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月夜行者 |
正文 | 淡淡的月光如披的洒在夏季的田野上,远处近处的阵阵蛙鸣声,时来时去的犬吠声,热闹着夏季的乡村夜晚 在这个乡村的田间小路上,正行着一位中年人和一位少年,似乎是一对父子。父亲用木黄色的竹扁担挑着行李。儿子在前面走,穿着洁白的运动鞋,在这皎洁的月光下散发着自豪的光亮。 父子间 没有言语,只有脚踏地的声音伴着蛙鸣声声声入耳。儿子刚考上大学,虽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还是跳出了农门,足以让未老先衰的父亲笑开了铜菊花般的脸。 儿子不敢把步子迈得太快,因为 他知道,上了大学以后的时光,便只有了家乡的冬夏,不再有春秋。父亲挑着担子也把步子迈得很慢,不是他挑不起,一个地道的庄稼人,挑百来斤是不成问题的。只是他想能多看看儿子,儿子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骑在自己背上的小屁孩了,过不了几个小时,也许以后就没有安静的时间和儿子在一起了。 所以,有了这样一幅景象,应该说是 月夜的图画,不是梵高的浓烈的星空,只是一个很温柔的乡村的夜晚。月华温柔的铺陈在稻田,树间。夏虫不停的鸣叫,有的人家的窗口已经有了灯光,这个世界都开始聒噪起来,而这对父子,却安静着。 前几天, 儿子还帮着父亲插了秧的,那是他读书以后的第一次下地,稻田的表面是一层水,水面上泛着泡沫,还漂浮着未焚烧完全的桔梗。父亲不要儿子插秧,说儿子的腰受不了,只要他把那些稻秧散落在地里,方便他们取。儿子的脚很白,也很嫩。他一部小心,踩到了一块玻璃片,血就沄沄的流了出来,他没做声,就用水洗了洗伤口,他走到父亲的身边,把秧苗递给父亲。他故意看了看父亲的脚,发现父亲的脚上有很多疤印,有的还交叉着,父亲的脚上茧是土黄色的,仿佛与土地一体。父亲的鬓角已经汗湿,头发就这样趴在皮肤上。看到这样的场景,儿子没哭,只是说了一句“爸,我去拿水给你。“那个场景,之所以他没哭,是因为他刻在了心底,一辈子去记忆的。有谁在当时哭过注定会成为一辈子的回忆的事呢? 天边渐渐 渐渐泛白,慢慢的有了一抹红色,一轮朝阳就会在几分钟后喷薄而出。 到了车站,父亲卸下担子,去卖早餐的摊子上买了几个包子给儿子,父亲的背影没有朱自清笔下的蹒跚,却更让儿子感动和辛酸。 父亲买了四个包子,全部给了儿子, 他是不会给自己买的。父亲,也许就是这个天底下创造了最多财富,却花费最少的人。 上车的时候,父亲轻轻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没有说一句话,就下了车,站在路边,没有挥手,只是静静的看着车子远去,这是儿子离开的车,他想多看一会。 直到车消失在父亲的视野,他才拍了拍衣服,习惯性的把手伸进口袋准备拿烟,却发现,口袋里,躺在三个还冒着 热气的包子。 父亲的眼神,又看向了那个车辆来往穿梭的路口。 -----殷晓帆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