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紧张一夏——2002
正文

紧张一夏——2002

福建省浦城县委宣传部 甘跃华

立冬已过,再去蓦然回首盛夏的炎热、烦躁,委实是觉得太迟了,然而,另一种思想却又在左右着我的思绪,这就是说,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让之稍微冷却了之后,让时间将之内涵来一番沉淀了之后,我们再去咀嚼它、消化它,如是,对于这些事情,我们也许更能发现它潜在的意义,挖掘出它更深层次的价值。

因此,我仍然静下心来,用心梳理一下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重新激荡一下那一段时日里纷繁复杂的感情波澜。

* * * * * * * * * * * *

曾几何时,我自己刚刚参加完高考,没想到,时间过得飞快,女儿也即将跨进高考的考场,去接受人生第一次大的考验与挑战了。这天中午下班回家,路上碰到一位熟人他手上提着一只鸽子。我笑着与他打招呼:“哟,买鸽子呀,吃那么补干嘛?”那人一脸肃然,回答说:“买给儿子吃的。我儿子过两天就要参加高考了,他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补的东西呢。”听了这话,我的心跳了一下,说实话,我家中的经济状况并不算好,但为了女儿的高考,我和妻子很早就达成了非常一致的共识——大人再节省,也要为女儿保障最充足的营养。因此,这一年多以来,每个星期一只鸽子成了女儿雷打不动的食谱。尤其是随着高考一天一天的逼近,我们对女儿的进补水平也一天天地提高。鸽子、猪心、鲫鱼之类的我们是一天变着一个花样弄给女儿吃。然而,这天女儿的一番话却令我们大吃一惊,女儿说:“这几天我天天想睡觉,看书、看书不知不觉地就仆在桌子上睡着了。听人家说这是补的东西吃得太多了的缘故。”听完,我笑了:“胡说八道,哪有这种道理?你一定是太用功了。”

7月8日,高考终于风风火火地来临了。为此,我和妻子作了明确的分工:我负责接送,妻子则专门请了假,在家准备饭菜。

送女儿进考场后来到办公室,我的心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翻开书,书看不进去;打开报纸,也不知报纸上写些什么。烦躁无奈,便去找同事、朋友聊天,可是,聊来聊去,又不知聊些什么。人家看到我这副模样,笑了:“看你、看你,女儿高考又不是你高考,怎么会紧张到这种程度?”

去接女儿的时候,学校的大门口人山人海。

钟声响了,考生轰隆隆涌了出来。我一双眼睛睁得老大、老大,极力从拥挤不堪的人群中去搜寻女儿的身影。可是,等到最后一拨考生以及考生家长走出校门,我也没有看到女儿。立时,我的心剧烈地跳了起来,我赶紧打电话回家问妻子,妻子一听电话,更是急得不得了:“快找找,再找找。”

“爸——”突然,女儿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我急步上前,一把按住女儿的肩膀:“你、你跑到哪儿去了?都快急死我了。”

旋即,看到女儿精神很饱满的神态,我的心刹那间踏实了不少,我将摩托车一发动,高声喊道:“上车,回家吃饭,”

两天的考试在我们满怀的希望与万般的提心吊胆中匆匆而过。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才敢认认真真地向女儿探寻考试情况。因为我是当教师出身的,虽说离开教师队伍已多年,但是凭着早先的经验,多少还有一些这方面的印象。也就是说,考试全部结束之前绝对不要去向考生打听考试情况,因为这一科考得好坏与否将直接影响下一科的考试心理状态,况且这一科考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还只能算是一种感觉。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考完一科算一科,等到全部科目都考结束再去打听情况。

当女儿颇有信心地回答我说“还可以”了之后,我紧张的心多少才放下来了一点。不过,“还可以” 归“还可以”,在没有得到确切的信息之前,心,总是高高地悬着的。

还好如今的高考有一个估计分数的环节。

7月10日上午,女儿去学校估分。

中午,一回到家中,我第一句话就问:“考多少分?”女儿情绪很好地回答说:“大概有520分。”我不清楚这“520分”是一个什么概念,赶紧问:“在班级上第几名?”女儿回答说不知道,大概只了解到班级里上500分的没几个。我又急匆匆地拿起电话打给女儿的班主任,她说我女儿这种分数在班级上算是挺拔尖的。我又赶紧问女儿:“你估分是估得比较松还是比较紧?”女儿回答说估得比较保守的。晚上,我和妻子一起带女儿去学校开家长会。会上,老师介绍了填报志愿的有关事项,也很客观地对今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作了分析预测。听了老师的分析预测,我的心一下子激动了起来,因为女儿的估计分数很可能会上重点大学的录取线。

回到家里,一家人都兴奋难眠,三个人抢着看那本填报高考志愿的参考书,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如何填报志愿。

现在回想起来,填报志愿真是一件无法形容的难事,那种对于人的折磨简直令人精神几近崩溃。全国几百上千所学校呈现在你的面前,就像让你在一大堆的沙子里面要捡出几粒米一样,令人无所适从。而作为我女儿的这种分数,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要想填好志愿那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志愿填高了,很难录取,填低了,又怕错失良机、抱憾终生。所以,围绕着这个问题,直折腾得一家人寝食难安,参考书翻了一遍又一遍,填写志愿的稿纸撕毁了不下一纸篓。有好多次晚上从梦中醒来,又睡眼惺忪地拉亮电灯,打开参考书不停地冥思苦想一直到天亮。

14日是填报志愿的日期,可是一直到了13日晚上,填什么志愿还没有最后定下来。突然大姐打来一个询问电话,并提醒了一句——可以找县招生办主任请教。于是茅塞顿开,立即打电话,约好之后又立即赶到招生办。终于,在招生办主任的指导下,确定了报考志愿。

14日,我五点多钟就醒过来了,又将报考志愿翻来覆去看了又看,并与妻子、女儿还商量 了又商量,最后才下定决心。

7点钟,带着女儿去吃早点,然后到学校填报正式的志愿表。

老师辅导如何填写志愿表辅导了两个多小时,而我则在教室外面徘徊了两个多小时。

女儿填好表后, 我还不放心,又将每一个志愿的每一个代码全部认认真真地对了几遍,直到绝对没有差错才交给老师。

通过上网得到信息,24日晚8点可以通过打音讯电话查到高考分数。

于是,24日匆匆忙忙吃过晚饭,一家三口端端正正坐在电话机傍边,三双眼睛直瞪瞪地望着墙上的挂钟。

8点。

女儿手颤抖地拿起了电话——可是,得到的结果是尚未开通。

尽管如此,三个人谁也不敢动,并将电话机拨到重拨键,不断拨打,一直拨打到12点,可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尚未开通。

通宵难眠。

次日清晨,一家三口6点来钟齐刷刷地起床,坐在电话机傍,几乎不间断地拨打了一个多小时,结果还是尚未开通。

中午回家,刚迈进家门,便听到女儿嘤嘤的抽泣声。我心重重一沉,赶紧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妻子连忙拉住我,轻声说:“小声点、小声点,甘霖的分数估高了。”“多少分?”“507分。”

我大脑一声震响——比估分低了许多,这就意味着要上重点大学的分数线有难度了,当时我那种无边的失望刹那间袭满全身,顿时感觉到周身一阵寒意。

然而,我又不能将这种情绪表现得过于外露,不仅如此,我还得装出一副笑脸安慰女儿:“不要紧,不要紧,有什么好哭的呢?分数线又没有下来,也许还会上重点线呢。”

午饭,全家人都只是象征性地扒几口。

7月26日傍晚,分数线下来了——文科重点线是543分,普通本科线是483分。

我问女儿:“没上重点,怎么办?你看要不要补习一年,明年再拼重点?”在沉重的打击面前,年仅19虚岁的女儿一下子变得茫然失措了,她只是很无助地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残酷得不近人情。可以说,19岁的女儿平生第一次真正品赏到了生活的不可预料以及人生的变幻莫测。因此,面对其情其景,我也只能如是劝女儿说:“那就等等吧,等录取以后再说。”

第二批本科录取要到8月中旬。在这段等待的日子里,女儿成天躲在家中,不是睡觉就是上网,要么就是看书,并且老是紧锁着双眉,很难露出一点笑容。我多次对她说:“你出去走走吧,去找同学玩一玩。”可女儿要么摇摇头,要么轻声回答:“没心思。”看到女儿如此难受,感情丰富但又不善言词的妻子除了陪同女儿紧锁双眉外,便是想方设法变幻着花样做一些可口的饭菜,最多也只是说上一句:“你就多吃一点吧,急也没有用。”而我呢,一方面心里着急万分,一方面又不得不经常装出一副泰然处之的模样劝导女儿,另外,则是想方设法找朋友帮忙,看看能不能找找门路。

然而,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第一志愿,学校录取线太高上不了,有一个学校总算找到一个熟人,但是这个学校填的又是第二个志愿,而这个学校第一志愿都录取不完,第二志愿根本上不会考虑。据了解,依照往年的经验,第一志愿一旦落选,其他志愿一般也就没有多大希望了。

看来,落选已基本上成了定局。

这天晚上,母亲打来电话,要我和妻子、女儿一同过去。到了那里一听,原来,老爸有一个高中的同学是一所大学的退休教师,老爸昨天打了一个电话去,他那个同学说会找学校领导说说看。

希望陡然而生。

可是,不一会儿,电话来了,老爸的那个同学说,女儿的分数没有上那学校,无法可想。

第二天傍晚,母亲又打来电话,我们赶紧又过去。到那边一看,老爸、老妈、哥哥、姐姐等人都在那里了。我们刚坐下,老妈开口了:“刚才我们几个人商量好了,我们大家拼个几万块钱,今年无论如何都要让甘霖去上大学。”

一时间,我简至不知说什么才好。可是,女儿却开口了:“不,我不去。我去补习,明年再考。”

看到女儿如此坚决,大家也只好说等到录取结束后再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月22日中午快下班的时候,在教育局工作的外甥打来电话,告诉我说落选考生可以补报志愿。我一听,心如火燎地赶到教育局。可是,打开电脑一看,在落选考生名单里又没有我女儿的名字。这一下我更急了,没有名字就意味着不能补报志愿,但是,是否也意味着被某一所学校录取了呢?这时傍边有一人提醒了我一下,他说,你打一个电话到福州去问一问县招生办主任,他在那里搞招生。

电话打通了,对方说,他也不清楚怎么回事。不过他满口答应下午会帮我了解一下。

吃过晚饭,打电话给招生办主任。电话一通,我自己都明显感觉到声音有些发抖:“怎么样?”“祝贺你,录取了。”“录取了?什么学校?”“福建医科大学。”当时,已年逾不惑的我却也激动得一跳老高,一手搂住女儿,一手搂住妻子,连声说:“录取了,录取了。”并且一路电话打去,向一个个亲朋好友报喜。

多少个焦虑时日,多少个不眠之夜,在炎热中熬过,在烦躁中流逝。我人生几十年,经历过不少的挫折坎坷,也面对过许多的人生选择,但是,却从来没有像如此的度日好年,从来没有给我留下如此不堪回首的记忆。究其个中原委,自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不过,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便是对女儿那种天生的、无怨无悔的爱。

什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就是。

什么叫养儿才知父母恩——这就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最后想说的是,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将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记下来,作为人生一种值得珍惜的回忆。一方面是想让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们,尤其是那些尚未有如此体验但将后必定会有这种体验的人提前体味一下考生家长的心境,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精神准备。更重要的是想让所有的孩子们从中看到父母们那一颗颗热跳跳的爱心,并将这种爱心演化为一颗颗至孝之心、发奋之心、博大之心。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