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珍视历史文物传承民族经典
正文

尊重历史文化 传承时代经典

刘永玉 刘静

文物古迹,馆藏文化,是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遗物、遗迹等,属历史文化范畴,是不可再生的、独领风骚的、极其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看似寻常平淡的“文物”二字,仔细品来,却饱含着无穷无尽的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却蕴藏着无以复制复原之历史情景的不寻常和不简单。

近年兴起旅游热,国人在物质生活大幅改善后,对开阔视野,充实精神方面有了新的追求。靓男倩女,青年才俊,村夫野老,达官贵人无不纷纷结伴远行,游故宫、看馆藏、赏奇山、观异水,赶庙会、逛古迹。值此全民旅游之际,我们的相关部门,文化志士理应站在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时代经典的高度,肩负起宣传普及有关专业知识之重任,使我们的国民在旅游消遣的同时,逐步提高对历史文物和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收藏和保护传承意识。应使我们的国民认识到:我们所谓的旅游,实际上是在浏览和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是在品味和欣赏祖宗先人为我们保护良好而留传给我们的人文景观和青山秀水。我们消遣和享受的是和我们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割裂的传统时代经典和优秀历史文化。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和急剧变革时代。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仅仅几十年的时间,曾经陪伴服务我们几千年的犁楼锄耙、织机纺车几乎销声匿迹,难得一见;曾经用几颗小木珠子即能加减乘除计算成千上万数字的珠算已被电算所取代;曾经在自己身边赏心悦目的奇山异景被肆意爆破开挖而变为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曾经供人们嬉戏打闹的碧波秀水或臭气熏天或脏水横流;曾经的三味书屋、村落古迹,园林美景或被夷为平地,或高楼林立;曾经、曾经….,大到战争战役、朝代更迭、特色建筑、国粹国学;小到戏韵曲苑、字画书法、日用家居、各行各业。可以说是方方面面,太多太多,不胜牧举。殊不知,我们不经意毁灭丢弃或遗忘的许多东西,却充满着智慧,充满着神奇,充满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她承载着千万年来我们先人无数的灵感和辛劳;铭刻记录着人类社会从落后到进步,从屈辱到荣耀,从愚昧到文明的整个过程,她见证了开天辟地以来大地苍穹、宇宙万物发展变迁的现实和现状。 我们毁灭丢弃或遗忘的不单是具有无限价值的时代经典和文物古迹,或许正是我们人类自身悠久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清代龚自珍《定庵续集》里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寥寥数字,提醒警示我们:了解历史,就了解了世间大道;而要一个民族灭亡,首要方法是让它的史观消亡,就是践踏其民族历史,毁灭其民族文化,瓦解其民族自信,破坏其民族认同。

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相继在国际国内不同场合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国家文物局党组在今年初发表的《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南》一文中,对习总书记的论述做了较为详尽的阐明和解释。

历史催生文物,文物见证历史。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前进,我们不能以牺牲或毁灭历史传统文化为代价;我们不能以一人之利、一时之利、一域一地之利而置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于不顾。我们要把握全局,放眼未来,在发掘、收藏、关注和保护历史文物及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努力提高大众意识,全民意识。使我们的国民能以浓浓的家国情怀,珍视民族精魂,负起历史责任,本着昭先贤之德,垂后生之范的态度,努力做一个弘扬和谐文明、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时代经典的社会新人!

参考文章:(曹雅欣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 习近平: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

2015-8-8 -2点28分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