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冬山雾景 |
正文 | 烟雨蒙蒙,江南的隆冬腊月,似乎处于春季,闷办公室久了,同事们忙里偷闲相约丢下手头工作到山里走走,去领略一下冬山雾景。 驱车十来分钟我们就到达离城不到5公里的九古奇村——上冯村,明清时期所建造的徽派建筑的青砖灰瓦、古树、小桥故道,一切都被裹到浓浓的雨雾之中,我们一行人从古村深深的巷子穿过,沿着沟渠径直登上后山。 拾级而上,新修建的石板路带着我们一路上升,钻过一片树林后,站在山腰,雨雾一直紧紧跟着我们,微微和风拂面,山村的景色尽收眼底,天地笼罩在白茫茫雾中,近处的花草、树木,上冯村古民居村落掩映在古树丛中,仅露出屋顶青砖黛瓦,远处起伏的山峦,都在浓雾中时隐时现,给人一种虚无漂渺之感。 冬天的山瘦了,显得十分单薄,该露的地方都露出来,奇形怪状的山石,肥沃的黑泥土,枯黄的野草很不精神地铺在路旁,遍地的枯叶断枝散落;冬天的树瘦了,树林间很少绿色,多半是光秃秃的枝杈,孤零零的立在风雨之中,任凭寒风施虐;冬天的水也瘦了,古沟渠的水浅浅的,在鹅卵石中丝草浮现出来,纤毫毕现。 山静悄悄的,一切都在沉睡,古人云,“冬山惨淡而如睡”。 但萧条惨淡的冬景丝毫也不可抵抗我们快乐的心情,瞧瞧我所带领的女老师们,身着靓丽的衣服,花枝招展,一路上将欢歌笑语带进了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寂寞宁静的山一下子苏醒了。 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里突兀冒出一棵生机勃勃、沧桑虬劲的松树,这就是一个小小的景致,一块长满绿油油的菜地边,一块巨大的黑色山石,一片苍翠欲滴的竹林都是她们留下快乐和歌声的场景,有时合影,有时独照,山野有了美女的加入立马婀娜多姿、充满生机。我们抛开俗世的一切烦恼,尽情地呼吸山间甘甜的、自由的空气。 爬上山坳平地,温柔的云雾就缠绕在我们脚下,很厚,很浓的,浓得化不开,似云团,气势磅礴,雾抱住了我们,每动一步都会搅动身边的雾气,看不清对面的同伴,也不见路边的树,雾随风翻滚着,似汹涌澎湃的波涛,刹那弥漫整个山谷,“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我们仰望,一条新修的路直通天际,山巅直插云端,同事惊叹:“天路耶!” 站在天路上,我提议为她们拍个艺术照,我让她们摆成千手观音的模样,大伙兴奋地高高低低地站成一线,按要求伸开双臂,多彩的千手观音瞬间定格在浓雾的天路上。 在我带领下,我们四个脚力键的勇士好不容易登上山巅,栏杆围着几块巨大的石头。 站在这山巅巨石上,我们的视野十分有限,雾就从藏匿的山谷间汹涌而来,像是薄纱,又像是炊烟,她轻轻的抚摸着我们,瞬间淹没了眼前的一切,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微风里渐渐地上腾,大雾把我们团团裹住,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茫茫之中,我们四人犹如在滔滔大海里的一叶扁舟之中,山在云中飘,人在海中游。雾中水汽凝重,小水滴飘到脸上凉飕飕的,感觉好舒服。 稍息之后,我们大雾中摸索着下山来。回头望去:在东天门,那雾还没有散尽,山峦迭翠,莽莽苍苍,又如那皑皑白雪。 这次,我们虽没有见到冬日山景,但却欣赏到了云山雾海的壮丽多变,让我感叹于这大自然的另一种难得的景致。 爬山不在乎季节,不在乎山之名气,在乎于伙伴,在乎于心境,在乎于情意。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