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枣树颂 |
正文 | 每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时总是不由的使我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枣树林。 你见过枣树吗?也许枣儿吃过不少,可从来还没有见过枣树吧? 那么,请与我同行,到我家乡去。我的家乡在冀中平原上。那儿有一片片茂密的枣树林。 我的家乡虽然不能说是穷地方,但也不能说是富饶的——不靠山,不近水。没有什么特产而闻名于世,又不是什么鱼米之乡。但枣树林却放眼皆是。 家乡的每家每户、房前房后、院里院外、田间梗上、道路两侧无不栽满了枣树。 枣树,其貌不扬,即不象岸边的垂柳那样随风荡漾、婆娑多姿。也不象白桦那样笔直挺拔。还不象松柏那样四季长青。更不象腊梅那样早早地报春且花枝交错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长抹丹青。她,却是斑痕累累,其壮像经过百年磨难的老人,老态龙钟。 每当春季来临时,枣树冒芽却很迟。总是要等万木枝壮叶茂时她才开始复苏——不争艳、不斗奇。 枣树没有其它果树那么娇气,栽植的成活率极高。家乡人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一点儿不错,枣树栽下的当年就可结果。哪怕是只有三尺高也会挂满鲜红甜脆的枣儿。 枣木其色、其质酷似红木,可她在人们的心目中却没有红木那么有价值。 枣树开的花恐怕在果树中是最小的了。她的花朵远不如富丽华贵的牡丹、花园锦簇的芍药、红装艳抹的石榴、压倒群芳的海棠。她只是五瓣小小的黄花,小的象夜空中的星星。 人间奇卉,必多题咏。历代诗人,纵横挥洒。留下了许多名篇绝唱。对哪怕是经风雨吹打而零落的萧索之朵也哦吟不止。可对枣花呢?却无诗骚争唱、竟相赛歌之例。这,似乎不太公平了吧! 我曾在枣红满枝时拍过几十张她的照片,可是遗憾的很,放大后的照片上竟然看不见那鲜红的象玛瑙般的枣儿——只见一片茂密的枝叶;是啊,她的果实实在是太小了,小的和叶子一样。如果不亲自走进她的身旁是难以看见她的果实的。但!她不像苹果和梨那样由于有了硕大的成果而坠弯甚至压折了腰而落地自毁;也不象椰子和香蕉那样使人渴望而高高在上;枣儿却以小的丝毫不显示自己的姿态默默地挂满矮矮的枝头,任人采摘,哪怕是二尺孩童也可举手采得。 每当我回到家乡,唯独对枣树有着特殊的情感。当看到其它的树木在春风的吹拂中开始复苏而枣树却好象还没有睡醒似的,我天天缠着姥姥问“枣树怎么还不发芽啊?”姥姥总是漫不经心地回我“快了、快了。”我只好天天等啊、盼啊,桃花都开啦,可枣树还…… 啊!她终于冒芽啦!小小的芽儿钻出了斑剥的枝干,显现出生命的勃机!哎呦,开花啦!只见黄萼点点,布满枝杈,飘散出阵阵馥郁的芬芳,招来了辛勤的蜜蜂。我兴奋地蹦着跳着,整天地在枣树林悠荡。伸手摘一朵枣花放在嘴里,啊!清甜清甜的。 丽日明媚的枣树林里一派娴静的景色,实在令人陶醉。 结果啦。枣儿由小变大、由青变白、由白变黄、由黄变红,红得真象鲜艳欲滴红玛瑙。此时,当你随着报晓的雄鸡起身,漫步在枣林里,只见布在枣儿上那清澈、透明、晶莹、纯洁的不含一点儿杂尘的从天宫洒落下来象宝珠般的晨露使枣儿更加显得无比的娇艳!此情此景,不由得使你置身于一个诗一般的境界里。怎能压抑得住激情的奔放,不为之感慨一番呢? 历代文人墨客写垂柳、赞松柏、颂梅枝不乏其人。可从来无人去描述枣树的风采;诗圣杜甫不吟海棠,因其母乳名所致。虽遗憾但情可原。可他一生之中没有一首对枣树的诗篇我却不能原谅他!难道他的母亲还有个乳名叫枣枝吗? 不过在中医书上对枣儿倒有如下文字:“此物甘润膏凝,善补阴阳。气血津液、脉络、筋俞、骨髓,一切虚损无不宜之。”又曰:“枣为脾之果,脾病皆宜之。” 这不过是阐述枣儿食之对人体的益处,告之享用而已,绝非赞颂。 八月十五打红枣。每到这个季节,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手持长长的竹竿和木棍走向枣树林。被打下的枣儿象冰雹一样洒落下来。老人乐、孩子跳,一片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枣树叶是羊儿最爱吃的,人们总是等枣儿被打完后再将枣树叶同样打下来喂羊;这时的枣树,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丝不挂赤条条的煞是凄凉…… 但她从来不抱怨人们的无情,第二年照样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大地上的人们。年复一年,年年如此。这是多么的伟大!我从中好似悟出了一些什么…… 啊,枣树。家乡的枣树林!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