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阅读 |
正文 | 文友会的徐老师打电话发微信约稿,说是四月二十三日举行全民读书月阅读分享活动,要我准备一份发言稿,内容为阅读体会、阅读经验。 接到此任务后,我一直矛盾重重,现在坐在电脑前,不知怎么写,如何下笔。 最初的阅读追溯到一九七三年,当年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我,从长我五岁上高中的二哥那里偶尔拿到了两本厚厚书,那不是课本,也是书本的样子,被课本要厚。一本名子叫《方志敏的故事》,另一本名子我现在记不起来了。囫囵吞枣读过之后,从那时我才知道,记录一个人,一件事,还可以写的那么详细,那么长,比课本上的课文要长很多,复杂很多。 后来上了初中、高中,新华书店的小说是绝对买不起的,偶尔拿到手的小说也是借来同学,没有面和底的被很多人翻过书角皱皱巴巴卷起来《烈火金钢》、《红岩》、《金光大道》、《艳阳天》等等,也是看热闹,翻了前面看后面,翻了后面看前面。有时坐在墙根看,有时躺在炕上看,有时钻在被窝里看。也没有什么概念,觉得能写书的人都是神,高高在上让人仰视。有次看到一位同学看小说,竟一字一句的读,感到很好笑,小说不就是看热闹寻开心的么,怎么还会那样费神的读。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谁还在语文课上下功夫,哈! 有感触的是上高中时,两位男老师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聊天,他俩议论说,爱看小说的学生作文都写的好,因为看书看得多了,潜移默化文辞修饰、成语运用等等方面就会运用的越来越好。我恍然大悟,直到那一天,我才懂得,小说并不是用来看热闹的,而是教育和影响人的。 再后来,十七岁时上了一所中专,学校有图书馆,图书馆里有专门的两位女管理员,借来的书也不用被人催着限时归还,加之那时深深的感觉不喜欢我所学的财会专业,数字东西在枯燥,太乏味,尤其是政治经济学太抽象,下再大的功夫成绩也老是上不去。烦躁苦闷之余有时就拿出从图书馆借来的小说看看,换换心情。那个年代炒得沸沸扬扬的是张扬的《第二次握手》,书中描写了二三十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精忠爱国的故事。书的主人翁是一男两女,丁洁琼、苏冠兰、叶玉菡三人之间的三角恋爱情,很感动人的。这次不再是囫囵吞枣看热闹,而是一字一句阅读,不认识的字,拿出新华字典查,在一张纸上记下来它的发音和字义,下一次再碰到这个字里就知道怎么读什么意思了。对于看小说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感觉其一就像嗓子干渴得冒火时,突然看到一汪清冽的泉水,冲过去埋下头,咕咕咚咕咚喝个痛快,吸着气仰起头再用手掌擦擦嘴的痛快样;其二就像饥饿难耐时,突然发现面前放了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狼吞虎咽吸溜吸溜的吃光喝净,还眼巴巴的再想吃一碗一样。 再往后,就又阅读了文坛泰斗巴金的《家》《春》《秋》,写的是民国时期一个没落贵族大家庭内部新老几代人新旧思想冲突所发生的事情,很生活化。就好像这些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一样,也许是我的亲戚,也许是我的先辈。从那里我就想,我是不是也把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用形像生动的语言记录下来,写成小说呢!从那时起,我就坚持断断续续记日记,一直坚持到现在耕耘不止。从那时就下了狠心,一定要发愤苦读,有朝一日让我的文字也变成铅字。 再往后,毕业工作了,成家有儿子了,生存的压力增大了,但阅读的初心一直没有变。曾经在冬天寒冷的夜晚,房间没有生火,窗外大雪纷飞,我在上班工作地方的宿舍里,穿上棉军大衣,脚穿棉皮鞋,头戴棉帽子,脖子上缠个毛围脖,手上戴着棉手套,坐在桌前一字一句看《水浒》。又是查字典,又是标注音。记性好到爬在床上能默写下来水浒一百单八将中七十二个天罡星、三十六个地煞星的名子和绰号。急功近利的心态阅读看书看到偏头痛去看医生,有钱就逛书店买书到家人和我闹意见。现在都忘记了,水浒一百单八将只能记得一两个,有铁扇子宋清,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等等。 老百姓的生活就像小河里的水一样,日夜不停的向前流淌,我到底还是在这方面什么作为也没有。这以后为由于各种原因,事业屡屡受挫,家庭一直不顺,后来终于失业,为了生存一直在外打工。尽管种种失意,但当年的初心一直没变,只要有机会,就阅读看书,很多书看过去都忘记了,印象比较深的那年看到有一个叫王宏甲的作家写的一本小说记得叫《洗冤录》,记述的大概是宋朝时候一个仵作沈慈,在自己的工作上下若功夫,精益求精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端倪,拨开乌云见太阳,弄清事实真相,为民洗冤的故事。那本书写的很好,风格很适合我。从那时我就一直记住了他的名子,只是后来一直就再也没有在书店里看到他的书。最后我还在网上专门搜了他,他是福建闽北那一代的人,曾经是下乡知青,五三年的人,现在六十六岁。 那一年在汉中留坝打工,为了阅读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我从租书店每天五毛钱租来看。有时休假离开时,为了省钱就把书还回去,回来后再从租书店把书租出来,找出上次阅读时中断做的标的,见缝插针阅读,最后终于把获茅奖那部长篇精读完了。那本巨著中以陕北农民孙家作为辐射描述上世纪七十年末初至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发生在陕北黄土地上的故事。因为自己也是农民出身,对孙少安印象深刻,认为他是代表中国北方农民吃苦耐劳、坚韧自信的性格方面塑造比较成功的角色。 八十年代末期,两岸开放,琼瑶的小说插上翅膀越过台湾海峡进入了大陆。当年我也是她的粉丝,也一样疯狂的喜欢她的作品。她的小说语言很华丽,场景很描写的很美,人间仙境也。她的作品给人感觉就像雍容华贵的牡丹娇艳欲滴、迎风绽放。琼瑶小说中男主人高大英俊,学历高并且事业很成功,女主人公娇小玲珑、倾城倾国,天资国色、有沉鱼落燕、闭花羞月般的美貌。并且男女都是一见钟情,爱的死去活来、天崩地裂、海枯石烂。经历一番挫折后,最后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很多事情,看得多了,也就有了审美疲劳,不再看琼瑶的书了。花无百日红,花朵再好看,只能供人欣赏,总有凋谢的一天。花朵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不能当房住。老百姓的日子多以衣食住行为最基本保障,在我生活圈子周围、现实生活中长相、经济、事业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居多,婚姻多搭伙过日子,生儿育女为了老有所依,且要门当户对,财力相当。一个人活在世上,爱情的份量其实是很小很小的,除过爱情,还有亲情、友情;还有责任,还有义务;还有法律,还有道德;还要爱国,还要爱家,还要尊老爱幼。不能为了所谓的爱情而不顾一切,众叛亲离、千夫所指、这是不现实也是很荒唐的。现在活到快六十岁了,还倒反过来不相信爱情了。 台湾的另一名女作家三毛,我给她的评价就是一个疯子,但她疯的可爱、疯的潇洒、疯的漂亮,疯的让人羡慕,他自己疯不算还有另一个人陪着她疯,那就是小她六岁的西班牙丈夫荷西。假如没有荷西对她的爱和包容,她也就不会疯的那么彻底,那么干净。虽然她身为女儿身,看过她的作品,我一直认为她有男人的性格基因,她有抽烟,没有生育,把她定性为中性人似乎更合理一些。她的作品我全部细读过两遍,跟着她的作品去世界各地周游了一趟再去一趟,乐此不疲。她的语言很俏皮,很快乐,有时又尽显幽默与诙谐。尽管看了两遍,但记下的不多。印象最深的有两篇,都是发生在沙漠上的事,一篇叫《哭泣的骆驼》,写的是沙漠游击队长和他的妻子,一个小医院的妇科医生、基督教信徒莎伊达,在政权交替的混乱之际,因爱生恨被地方另一派地方势力杀害的故事。小说的最后描写到当莎伊被带到杀骆驼的屠宰场被几个暴徒围起来撕开衣服准备凌辱时,莎伊达高呼她的小叔子,某某某,杀死我,杀死我!他的小叔了跳起来越过围观人群的头顶,举枪打死了莎伊达,而他而被别人打死了。围观的人群惊呼着互相推搡潮水一样向前涌去争相观看,而后又潮水一样四散逃开退去,最后空荡荡的屠宰场孤零零只留下了蹲在那伤心哭啼的三毛和她身边的那两俱尸体。那种惊险的场面我现在写到这里眼眶湿润,心里还怦怦直跳。还有另一篇叫《荒山之夜》是也是写在沙漠,她和荷西晚上开车出去游玩时,荷西一不小心掉进泥沼泥,正当她设法找人营救荷西时,又碰上了两位当地撒哈拉歹徒对她行欲不轨,她与他们斗智头勇,利用夜色开着车在沙丘周围兜圈子机智勇敢的摆脱了歹徒,最后终于利用智慧救出了身陷泥沼不能自拔的荷西,我真佩服她勇气和镇定。我现在写作的风格全是受她的影响,基本都是真人真事,没有虚构,没有杜撰,以我为主线铺开而向四周辐射。当年看过她的作品,我就突发奇想,她能以这样的方式写作,我为什么不能效仿。这种似小说似散文的写作方式很自由,不受限制,很合适我。后来就一发而不可收,渐渐的就写出了这么些东西,很惭愧,也算尽心尽力了。 现在好一点了,退休金虽然不是很多,基本够用,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很多年前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家里也拉了网络,看小说再也不用花钱买书,也不用借书了,不认识的字还可以在网上用汉典查读音和字义。近一段时间我用浏览器搜索到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陆续看了很多。姚雪垠和五部长篇小说《李自成》,我差不多看了一年时间。最为感人的是崇祯被逼自杀前两次痛哭,一次是在离宫出逃前抱住柱子以头击柱不甘心的号啕恸哭,离开之前还不忘把他的蟒袍翻起来,提笔在里子里匆匆写下了诸如不要伤害他的子民等等为天下苍生求情的话。最后和那位为他殉身的太监王承恩逃到煤山上准备上吊时,瞧看远处自己曾经为一国之君的宫殿,抱住一棵树干对天咆哮、以头击树大哭,最后在王承恩的不断催促下,披散着头发,赤着一只没穿鞋的脚,极不甘心的吊死在的那棵歪脖子槐树上。两百多年的朱家大明王朝,就这样土崩瓦解、訇然倒塌。看到处此,我一阵阵的心酸。 前一段时间,刚看完了获得茅奖的四部长篇小说《张居正》,这书巨著的作者叫熊召政,湖北人,应该是张居政的同乡吧。官场的凶险,官场的潜规则,官场的无情,官场的勾心斗角,官场的拉帮结派,官场的尔虞我诈,在这本书里描写的淋漓尽致。可叹张居身一代枭雄,铁面宰相、铁腕治政。身居首辅要位辅佐幼主十年,呕心沥血伴君如伴虎。在他死后,二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马上无情翻脸,褫夺了他的封号爵位、查封他的家产,杀了他的管家游七,饿死他的三个孙子,逼死他的大儿子张敬修,其他家人发配边戍终身为奴。就差刨他坟,鞭笞他的尸体了。惜哉!叹哉!悲哉! 最近几天一直在看另一位获茅奖作者的作品,他叫徐贵祥,生于一九五九年,安徽人,和我差不多为同龄人,这是一位军旅作家。此前我看过他获茅奖的作品为《历史的天空》,现在我阅读他的另一长篇小说叫《八月桂花香》,两部作品都写的是发生江淮地区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奇怪的是他笔下描写的正面人物,都似乎有残疾,如像《历史的天空》中的国军七十七团团长石云彪是位独眼龙,新四军军长梁必达有一颗翘出嘴唇的大牙,《八月桂花香》里新四军司令霍英山是一位走路一拐一拐的瘸子。我都怀疑他自己某些地方有些残疾,才会影射到这样写正面人物。但这并不影响他描写这些身着戎装的热血男儿机智勇敢、粗犷豪放、爱国爱家、驰骋沙场、一身凛然正气、浑身散发着出阳刚之气的野性美。他的语言快人快语,直来直去,字字玑珠,呼之欲出,一气呵成,从不拐弯抹角。很合适我阅读,我也很喜欢阅读他的作品,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从网上搜出他的作品再次阅读的原因。那位国军团长石云彪被同僚陷害,被日军团团围困,壮烈牺牲时的场面描写我还历历在目。一颗硕大的泪珠从他那独眼中滴落溅到地上,他从衣服口袋中掏出一只假眼球装上,哈哈哈狂笑三声,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向冲上来的日军砍去。突然一颗炮弹在他的身边爆炸,他的左胳膊被炮弹炸断后随着尘土和树枝飞上了天空,在空中划了一个美丽的弧线落了下来…… 哈哈,若是有人问我,老王,你为此坚持了一生,失去了很多东西,最后你老婆都离开了你,你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回报,为此后悔吗?我会微笑着摇摇头,坦然的说不后悔。阅读让我知道了很多东西,阅读让我穿越时空,在古人对话,阅读让我穿越距离,走遍中国的万水千山,阅读让我度过了很多很多孤独寂寞的时光,阅读使我没有颓废下去,阅读让我内心庞大起来,阅读让我精神世界丰富起来,阅读让我看清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阅读让我看淡了一切,内心平和起来,阅读让我坚强了起来,阅读为我插上了隐形翅膀,变成神奇的大鹏,自由自在的在太空遨游。 二〇一九年四月十九日于陕西杨凌夹道村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