然进入眼帘,意味着顶峰已到。 黑麋古寺高大雄伟,寺前的石狮,静立于山门之外;寺中梵音清脆入耳,香烟弥漫,平生静穆之气,涤荡心灵的尘埃,超然尘世的物累。 山峦之巅,四十多米高的气象塔,威武高大,伫立于云端。塔基坚固雄浑,外嵌玻璃幕墙,塔内有梯可以上去看风景,塔顶上一个白色的球,宛如奉献给蓝天的宝珠。 人也走累了,我又有些恐高,远望气象塔,好象就在云中,不敢上塔顶。绕到山顶,有高僧墓,上前去观瞻凭吊一番。墓的四周有铁链连环相扣,可览山色全景。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极目远望,层峦叠翠,群山掩映,山色空朦,极目楚天舒;俯瞰山下,山底房屋,小若火柴之盒;往来人群,微似蚁行;身处绝顶,哲思人生,叹红尘世事,好一番感概。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但是现在的道路修得好,下山还是要容易些。时间紧迫,朋友还在电话催请我们去吃饭,匆匆下得山来,却错过欣赏怀素大师的书法,只好留待下次再来观摩。虽有些饥肠辘辘,心情却很轻松。山风吹来,神清气爽。 回望黑麋峰,黑麋古寺 “麋峰凌日月,古寺阅沧桑” 的巨大石刻对联萦绕于心,令人震撼。世事倥偬,难得偷闲;亲近自然,心也轻盈。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