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生命教育”的缺失,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正文

“生命教育”的缺失,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原创谢绝转载 黄山祁门 孙祁岗)

据《中国妇女报》报道: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40多名学生。《中国青年报》等有关权威机构披露:在17-34岁的青少年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一死因,而诱因往往却并不是生命难以承重之事,不过是一次考试,一句批评甚至一块橡皮、几块钱而已。用死亡来赌气,威胁亲人,报复他人,逃避挫折,回避生活现实,对生命轻贱的现状令人堪忧。与此同时,青少年伤害甚至杀害其他生命的事件也屡屡发生。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同学事件,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虐杀小猫事件,北大、复旦投毒案,邯郸26中、广东开平校园欺凌事件,案件中那些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们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面对层出不穷的校园案件,家长心碎,老师痛心,我们不得不问:“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每一个有教育良知的人都不禁要问,这些孩子是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生命教育”的缺失成为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有学者指出:我们现有的教育机制侧重于选拔精英,每一项教育内容和教育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一部分人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考试分数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使得教育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使生命教育成为教育的盲点,使得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和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开端。早在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就提出了明确要求,先后出台了8号文件和16号文件,作出了全面性战略部署,其中号召要把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科学有效的实施生命教育活动,并将生命教育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内容中。2010年由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在各级党和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重视下,各种有关促进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上海、辽宁、江苏、四川、山东、黑龙江、吉林等省市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了生命教育科研、教学实践、教材编制、教学大纲试行等活动。

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们的教育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摆在面前的高考让我们的学校和家长,把注意力都不得不放在学业上,学习好似乎一切都好。等到我们的孩子上完大学,步入社会,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我们的教育是出了问题呢!只关注学生的学业,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小到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到孩子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际合作能力如何?该如何培养?似乎都不是问题,而这正是我们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最大的问题!校园事件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人的精神的缺失。

林清玄在《好的孩子教不坏》一文中说:“人格比学问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一个孩子们若有健全的人格,而且有生活的智慧,不仅他自己的会过得平安快乐、也会成为社会的正面因素。如果我们教了许多学问、有知识的人,人格不健全,生活贫血,那么多是整个教育、整个社会的悲哀。”学生是人,是有血肉,有情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理想!他们的人生应该是他们自己的,而在他们的成长中,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一纸文凭。知识与文凭并不能给孩子幸福的一生,也不应成为孩子一生唯一的追求!学习知识,考取大学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过程而已。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促成一个人健康全面地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一个健康的人,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他的心理也应该是健康的,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该是正确的。然而我们面对的事实是,学校被“安全”束缚住了手脚,一切能不开展的活动绝不开展,必须开展的,也是安全第一,走走形式。家长被高考和就业压弯了腰,不得不向高考屈服,变成眼中只有学业,没有其他。孩子们则在不正常的轨道上,畸形地成长着。显然他们成长所需要的并不是几本课本就能满足的。

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许多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积极关注,意味着我国的教育趋向于回归生命。人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重视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就是重视生命全过程的质量。“你喜欢自己吗?”“今天,你快乐吗?”。我校的调查显示,只有不到3.72%的学生很喜欢自己,77.13%的学生喜欢自己,还有19.61%的学生称“不喜欢自己”,1%学生表示“很不喜欢自己”。交叉分析发现,在这个问题上随着年级的递增,喜欢自己的人数百分比递减,不喜欢自己的人数百分比九年级最高,达12.13%。而另一项对生活质量的体验调查:“你快乐吗?”。调查显示,24.59% 的学生“经常很快乐”,65.54%的学生“有时快乐有时不”,11.27%的学生则“经常不快乐”。学生经常感到烦恼的事,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担心考试成绩或名次不好;第二害怕被爸爸妈妈批评、打骂;第三人际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第四是对自己某些方面(外貌、个性、习惯)的欠缺感到不满意。调查问卷中有一项是让学生叙述“昨天从起床到入睡的一日生活情况”,绝大多数答卷是记载了一天的“流水账”,内容大同小异,吃饭、睡觉、上课、做作业,家里、学校两点一线。总体看来,学生眼中的日常生活普遍较为平淡,充实度和满意度不足,缺乏对生活情趣的捕捉,鲜有对自身心态的关注。“孩子和您讲学校、老师、同学的故事时,您的态度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您比较关注的是?”。“当您发现孩子成绩下降后,您的做法是?”这是我校政教处去年寒假发放的“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家长调查问卷上的几个问题。从我校“三生教育”家长调查问卷及学生问卷反馈信息来看,“生命教育”的缺失,令人心忧,开设相关课程推行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生命教育的本质乃是一种全人教育,即健全人格的教育。青少年如何善待“生命”,怎样更好地“生活”和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生命教育缺失已经引起重视,但生命教育做得还不够。”一些专家表示,生命教育目前在各地有一些探索,说明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但当前中国的生命教育起步晚、推进缓、专业程度低,亟待完善。安徽大学心理咨询室负责人蒋善表示,在大学中,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是包含在心理危机干预这门课里的,通过心理咨询、上心理课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很少有专门针对生命、死亡的课程,生命教育亟须完善。他认为,不同阶段的生命教育内容,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循序渐进,相互衔接,同时,也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实施“生命教育”的关键是教师,但教师老年化严重,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是农村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心理问题很多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师来进行辅导,而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连专业的音乐、美术老师都缺乏,更不必说专业的心理辅导师了。课堂教学是实施“三生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拥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珍爱生命、懂得生存技能、热爱生活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生存的本领,去感悟生命的意义,体会生活的价值。而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缺乏这样的师资队伍,急需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三生教育”主题教学研究业务培训及实践培训,与专家一道引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虽然由云南原创的“三生教育”教材已被13个省市采用,其中陕西、河南、安徽三个省均以发文的形式在全省学校推广使用,但目前我省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并没有统一的教材,也没有相关的课程设置。虽然各农村中小学努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例如在体育课中开展“生存训练”、音乐课中开展“情感陶冶”、美术课中开展“美的欣赏”、英语课中开展“感恩节”、科学课中开展“生命教育”,但开展生活体验,生存教育实践等活动,必须得到社会及家长的大力支持。“是否会耽误学习?安全问题怎么办?”面对家长的担心,没教材,没课程设置的现状,让学校师出无名,开展活动处处制肘。

尤为突出的是,生活体验,生存实践都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需要专业人士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辅助学校完成活动。专家建议,要建立一个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生命教育体系。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关键是各方对生命教育重视起来,只有当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生命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让孩子对生命抱有阳光积极的态度,让教育回归原点。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