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古墓瑰宝汉画砖 |
正文 | 古墓瑰宝汉画砖 刘水腾 罗霄山下溪水流,吴楚雄关多古丘。莲花县三板桥乡汉墓丰富,分布很广。近日,有村民在田南村花花山取土,无意间又挖出一座古墓。闻讯惊喜交加,迅疾赶回莲花,探寻古墓现场,目睹砖面图案,可算大饱眼福。汉画砖者,更数千年,画者鲜克留心,观者当烦拭眦。机会难逢宝,怀古心悠哉。 花花山位于田南村北部,像含苞的花蕊,未开的莲花,故有此名。距城三十里,犹如吴楚雄关左臂,虎卧龙蹲,扼控赣湘门户,是当时经济、军事重地。自古兵火亟焚,江波屡斗,沧桑繁复,岁月峥嵘。如今古道废弃,车马未踏,少有人来。山上汉墓星罗棋布,不知其几,丛树蔽蔽之间,屡见残损汉砖,或立或仆,恢恢往事,皆成缄默。新发现的古墓端植松光之间,墓呈拱形,留圆弧形拱门,长约8米,宽约6米,深 约1.5米,占地约48平方米。底部排水设施规划有序,四周以多层木炭包绕。墓旁荒芜成墟,前后楠柏盛景不见,只剩几丛杂树,败叶萧瑟,阴寒冷寂。墓室奢华豪侈,有满砖风动之视觉,奇妙至极。从墓葬形制格局、墓内随葬器物和墓砖画像题材、制印技法看,此墓可能为东汉早期墓葬,距今二千余年,墓主生前地位显赫。 细观墓穴各处,尽是画栋雕梁,如此艳丽光景,可谓别有洞天。墓壁两侧为“车马出行”花纹图案,过数千年仍栩栩如生,车马人物跃然纸上;围观者眼瞳似突出眼眶外半寸,称快世俗;画像砖上不同纹样之间整体联系,一块块画砖有机地组合一起,构成一幅彼此关联、具有故事情节的迤逦画面。列于墓侧东壁图案,车马由右向左行驶,表明墓主由户外向厅堂回家之状;列于墓侧西壁图案,车马同样由右向左而行,表明墓主由厅堂向户外出行。好似墓主生前有阳宅,死后有阴宅,符合《礼记?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之生活理念与规范程式。可见当时礼学思想较为普及,存为世珍,殁亦见思,连死后墓穴都要体现“礼尚往来”精神。 画砖质细腻,色青灰,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7厘米。画像为高浮雕,凸出平面半公分。花纹印在砖侧壁,右边刻一骏马,线条依马的结构起伏变化,精细处转折有度,不差分豪,舒展处如行云流水,跌宕欢畅。简约几根线条,刻画出的骏马形象如钢浇铁铸,力度非凡。马拉着一辆撑有华盖的轺车,华盖边饰羽葆,大轮十辐。车上主人头戴笼冠,拱手而坐,眉目清秀,表情严肃。驭者戴冠,一手指辔,一手扬鞭。左边一吏,笼冠长袍,拱手执笏,向车主躬身作迎迓状,满脸谦恭神情。画像内容反映出墓主当年的现实生活及信仰追求,《晋书?舆服志》载:“轺车,古时军车也。一马曰轺车,二马曰轺传。右部为一持节画像,画像头戴冠,明眉大眼,留短胡,身着深袖长衣,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持三重眊节侧身而立。”华盖始于黄帝,羽葆传于礼记,详辩古今之物,指事绘形,去千载如一日,至今其有耿光。整个画面雄壮靓丽,其工巧至不可思议,似在蚊子睫毛上筑巢鹪鹩,举一毛端建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审察古人用意,专在显其所长,而不守于俗变。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全形似,物精工善,犹如庖丁的发硎,郢匠的运斤,令人拍案惊奇。 2007年,莲花县升坊镇老虎坳罗汉山发现一座西汉时期长沙郡的王侯墓葬,再现古长沙国历史。当时的莲花,应是赣西区域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贵人汇聚,商贾云集,盛极一时。这一时期,赣西政局稳定,经济日益繁荣,冶铁业发展,砖、石建材广泛推广和采用,形成了木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建筑体系,建筑技术和能力由经济适用步入艺术化成熟阶段。而画像砖显然较木椁牢固,装饰纹饰比木椁美观,用其造墓更符合先人企望长远的愿望,遂成为时尚,在赣西地区颇为盛行。庄子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这种“生死如一”的形而上思想对汉代赣西地区“事死如生”丧葬观念影响至深。今观花花山上画像砖,其不仅具有独特的造型理念、艺术风貌和地域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建筑构造与装饰的双重追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人的生死观、审美观和宇宙观,凸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及当时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呈现出古代赣西社会的历史画卷。无论是在建筑史上,还是在美术史上,汉画砖都应是一朵瑰丽奇葩。即使时至今日,我们徜徉在汉画像砖艺术中,仍能真切感受到古代的丧葬艺术及其缅怀祭祀功能,感受到古代人民那种质朴虔诚的情怀,感受到古代人民的奇妙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并为之自豪和感动。 画砖萃于斯,神灵栖于斯。花花山中灵异甚多,昏暗中时有奇光映照,山谷皆明;静夜或闻音乐杂作,琴声、筝声、笛声,清晰可辨。据传,清末民初,花花山附近突起火光,并迅疾烧至花花山脚下,眼见山中林木,即将化为灰烬。忽天北乌云叠起,势如怒马,色如泼墨,变化翻滚,喷薄直上。而后电光一闪,如金蛇乱窜,云海为紫绿异光所照,令人魂骸目眩。紧接着狂风大作,老树几乎拔起,雷声隆隆,如虎啸牛吼,震响长空。顷刻间急雨倾盆而下,滂沱雨点中夹着冰雹,转瞬大火全部浇灭,花花山草木毫发无损。吴赤乌年间,曹不兴到青溪,见赤龙出水上,写献孙皓,皓送秘府。至宋朝陆探微见画,赞叹其妙,因取不兴龙置水上,应时蓄水成雾,下了几天滂沱大雨。人世千变万化,诡状殊形,经之于目,运之于掌,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应该是天降圣人,为后则生,何以制作之妙,得此阴阳造化呢?斯墓之建,太和絪缊,天气融结,流引降神。后人播为声诗,歌功颂德,进献贡品,缅怀祭祀,祈愿降福人间,灾难止步,四时和谐,年年丰收。 机会难逢形胜在,狂歌吊古漫悠悠。书即约字以言价,画则无涯以定名。金出于山,珠产于泉,取之不已,为天下用。画像砖月既久,耗散将尽,不复再生,更弥足珍惜。反复体味,呤咏再三,雪案梅窗,为之三复,仍有身在尘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之感。问之世人,若非机缘垂幸,如此宝物,又何以得见焉。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