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绍兴大板 |
正文 | 记忆中,地方戏要像绍剧那样唱得气势磅礴、响遏云霄的恐怕并不多见。因而在萧绍地区这一带的人,都习惯把这家乡戏叫做‘绍兴大板’。 这‘绍兴大板’唱起来可不是容易的事,一般底气不足,或是嗓子细嫩的人往往拼力唱上那么一两句,就会脸红脖子粗地喘着大气,没有了下句。所以自古以来,尽管乡里人都很爱看绍剧戏文,但要他们正儿八经站到舞台上去唱一曲‘绍兴大板’,却极少有人敢亮开嗓子来吼唱的。 话虽这么说,但乡里人对待家乡戏的钟爱之情却是显而易见的。每当他们独处在天旷地阔的乡野之中,孤身独行在夏夜的星空之下,或是摇着桨橹欸乃在清水绿波之上的时候,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扯开喉咙喊上几段‘绍兴大板’来畅抒心中的快意。其时如你恰好能听到这断断续续、忽近忽远的唱腔,那韵律中所蕴含的盎然情趣准会把你的情思牵引得飘飘渺渺,宛如步入了蓬莱仙境。细说起来,能体验到这般情趣的又何止是听戏的人独有,其实,比起那唱戏的人来还差得远呢。我尤其欣赏在隆冬季节里,于大雪纷飞的午后,独自喝干一瓶醇厚的绍兴加饭酒,飘飘然走向白雪皑皑的原野,然后,迎着砭骨的朔风,无拘无束地放开喉咙,或高昂,或雄浑,或苍凉,或激越地唱上几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包公打銮驾》等等的传统唱词,让节奏铿锵,跌宕起伏的唱腔亮亮地飘向远方的山峦、村落,那该是何等痛快、何等潇洒的乐趣呀…… 同是绍兴人的鲁迅先生似乎也非常欣赏这种洒脱的意境。且看他在散文《社戏》中是如何描写的“……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它的风致。我当时觉着这正是说了我意中而未曾想到的话,因为我确记得在野外看过很好的好戏。”不知道文中所指的中国戏是哪个剧种?但我确信家乡的‘绍兴大板’正是鲁迅先生在野外看过的“很好的好戏”。‘绍兴大板’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质朴的风致,才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乡里人所喜爱,才会被一代又一代地传唱了下来。很难想象,假如有一天这‘绍兴大板’被改变成不伦不类的所谓‘新潮绍剧’,被搬到洋气豪华的大剧院舞台上去演出的话,它那种亲切自然的乡土味还会存在吗?但就我来讲,宁愿在某个晚风轻拂的夜晚,随乡里人一起悠悠划着乌篷船,或是欣然伫立在飘着泥土香的乡野上,静静聆听着那粗犷的‘绍兴大板’从前方热热闹闹地传来,然后,我也同样拼足底气,朝着夜空高昂地唱一段我喜爱的‘绍兴大板’。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