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煤油炉子 |
正文 | 煤油炉子 文 王泽亮 只要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与我同龄的人,对煤油炉子都不陌生。这东西到现在已经基本上绝迹,它们有些可能还躺在一些人家的某个角落,记录着岁月风风雨雨,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取而代之的是煤气灶、电磁炉、高压锅、电饭煲和微波炉等高科技产品。我对煤油炉子的记忆停留在我的初中时代,一只小小的煤油炉子,镌刻着我求学之路的点点滴滴。 12岁那年,我上了中学,由于离家太远,只能住校。那时候的宿舍是高低床通铺,不到三十平米的宿舍每间要住16到20人,虽然十分拥挤,但这样也有好处,冬天没有电褥子的时候可以挤在一起相互取暖。所有住校的同学,每人一个木箱子,用来放自己的书籍、灶具、干粮、衣物等行李。我的箱子是妈妈当年的嫁妆,由于时间较长,有些地方油漆已经脱落。 那时,学校里面没有食堂,住校的同学每周回家后就一次性从家里带足够的馍馍作为早餐,中午和晚上只能自己做饭吃,厨房就在宿舍,煤油炉子自然而然成了我们那时做饭的炊具,我用的煤油炉子是爸爸从姑奶奶家借来的。 一般做饭用的煤油炉子的大小跟现在的电饭煲差不多,它的构造很简单:下面一个圆形的油箱,上面是炉架,中间有双层活动的铁罩,夹着一圈放捻子的细铁管,一股股棉线穿过这些细管,下面浸在油箱里,上面露出短短的一个小头,就像围绕了一圈的煤油灯。在捻子的里外圈,各有一个围绕了一圈的网状的罩子,将这些捻子围在圈里,一是为了聚热,使热量不外散;二是为了通风,火力旺。在油箱和灯罩的中间,还装有调节火苗大小的旋钮,可根据所需火力大小随意调节,十分方便。用时将灯捻子点燃就可以烧水或者做饭了。如今,在没有电的时候,西北的老人还用小煤油炉子煮罐罐茶喝。煤油炉子的大小规格按照捻子的多少来定,有三根捻子的,六根捻子的,八根捻子的,还有十二根、十八根、二十四根捻子的,大家按照各自的需要来选,学生做饭一般用的是八根捻子的煤油炉子。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烧开水的话,我一周刚好用一斤煤油。我刚上初中那会一斤煤油的价格是一块二毛钱,到我初三毕业时涨到了一块六毛钱。起初,我们都将煤油炉子放在床底下,但是后来发现煤油总会无缘无故地减少。我们都怀疑有人偷油,也许是本宿舍的,也许是外宿舍的(直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于是,我们就将各自的的煤油炉子锁到箱子里,因此我们住校生的馍馍总有一股很浓的煤油味,箱子里的洋芋和面粉也同样透着浓浓的煤油味。 煤油炉子“忌风”,放在宿舍外火力就不旺,并且格外费油,所以做饭的地点只能是宿舍里面。每当中午和晚上做饭的时候,那一排学生宿舍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大家切菜的声音、挪动餐具的声音、讨论问题的声音、饭的香味夹杂着煤油的味道从窗户里飘出,成了令人难忘的“做饭交响乐”。 伴着那个小小的煤油炉子,带着一股浓浓的煤油味,在令人难忘的“做饭交响乐”中,我和我的同学们渡过了三年的初中时光。 现在,我和我的那个煤油炉子诀别已经十年了,每次当我用着简便快捷的电磁炉和微波炉时,我的眼前时常会浮现出那时的情景,鼻孔里总会飘过一股淡淡地煤油味夹杂着饭菜的香味,那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缘,是时代雕琢在我们脑海中无法抹去的印记!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