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心在路上 |
正文 | ![]() 心在路上 每次有了出游的机会,时间未至,已是身未动心已远,可想起每到一处的人头攒动,路上的塞车之苦,又是心如脱兔身如处子。生活就在动静交织中流淌出一首自谱的乐曲…… 虽已过不惑却总渴望远方的风景,有时忆起青春芳华之时,陶醉于琼瑶唯美痛苦的爱情里,但却更痴迷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之旅,不是因为她和荷西的浪漫,而是愿意感受她思想的洒脱不羁,就陪着三毛的心一直在路上。直到三毛谢绝滚滚红尘,琼瑶讲述《我的故事》,才真正走进她们的内心,一个是用女性的温情柔弱诠释乐观坚强,一个用豪放洒脱掩饰着脆弱。后来明白做一个温柔洒脱、乐观豁达的人才臻于完美,不管身体动与静,心要真正地在路上。 或许书香有毒吧!总艳羡李太白畅饮美酒纵情山水,深知自己无太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情,所以只在他的放荡恣意中品赏美句。也神往苏轼畅游天地间的飘逸,也感自己平淡庸俗,无东坡的儒风才学。更不会如徐文长那样癫狂游走荒漠高山,看遍自然奇景自己却诡怪异常,最终招致牢狱之灾。太白伟大,东坡更完美,完美之处在于他无论进退都泰然处之,有时能在夹缝里做最有价值的自己。的确是“廖茸篙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与生活工作环境无关。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物外,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脱俗,刘长卿的“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的平静。都诠释了安静与喧嚣中的“清欢”。 记得一次四位好友散步漫谈,达成一致的憧憬:退休后在石市留一处小窝,然后结伴享受各地最美的季节,或高山游览,或大海游水,或沙滩喝茶,或小桥边玩牌,或花架下聊天吵架。激动之时都成了女独裁,没有了案牍劳形。等畅想完毕,还得做有时女皇有时女奴的柴米油盐生活,做恪尽职守奉公守法的良民。 每人的身边不乏美景,但内心渴望远方,因为都想让自己的心在路上,这样人生的长度得以延伸,眼界得以拓宽。五柳先生的淡泊归隐是清高;刘禹锡的“无丝竹之乱耳”“谈笑有鸿儒”是闲适。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境界,螺旋式的历程会让人真正理解人间有味。 不管是青春芳华还是双鬓如霜,让心在路上,梦在心里,就会感到:风声雨声竹乐声,声声爽心;山色水色四季色,色色怡人。高山流水大沙漠,景景诱人;柴米油盐酱醋茶,事事入心。 心之乐,喧嚣安静会无碍;心之达,劳碌安逸会淡然 。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