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我的家乡金华》双龙洞
正文

在我们小学四年级的一篇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老先生多年前在游金华双龙洞时写的一篇游记。

双龙洞文化遗产博大丰厚。东晋以来就为世人所钟情,唐宋元明清几度辉煌,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轼、李清照等历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旅行家徐霞客写下了4000多字的游记。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叶圣陶、郭沫若、艾青等都为双龙洞写过脍炙人口的名作。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彭德怀、陶铸、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此留下了足迹。洞内留有多处古今名人的墨宝。明代的徐霞客根据双龙洞“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的独特景观特点和价值,把她列为“金华山八洞”的第一位。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最高海拔1312多米的北山南坡山腰,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

【双龙洞】

相传很早以前,洞内伏着一条黄龙和一条青龙,它们每天吐龙水,从石隙渗出洞外,给山下百姓浇灌田禾。后来王母娘娘得知,派天兵天将将双龙锁住,并把石隙封闭,不让龙水外流,致使百姓遭受干旱之苦。双龙为解救百姓苦难,不畏强暴,用龙角猛撞岩壁,撞开缺口使龙水流下山去。此时双龙十分兴奋,刚刚把头伸出洞外观望,不料被天兵天将用钢刀斩下,从此两颗龙头就永远挂在外洞石壁上。所以人们至今还可以从洞口两侧上端看到两个悬挂着的钟乳石,形似龙头,逼真奇特。

双龙洞由内洞和外洞两个部分组成。外洞高大明亮,洞底平坦,顶崖平如石盖,面积约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集会。常年洞温保持在17℃左右,冬暖夏凉。特别是在炎炎夏日,金华人和游客到洞中纳凉已成千古风俗,比起天然空调,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人形容得好:“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外洞东壁类似覆釜,满布层崖,下面有个小穴,形如“蟆颐”,一股清泉从穴内潺缓而出,泉水清凉甘冽,经洞前的漱玉桥和吟风桥,蜿蜒曲折地流下山去。

从外洞进入内洞,必须经“蟆颐”形的洞穴逆水而行。洞穴宽约3米,长12米,水面离穴顶仅1尺左右,游人入内,必须平卧小舟中,由电钮操作送人洞内。此时仰卧舟中必须小心,如稍抬头,就有擦破头皮之险。故前人有“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入回溪”之句加以形容。内洞略大于外洞,洞底崎岖不平,洞顶突兀,石壁上的钟乳石,和地面上的石笋,纵横交错,奇形怪状,拟人似物,故取名“寿星仙桃”、“黄龙吐水”、“天鹅仰首”、“金鹞展翅”、“雄狮迈步”、“单峰骆驼”、“石硅窥穴”、“龟蛇共生”、“彩云遮月”等景目,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疑是误入水晶宫了。

【冰壶洞】

出双龙洞折向东北拾级而上,约半华里,经赤松亭,即至冰壶洞。洞口有一石碑,上刻一代文豪郭沫若游冰壶洞后写的诗:“银河倒泻入冰壶,道是龙宫信是诬。满壁珠玑飞作雨,一天星斗化为无。瞬看新月轮轮饱,长有惊雷阵阵呼。压倒双龙何足异,嵌崎此景域中孤。”这首诗和字与冰壶洞堪称冰壶三绝。

冰壶洞以“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称奇。洞口朝天,口小腹大,形似冰壶,从洞口至洞底,深达120余米,有石阶260多级,顺石阶而下约二三十步,就可以听到水声轰鸣,如雷回荡。再往下走,突然凉风阵阵,于雾气迷濛之中,只见一挂瀑布悬空倾泻而下。这就是“万斛珠玑”的冰壶飞瀑。飞瀑落地,有如飞珠溅玉,流星飞舞,俄而渗入洞底石下,竟然无影无踪。

至洞底又别开洞天。眼前有色泽晶莹的石笋高耸而立,深处还有“雷峰塔”、“观音井”、“仙牛角”等奇观。回头仰望,形似佛手的巨大钟乳石凌空倒挂于瀑布旁,此景此情,若入太虚幻境。

【朝真洞】

自冰壶洞上行,踏石阶640余步,便到朝真洞。在北山三洞中,朝真洞位置最高,海拔800多米。即使如此之高,但它仍以“一隙天光”只奇,吸引着无数探奇揽胜者。

登上朝真洞,宜别忙于入洞,可先领略一下洞前山光水色。要是晴朗日子,仰望长空,白云朵朵,飘然而过;远眺双溪,犹如一条晶莹的玉带,环绕金华大地;俯视近处,芙蓉、鹿田诸峰蹲伏于下,宛若百僧朝圣求真,而那山塘水库似颗颗明珠镶嵌于绿绒般的自然景色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朝真洞洞道幽深曲折。洞内有“石花瓶”、“螺蛳洞”、“天池”、“石棋盘”、“一线天”等胜景。相传“天池”是仙人用水,终年不涸;“石棋盘”则是仙人弈棋之处,其旁钟乳石倒垂悬挂,石笋参差错立,并时有霭雾缭绕,如仙境一般。从“石棋盘”往前走,隐约可见乱石纵横,怪石嶙峋,渐渐昏黑,直到暗得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再摸索着往前走不多远,突然一道亮光,破顶而入。抬头仰望,高达数十米的洞顶有一石缝,阳光从中透入,犹如朦胧新月高悬天门。这就是著名的朝真奇景“一线天”。

宋代诗人金履祥曾为此景赋诗赞美云:“洞府高深对月开,长疑底里闷龙雷。天窗不照人间世,限尽游人自此回”。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