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想起召开“九大”的情景 |
正文 | 想起召开“九大”的情景 看到满街挂着的横幅:“以实际行动、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喜迎十九大,永远念党恩”……我不仅想起当年召开“九大”的情景。那时我还是一个初中的学生,是在1969年,已过去近半个世纪。 按照“八大”党章规定,“九大”应于1961年召开,但毛泽东主席不提,谁也不敢提,特别是刘少奇不敢提,因为他是“接班人”,提了就有“逼宫”的嫌疑。到了1969年,中央决定召开“九大”,但具体召开的日期开始还未定,记得那时,人们常常正在吃饭,或夜里正在睡觉,突然高音广播里响起了“九大”召开的通知,就紧急集合起来,去参加庆祝活动,结果虚忙一场。后来通知“九大”将于4月1日召开。4月1日那天,按照事先通知,家家都准备好了干粮,凌晨三时就起床,每家只留一个小孩看门,到单位集中前往体育场参加万人大会。体育场里是万头攒动,人山人海,连上厕所都很困难。 当“九大”开幕,高音广播里传来主持会议的毛泽东主席的讲话声时,会场里顿时响起山呼海啸一般的狂呼声浪,有许多人甚至还流出了泪水,是激动和喜悦的泪水。 当时,“九大”的召开,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神圣啊,人们又是多么的兴奋啊;然而现在回想起来,却有着一种被欺骗、被亵渎的感觉。我们来看:“九大”的政治局委员21人,政治局候补委员4人,共25人,而其中军人就占了11人,连林彪的老婆、当时职务仅是“林办”主任、解放军上校军衔的叶群都成了政治局委员,毛泽东的夫人江青也成了政治局委员。这25名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共分为三个集团,一是林彪集团,除陈伯达以外都是军人,二是江青集团,即文革派,三是周恩来集团,即老干部派。林彪和江青集团利用文革之机,联手打倒了刘、邓为代表的老干部派以后,又联合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干部派的残余势力,瓜分了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所以当时“九大”的口号是“一个团结的大会,一个胜利的大会”。而“九大”召开仅一年,身为政治局常委的陈伯达就被打倒,5个常委还剩4个,又一年后,林彪又叛逃身亡,还剩3个常委,21个政治局委员被打倒了7个;并且在林彪事件以后,一大批军人被清洗,这些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央委员或中央候补委员,因为在“九大”选出的一百七十名中央委员、一百零九名候补中央委员,共两百七十九人中,军人就约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当年林彪统率的四野的一个八纵后来改为四十五军,“九大”就出了十个中央委员,两个政治局委员。 回顾那段历史,心情真的是非常复杂。说到底,党的代表大会,就是为那几个人召开的,有几个人下了台,又有几个人上了台,是一次权力的重新分配。说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纯是欺人之谈,那几个人的盛衰浮沉、上台下台,与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