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耆德的牡丹 |
正文 | “耆德村里的一栋老房子里有一颗千年牡丹,现在是花期,正是牡丹花盛开的时候,又是雨季,再不去赏看,过几天花就要谢了”一个同事到我们办公室请教问题的时候顺带说了一句,还打开他的手机,给我看他拍的几张牡丹花容的图片。 “哦,我在耆德扶贫都一年了,还没有听到他们说过,明天就去扶贫,顺便看一下这千年的牡丹。”喜欢赏花看景的我一看到牡丹美丽的图片,就被这牡丹的雍容华贵的艳姿所震撼,顿时便产生了赶快到耆德村扶贫并一睹这千年牡丹芳容的冲动。 阳历三月,正是我们江南牡丹花开的时间,花期很短,只有一周左右,如不趁早赏看这颗牡丹,也许会给我带来多多少少的遗憾。第二天下午3点左右,春雨细细地下着,听不到一点儿声音,我独自驾着私车到达位于乐平市双田镇东北部的耆德村,在看望了两个扶贫对象后,便与村干部一起去赏心里期待的那颗千年牡丹。 跟着村干部从屋后东面小门走进一栋老屋,老屋为四榀平房,木制结构。据村干部讲,这屋原名叫牡丹堂,因在屋的后堂栽有牡丹而得名。在南宋时期,泗水余氏家族九世公余童公任信阳守军时,其属下赠其牡丹,余童公特别衷爱此株牡丹,无论调任何处都会将随地移植。1174年,余童公还乡,将其带回故里——耆德。1177年余童公离世,临终前嘱其子孙要尽心呵护,世代承传,切莫损毁。其族后代遵其遗愿悉心照料,才有此株牡丹生长至今。从童公移栽至耆德村那年算起,该株牡丹最少应该有846年的高龄。 牡丹堂是否为余童公所建无法考究,从屋的木料陈旧度来看,应该十分古老,有厚重久远的历史气息在内。由于没有人居住,年久失修,用薄砖砌的老墙倒塌了许多,湿湿的地上也长出不少的青苔。走入屋的正堂,霉烂的横料和青瓦碎片杂乱无序地躺在屋堂中间,抬头一看,只见正梁前现出一个大窟窿,光线从窟窿里射进,使得屋内十分地亮堂。靠最南面墙边有一天井,从天上落下的雨水分四个角度落进,喻为四水到堂,八方聚财。屋虽破败不堪,但其房壁雕梁画栋依然存在,应该可以想到做工十分精美。房柱较粗,直径大概有一尺左右,主卧和偏房的地面上都铺了木头地板,这在乡间这是非常地少见,仍然可见屋主家当时的富有之势。 在屋的后堂靠北面墙边正中间以石块砌成的高宽1米左右长1.6米左右的台基,在台基里栽着牡丹,台基上方开了一个长方小天井,台基周围用青石筑了一个小水沟,在水雨多的时候,水可通过水沟排掉。都说牡丹有 “四宜四怕”,即宜凉怕冻、宜暖怕热、宜光怕阴、宜干怕湿,特别地娇贵,难以侍弄。种植牡丹的地方一定要宽敞通风、上午有阳光、土壤肥沃疏松,不可有积水,阴暗潮湿或有瓦砾的地方也无法成活,在阳光不是很充足的屋内能种活“花中之魁”牡丹,且确实让人费解。 该颗牡丹高约1米左右,大概有20多朵花在盛开,花朵硕大艳美,直径大有16厘米左右。花儿在平淡无奇的枝上妖娆着,花瓣层层叠叠、朵朵千瓣,艳丽娇嫩,像一个粉红色的秀球,更像一个亭亭玉立、清丽脱俗的含羞少女站在台上,尽情地随着季节韵律舞动身姿,散温润无限清雅的气息。这几天正是此颗牡丹盛开的时候,瓣根粉红色浓,瓣边色淡呈白,整个粉红的韵味从瓣根深浓向瓣边浅淡慢慢漾去,如国画家刻涂抹一般,真的应了“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让人惊赞不已。 虽无人管理,牡丹却静守此台,默默地生长着。我想,这颗牡丹能有这样艳丽的传奇,应该经历了慢长岁月的磨砺,有着岁月沧桑的丰厚积淀。春雨丝丝地下着,牡丹默默用用自己的全身来接受上苍对它的恩赐,尽情地让雨水洗涤自己,浸润全身,流淌在它的心里。清澈雨水从花瓣渗出,缓缓滑出,一滴一滴静静地往下落在满是瓦砾的台上,湿的每一朵花都绚丽多彩,悠然地展现出它的丰姿,妩媚动人,淡香四溢,轻嗅一口沁人心脾,让人陶醉。一片花瓣散出一缕芬芳,现出一缕妖娆,有享受不尽的意味在内。我痴痴地停驻,被眼前深入灵魂的景致所打动,赶快用手机拍下它的芳容,将这动人心魄的美丽定格,以便以后常翻常看,细细用心感受这份奢华的邂后。 故人已去,屋已残破,而这颗牡丹不管童公现在的后人是否在此屋居住,却还那么坚毅地静守,顽强生长,用生命细心经营自己,以娇柔的花朵来欢迎前来造访它的人们,把最美的一面奉献给前来赏它看它的人们。 这颗八百年的牡丹,可敬、可亲、可赞。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