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一块最得意的“抹布”
正文

两千五百多年了,老子“自然”这件“青铜大鼎”,被有意无意地抹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文饰的“泥土”,于是“自然”这件青铜大鼎的青铜基质再也看不到了。这块得意的“抹布”,无意中拭去了灰尘,啊!难怪老子言:吾言甚易知!“自然”,就是呼吸。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译文:少言寡语,学着呼吸时“上位者”无为的样子吧。狂风都不可以一个上午吹而不停,暴雨也不能一整天下个不歇。风雨不能长久的样子是谁造成的?天地。天地的风雨都不可能“为”而长久,何况人呢?

注一:自旦至中为“终朝”;自朝至暮为“终日”。“希言”--少言寡语之意。本质就是“无为”或尽量无为,故译文如是。第二次出现“自然”。老子在本章强调了无为的重要性。说话,也是刻意作为之事,是“为”而非“无为”。“希言”,即尽量少言寡语之意。《老子》第五章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论。和“希言自然”是一个意思。老子通过天地的风雨也不能长久作比喻,进一步说明无为的重要性与必然性。“而况于人乎”句,说明了人也不能“为”而长久的。

鼻息,“为”的。这里为何又说是“无为”呢?这就与“主体对象”有关了。鼻息的“为”,通常是下意识的作为的,是脑--“上位者”,无为之下的鼻子的“自为”。老子此时论点的主体上是“上位者”,故译文“学着呼吸时上位者无为的样子吧”。

大脑常常是感觉不到鼻息的。大脑也不会随意对鼻息“指手画脚”的。刻意呼吸,就好比是上位者的刻意所为。刻意呼吸不一会,人就受不了,甚至晕厥。所以,老子要人们“希言”若“自然”。刻意呼吸人受不的。其原理就是刻意呼吸造成体内酸碱平衡紊乱,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注二:某些西方人谬言曰“中国自古无哲学”。实在是不懂中国文化的缘故。中国人的哲学,往往主客观轮换,主体不自觉转换--“白马非马”即是典型例子,这即是优点也是缺点。比如,老子崇尚“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也说“绝圣弃智”。单单一个“圣”字,都是灵活多变的。故,后世的中国人灵活智慧有余而似乎严谨匠心不足。与西方人一根筋的线性思维倒是相映成趣。于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强盛之像,便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没了定数。但有一点历史已经证明:无论“膝屈”还是“昂扬”,上下五千年了,唯有使用汉字的中国人“子孙祭祀不辍”。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译文:(正是因为修道者的希言自然,无欲少为,于是能够包容万物。)所以,随道、修道之人,见道者与之同志,见德者与之为友,见俗者依然与之同流。

注:此句与上句似乎关联不大。但为何用“故”作承上启下的关联词呢?因为“希言自然”,无欲少为,便包容万物。于是老子如此文之。故译文如是。

“故从事于道者”句:从是追随,事是修道。(你是)道者(我就)同于道、(你是)德者(我就)同于德、(你是)失者(我就)同于失,这样就明白了。失者,俗人也。上善若水,大道无亲。刻意与谁同还是不同,都是“争”,为道者则不然。失者,放纵之人。故译为俗人。失,见字解。

如此译文符合老子本义么?以为是。因为老子在第五十六章里有“和其光,同其尘”的论述,与本章的论述其实是一个主题不同的表述而已。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译文:与道同志,道人乐意接纳修道者。与德为友,德人乐意接纳修道者。与俗同流,俗人同样乐意接纳修道者。

信不足,焉有不信。

译文:诚信不足,才有不信啊。

注:信不足,焉有不信。老子前面省略句为:修道者信也,故能与“道、德、失”同光同尘。

心得:老子的“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清清楚楚且毫无歧义。于是感慨:看来,后世中国人“儒释道”三教的和谐并立,没有出现水火不容的局面,“道”,功莫大焉。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0: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