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沙朗捞塌坎第四分卷童趣、童乐1
正文

1,沙朗人正月半捉毛虫的几种说法,“捉毛虫” 儿歌解读

正月半捉毛虫,是沙朗又一个为大家所认同的,主要是由没有结过婚的男女青少年、儿童大家都非常高兴参加的一种充满童趣的活动,也是一游戏、一种歌舞、一种社交。因为是下里巴人的歌舞、游戏,不可能有人出来记载,也就不知道开始在哪朝哪代了,但至少直到现在,正月半捉毛虫的活动还没有断种。

元宵这天,吃过夜饭,大人在田头点然一堆五谷秸、杆、屑,做“斋田头”的拜祭时,“埭朗”所有没有结过婚的男女青少年、儿童们,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用芦苇、五谷秸、杆、捆扎的火把,在月半的大圆月亮照亮下,在星稀月明、湛蓝天空下,在初春所带来的甜香清鲜的空气里,在遍地青葱嫩绿的麦田里,对即将到来的,万物都显出无限生命力的春天的欢迎和热爱中,在生育、养育自己的大好天地的怀抱中,在这天做幕、地做台的原始、野性、生趣勃勃的舞台上,这漫四野里四处飘忽着的火把,这奔跑、追逐、戏闹的、这充满生命活力的场面,是何等美丽壮观!大家一面奔,还一面唱:“正月半,捉毛虫,你笃菜,铜钱大,我俚菜,盘篮大,挑一棵,烧一锅,一直吃到清明头……”一直要闹到大家的火把烧熄灭为止,才分头回家。

初听这段儿歌,怎么有点不地道?小家子气?但细一思想那欢快的场面、浪漫的氛围,立即被那句‘你笃菜,铜钱大,我俚菜,盘篮大’的戏虘、打趣、诙谐、嘲弄、机智、自跨、自傲的欢乐情绪所感染,这儿歌是何等的扑实无华,何等的富有想象,何等的透发着生命力,他建立在热爱生活、熟悉生活,热爱劳功、熟悉劳动上的贴切比如、恰当跨张的词语,能让人从幼唱到老。这种儿歌才真正充分体现出,沙朗年轻一代的天真烂慢的童趣情怀,是无间无隙的相亲相爱和无边无限的相知相悦。

这正月半捉毛虫是有讲究的,正月半的夜饭,多数人家家里要做糯米团子吃,大人怕孩子们吃多了“囤”食,要他们出去奔一奔、跑一跑、动一动,消化消化,同时正好将麦脚跟踩踩散,俗说“冻断麦脚,挑断扁担”,一开春让麦好多发发棵,散落的灰,正好垩田,麦好多收成点!这就是正月半这一天夜里,捉毛虫的由来……

关于正月半促毛虫,可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是过去有一个穷人家的小伙子,英俊能干,自小和一家地主家的囡相爱,地主当然不肯把囡嫁给穷人家,二个年青人,就计谋好了抢亲,并定在正月半闹元宵节那日夜里。一个敢抢,一个愿意被抢,自然就抢成功!当地主家发觉,家里女儿被人家抢亲抢去了,马上喊人出门追,但一到屋外,只见漫四野里全是没有结过婚的男女青少年,还有儿童们,都举着火把在奔跑,在追逐,在欢唱,到那里再去寻得到自家的女儿?哈哈!原来是小伙子的青少年男女朋友们,想出了这条计谋,来掩护小伙子抢亲成功!这就是正月半这一天夜里,捉毛虫的由来……

可对正月半捉毛虫,老辈里还有人这样说法。过去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的理教礼法,不允许青年男女私下相识、相认、相熟、到相爱。特别是有着点钱的人家,女孩子一到十三岁就锁在家里做女工,不许出门,不许与男小人往来。后来老祖宗们看看没有结过婚的男女青少年,还有儿童们,一个个变得木冬冬、呆头呆脑,一点不活泼,结果良心发现,认为这种死做法,确实有湮灭人性之大嫌,对后世人的健康成长和智慧发展很不利,就决定拿出每年正月半这一天晚上来,让他们大家一道出来闹元宵、放春灯、捉毛虫!让大家在这一天晚上,能放任自由一次,让他们可以去相识、相认、相熟、到相爱去,而当年处在散沙头又不发达的沙朗地面上,基本没有闹元宵、放春灯这一大活动,大家自然全去捉毛虫。这就是正月半这一天夜里,捉毛虫的由来……

细想这三种说法,都有道理,第一种讲出的原由实在,是沙朗种田人的立场和理想,这可能是最原始原因的说法;第二种讲的原因美丽浪漫,这也体现了沙朗人追求美好人生的理想愿望,勇敢精神,又充满戏剧性,这可能是后来发展所成;第三种说法可就潜伏着沙朗人从来就具有的追求改革、追求改变现状的不畏强权、奋发图强的精神;也有人说,第三种说法可有点说惮,有讲因果的倾向,可这第三种说法,也更接近现代人的观点……

不管对正月半捉毛虫由来的原因是什么?有几种说法?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正月半捉毛虫的表现形式可是我们沙朗人的原始歌舞。它有特定的表现日期、时间,有特定的演出舞台,有特定的演员、有特定的道具,有特定的舞蹈,有特定的歌唱。而且他歌词所表现和揭示的特定地域文化,是何等的博大精深!正月半捉毛虫,这可是我们沙朗特有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