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留心、慎言——感于《一个外企女秘书的日记》 |
正文 | 作家和读者是每一部著作的主题和客体的关系,读者作为文化和思想的接受方,在阅读每一部的同时都是带着自身本有的思想观念与喜好去进行内容的选择,特别在作品体现出来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一般来说,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读者那里会咀嚼出不同的思想和体会,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中的“哈姆雷特”就有众多的子集,譬如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陈鼓应先生将中国文学的内容及思想拟出一个框架:他认为中国的的文学跳不出“人生和政治”的范畴。在我看来,陈先生的观点很有道理,但这一框架用于古代文学比较具体,而用于现代的文学就显得极为抽象。 对于以上粗略的阐述,意在说明读了《一个外企女秘书的日记》后,不同的人便会萌生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最主要的是能得到不同的收获,在一个从事秘书职业的人看来,从中可以映照自身工作中的不足,用其指导自己日常工作。此书是记述一个外企女秘书在工作中如何与领导、同事之间的沟通相处,以及如何应对职场中突如其来的工作事故,其中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让人收获颇深。与其说这本书是一本记录女秘书的工作记录,不如说是一本秘书职业的方法论。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则将自己定性为“看热闹”的人,置身于秘书行业之外,既然置身行业之外,那么读出的不是人生,便是政治,虽说政治无处不在,但总是在人的某一阶段是不能喝政治直接挂上勾的。那么就只剩下人生罢了。 的确,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人生哲学方法论。读出的内容本与自己相关,同时也是缺什么补什么。书中有“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说法,是的,留心便是学问。 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是繁华的,可是一个人往往只生活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这样,当刚刚融入一个新的城市,我们会不经意间只关注脚尖不远的地方,对身边的一草一木熟悉得近乎可以默数,远了,便一无所知,如此的冷漠,甚至将仅有一墙之隔的邻居当做陌生人,城市平旷如野,而我们的心灵却相隔数重山,如此种种,我们落入生活的”就近原则“。一个人出门的时候总附带一筐子的恐惧与不安,尤其进入一个城市不久,对于乘坐公交就是一件难事,心里的恐慌不安是因为目的地是那么的模糊不清,乘坐哪路公交都是未知数,未曾留心的后果与忏悔在临时站台 上涌动着,如此,倘若之前就是多瞟一眼,也不至于落到手握零钱而不知所措。书中科长对于这点的论述非常精彩,他强调作为一名更是要比别人多留一份心,牛顿之所以发现万有引力,是因为他留心 探索苹果为什么向下掉的原因,而不是摸摸头,嘀咕两句就走了。这故事耳熟能详,但却总是忘了实施,路边的任何标签属于另一个世界,与我们无关,到想要时,那标签仿佛如宇宙间探寻另一个地球。 记得在学修辞学的时候,老师曾说:修辞的最高境界就是 慎言。慎言不是不说话,而是知道怎么说话,,说话是一门知识,一门艺术,深一点来说 ,是一门策略。平时人们常说”说话注意场合“,而说话不仅要注意场合,而且应当注意情镜,注意对象的特点。孔子说:”可与 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这是孔子的慎言观,针对对象的可言与不可言,并且要”何言“”言何“。而对现今来说,不可言便被视为清高,在这种必须对自己进行推销的年代,不言恐怕是行不通了。中国的汉子是一门艺术,有时只是稍微改变一下语序或者换一下说话的语气、以及略微增字减字就可以将一句话的无礼色彩变得彬彬有礼毫无瑕疵,自己的人格素养也会在一句话之后上升一个档次。如书中科长纠正小石的一句话:”你找我有什么事?“只要换成”你找我是什么事?“会让电话那头的人好受一些。所以慎言在为人处事方面尤为重要。 《一个外企女秘书的日记》是一部秘书工作指南,更是一本待人接物的人生哲学。书中的许多内容让人受益匪浅,慎言、留心只是一小部分、冰山一角。值得细细品味。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