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沙朗捞塌坎第三分卷民风、民俗30 |
正文 | 30,沙朗人一生中要过那几个记念日 人生下来这天,叫“生日”,沙朗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记念日,就是过生日。妇女生产前,沙朗一般人家要预先将祖宗牌位请出,生产时就烧香、点烛、烧纸钱锡铂,公公、奶奶、丈夫跪拜祈祷,出生后,再要供奉祖宗三天。 今将民国时沙朗有钱人家生孩子的一般风俗介绍一下:若生男,在大门左上手挂一张青毛竹弓,三支竹箭,生女在门右上手挂一块方巾,方巾是妇女用的锈花佩巾,即平时出门时系在大襟衣胳肘窝钮扣上的一块佩巾,叫“悬弧悦”;在产房门上,挂一张新米筛,上结红绳、红绸带丫,背向外,筛上插新箭刀、新镰刀、一杆新称,此筛叫“千眼筛”,有的人家还要挂一面铜镜,叫“照妖镜”。生了孩子,要斋灶,告祭石敢挡,上土地庙拜祭、冥告土地菩萨。 产妇生产后,接生婆指导家人,为产妇煮三黄汤喝:犀黄、大黄、黄莲,一复时(二十四小时)后“开奶”,头生子产妇,奶路不畅,婴儿幼小,吸不出奶,由丈夫先吸开,再喂婴儿,所以有“开奶”之说。 笫三天,接生婆再到场,奶奶、末婚姑妈一起,为婴儿洗浴,叫“洗三朝”,浴盆里放挂元、长生果、红枣、樱挑、山楂等,接生婆要说唱一些祝词,并视产妇头三天情况,要配制一些中草药,给产妇外用、口服。沙朗风俗,三天后,要为婴儿天天洗浴。 产妇叫“沙婆”、“衰妇”,当月,产妇叫“做月子”,外公、外婆和公公、婆婆的兄弟姐妹和他们的成家子女,小夫妻两人成家的亲兄弟、亲姐妹,隔一房成家的亲兄弟、亲姐妹、寄亲等,都一定要来“望衰妇”或称“张沙婆”,其它交情厚的亲朋好友,也会来“望衰妇”。特别是外公、外婆、舅舅、姨妈、姑妈,要挑一担广红漆高脚衫木礼盆,高堆着礼品,送产妇在月子里补身体的好吃东西。到了产妇家,是有婆婆、末婚姑妈一起出面招待至亲,吃油馓子、水波蛋、红糖汤,吃红枣、赤豆、红糖汤,吃染红鸡、鸭蛋,吃红烧蹄膀。 办“满月酒”,所请人客都是来望过“衰妇”的至亲和亲朋好友,为孩子带来襁褓中穿的婴儿衣服和婴儿吃的东西,堆放在客堂间的条台上,八仙桌上,客堂里挂福、禄、寿大画象,供桌上要放很多供品,大烛台,点粗大红腊烛,点专门为供福、禄、寿的香。席间产妇抱婴儿出来,拜见众亲友,让大家轮流抱婴儿,叫“望月”。 席间,接生婆带来的剃头师父为婴儿剃头,在众亲围拥下,由舅舅或姨妈将婴儿抱好,剃的头有考究,叫“毛毛头”,头顶留一小块毛,成挑子、成心型,四周留一圈,后脑也留一小块毛,剃下的毛收在香袋里,挂在摇窝上。接生婆为婴儿洗头时,说唱祝福词,并在婴儿额头、头心、手心、脚心点珠砂;公公,奶奶送一只用红绸带串的铜(或金、银)针窝挂在头颈,外公外婆送一块玉挂佩,也用红绸带串带挂头颈。外公为新生婴儿取乳名。要斋灶,告祭石敢挡,上土地庙拜祭、冥告土地菩萨。 婴儿一百日,要办百日酒,请至亲好友吃玩一天,这日,奶奶或姑妈撑伞,罩着手抱婴儿的奶奶或媳妇或姑娘,一众人要在埭上走一遍,要过三张桥,要给一百家乡邻送一小包米、茶叶、云片糕,乡邻要还送各种礼品,这仪式叫“讨百家”。这里面意思较复杂,一是希望小人将来有乡党们支助保护,二是这小人将来要成为这乡里的首脑……这是主家早就有安排准备的,其中有乡邻送的小人衣服、玩具、胸挂银锁片、手、脚银镯等,早几天就预放在各家。当日请滩簧唱堂会。要斋灶,告祭石敢挡,上土地庙拜祭、冥告土地菩萨。事后,所有送的银器再打制一只大胸挂银锁、银链,和粗的手、脚镯,这锁叫“百家锁”,佃佬一直要挂过成年礼后。 孩子一周岁,要办周岁酒,吃长寿面,所请客人要比过百日酒多,叫“做周岁”,这是一生中第一个生日节,要搭台请戏班唱戏,自然少不了要“跳加官”。最大的仪式是“抓周”,将挂在产房前的“千眼筛”请下来,放在客堂里条台上,里面放上书、算盘、刀、尺、称、针线、玩具,叫孩子爬过去从筛子里拿东西,预测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请算命先生来家为孩子算命。若有指腹为媒的今天要正式办喜贴仪式,或办认寄亲仪式,往往小人周岁时就认娃娃亲,认寄亲,也会办喜贴仪式,这叫“喜上加喜”。 这日祖父为孩子取小名。要斋灶,告祭石敢挡,上土地庙拜祭、冥告土地菩萨。 孩子六岁过生日,叫“起蒙”,一,请私塾老师来教书,并请老师为孩子起大名,也叫起学名。二,由娘舅为外甥买书包,第一天上学,要由娘舅送去;三,孩了上学第一天,要里外一新,要带糕和粽子送老师,新生要随老师拜孔子牌位。有的还要拜师母,向师兄打恭作揖。家长希望孩子能高中(糕、粽),事实上民国时已没科举,只是一种风俗的延续。后来私塾没有了,就请文明小学的校长为孩子起学名。也没有随老师拜孔子牌位,拜师母,向师兄打恭作揖了。 接下来过的日生,都叫小生日,请客的范围就小了,不过外公外婆是必请的。沙朗也有在十六岁(一说十三岁)过生日时,有仪式,叫“斋星官”,事实上是“成人礼”,沙朗比较简单,女孩这天理发,开始留长发,叫“及笄”,男孩这天剃成人头,叫“弱冠”。念书的男孩,这天就可以自己为自己取“字”取“号”。“斋星官”要办喜酒请客,也要请接生婆吃喜酒,接生婆要送一只活鸡。 一个人一生除定亲、认寄亲、十六岁生日(成人礼)要办喜酒请客外,结婚是大喜日,自然要大办喜酒请客,一生中,三十岁生日,五十岁生日,六十岁生日,七十岁生日要办喜酒请客,七十岁后要年年办生日喜酒。 沙朗人也过结婚纪念日,不请亲眷朋友,夫妻二人过节,或出游,或上戏院看戏,或上馆子吃一顿,孩子大了,与孩子一起过。若夫妇都健在,四十周年结婚纪念日,叫银婚,五十周年结婚纪念日,叫金婚,六十周年结婚纪念日,叫钻石婚,七十周年后的结婚记念日都叫金刚钻石婚,都要办记念喜酒,搞记念活动。 解放前,以上这些风俗,都是有钱人做的。贫穷的人可能一辈子也没过一次纪念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