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哈斯腾高勒(三)
正文

原标题:【杭盖西部文学作品】哈斯腾高勒(三)

第五章 风雨中的朱明王朝

蒙元贵族所建的伊克?蒙古?兀鲁斯(大蒙古国)是一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囊括了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以东,蒙古国全境及中国全境。还统轄有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尔汗国。

忽必烈王朝把帝国的政治中心选择在大都(今北京)。一些学者认为:这是由于游牧民族惧怕强大的农耕文明,才把国都建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上。这样,帝国在战略上是主动的,即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倘若成吉思汗能听到此话,一是会笑掉残存的那几颗老牙。因为,这实在太可笑,会让学富五车的智慧之臣——耶律楚材对这等废儒训诫几句经国大略的实用道理。

耶律楚材必然会对此等无知之辈,不屑一顾。对心里装不下一只羊尾,缺乏经天纬地之略的井底之蛙,活脱脱一个只知惦记自家庄稼地里那几捆麦草的农夫,还配谈国之大事?

蒙元贵族能创建一个庞大的帝国,却在百年之内轰然崩塌。显然,不是缺乏拥有治国韬略的饱学之士,更不是缺乏经济实力的支撑,而是缺乏一个深厚积淀的蒙古民族的文化底蕴。一个刚刚脱离了蒙昧的民族,在拥有悠久文化的大民族社会群体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蒙元帝国,实在是太过勉强了。

因为,这个蒙元帝国是涵盖了斯拉夫文化,阿拉伯文化,中华文化及波斯文化的大帝国。一个还没有创立自己文字的游牧民族,还不俱备深入了解并建设一个文明社会的文化能力。

这个蒙古族所建立的大兀鲁斯帝国,注定不会走的太远。

果然,没有过多久。这个庞大的蒙元帝国,竟然被一个小叫花子用打狗棒把蒙古贵族打回了北方草原。这个乞丐就是那个叫做洪武皇帝的朱元璋。

朱元璋之长子谢世过早,他为了把皇位传于长孙,并想让后世称为建文帝的朱允炆,做一个能让他放心的国君,便大肆屠杀那些曾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谋臣悍将。可惜,他能提防外姓之强臣猛将,却无法防备自己的儿子。

洪武帝之四子朱棣,为抵御蒙古贵族南侵,被朱元璋封为燕王,率重兵镇守北平——故元都城:大都。

朱棣驻守故元大都之后,积极壮大自己的力量,成为明初诸王中一只军事力量最强悍的猛虎。

可惜,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不久,象征皇帝之尊的龙椅还没有坐热,就幼稚的听信腐儒们的建议,开始消藩。这虽对巩固其中央集权是有利的。但依重的齐泰、 方孝儒、黄子澄等人,既不懂军事,也不会打仗,更无经营政治之智慧。建文帝自己也“仁柔少断”。高喊削藩,却又不认真进行军事准备与诸藩战争,去仓促招惹猛虎一般的燕王,不失败才叫奇事。

这等于给对帝位一直耿耿于怀、垂涎三尺的朱棣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靖难难役”发生了。

燕王朱棣久居草原边地,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就要比其它藩王高出很多。这对大明王朝,对整个中华民族却是一件幸事。

道理很简单,中国历史上政治视野宽阔的帝王并不多,能列入这等名流之位的只有:秦王赢政、武帝刘彻、隋帝杨广、圣帝世民……只有政治家的政治视野雄阔,才有可能把帝国推向强盛。

经武帝刘彻、隋帝杨广及秦王世民的艰苦卓绝之努力、苦心经营、北方游牧诸族才归为我华夏一统。但到了宋代这一个个患有阳萎综合症的帝王们的经营,不但丧权辱国,也让北方部分游牧之族,朦生脱离华夏一统之心。对其后世社会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痛彻的,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给所有华夏之族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因为,到了民国初年,还有一些大思想家,大政治家把北方游牧诸族误认为是我中华之化外夷邦。然而,这些游牧诸族均是我中华圣土境内的一条条母亲河——哈斯腾高勒孕育的。

燕王朱棣登上九五之尊,马上展开一系列稳定边疆之圣举,置奴儿干都司。明朝政府在永乐年间先后在奴儿干都地区,设卫384,置所24。

永乐四年,设斡难河(鄂嫩河)卫,同年又置托木卫;

永乐五年,设依木河卫;

永乐七年,设古里河卫(今基柳依河);

永乐八年,设亦麻河卫(今伊曼河);

永乐十年,设囊哈儿卫(今库页岛),使中华疆域大致恢复到汉、隋、唐、元时期的面积。

永乐皇帝时期,蒙元贵族势力已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朱棣为了控制、稳定全国形势,有利于加强对北方游牧诸族的管辖,遂于1421年把国都从南京迁往北京。

为了彻底解决蒙元贵族的残余势力,从永乐八年开始,进行北伐。

时代和个人的魄力使永乐皇帝成为第一个亲自率领大军,深入漠北讨伐胡人的汉族皇帝。他曾亲率2万骑兵带20天干粮,冒险突袭到鄂嫩河边之鞑靼大寨。在飞云山大战中击

破5万蒙古铁骑。鞑靼大汗向明军称臣,被朱棣册封为和宁王。

永乐八年,第一次北伐鞑靼;

永乐十二年,第二次北伐征瓦制;

永乐二十年,第三次北伐,又征鞑靼;

永乐二十二年,第五次北伐,再征鞑靼。

朱棣的北伐,被誉为“五出漠北,三犁虏庭”是一项英明正确的经国方略,一直把鞑靼做为攻击的主要对象也没有错。不能说二十多年后由西蒙古瓦剌(卫拉特)引起的“土木之变”,就怀疑没有选择瓦剌为主攻方向是错误的。

因为,鞑靼是蒙古民族的主体,而瓦剌只是蒙古民族的支系。奴儿干都司的设置,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治国举措。可惜的是,以永乐四年设置了翰难河卫,托木卫,随后设置了依木河卫、古里河卫、亦麻河卫,到了永乐八年就开始大规模北伐,说明:奴儿干都地区设置的行政卫所的具体方案的执行存在重大缺陷。

对待面临的同样问题,俄罗斯人只动用了极少的军事力量,就侵占了西伯利亚利以东大片的中国领土。1581年,伊凡四世命令斯特罗加诺夫家族雇佣哥萨克头人雅尔玛克,率骑兵800人,越过乌拉尔山,进攻西伯利亚汗国。

1587年,在秋明建立了第一个殖民点,而此刻,面对俄罗斯人东侵时,卫拉特之杜尔伯特部及土尔扈特部的一部分,却拥有12万骑兵;

1594年,建立托波尔斯克;

1594年,建立塔拉;

1604年,建立托木斯克;

1618年,建立库兹涅斯克。

永乐皇帝动用五十万军队,没有达到的政治目的,被后来的俄罗斯人雇佣了不足千人的军队,达到了东侵的目的。

这才是人们最值得深思的。

可以说,汉人政权在千余年一直没有解决好北方游牧诸族问题,主要是没有找到怎样去解决的方法。这一点,俄罗斯人的成功作法是值得思考的。

国土的丢失,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错误。反映了一个统治政权的治理国家、经营方略出现了重大缺陷。这从朱明王朝中晚期的民族策略上就可以看出:一会儿利用并支持卫拉特蒙古对付鞑靼蒙古,一会儿又利用鞑靼蒙古打击卫拉特蒙古,纯粹是一种玩弄政治的小伎俩,小

把戏。其终玩死的只能是朱明王朝自己。

面对这样重大的历史失误,必须指控那些历史责任人,并告戒给我们的后辈。

一个国家出现的重大历史责任,只能由那些执政的政治家们来承担。也许,这是一个责任的群体。奴儿干都司广大地区国土的丢失,其责任人分别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明英宗朱翊、明崇祯皇帝朱由检、清顺治帝福临、清康熙帝玄烨以及卫拉特盟主顾实汗、卫拉特准格尔首

领巴图尔珲台吉、杜尔伯特首领达赖台什等。

十五世纪初,朱明王朝为代表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国库储粮可供十年之用,道路四通八达,文治教化空前繁荣。明成祖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的编撰……使欧洲的圣哲贤达们每提到中国,无不欣慕向往,万历年间的彩瓷和珐琅灿烂华美,

精巧极致,及世界罕见之杰作。

这样的社会环境,按常理思维,应该诞生一些大思想家,大科学家,……然而,人们却

没有看到。文化思想领域的贫饥,注定不能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

当史籍中抽取了文化思想方面最动人心魄的核心部分,史学家们只能去记述那些政客们

最无聊的施政行为,来填充贫乏的史籍。

《明史》成为人们最不愿意经常阅读欣赏的典籍之一。因为明代很多代表国家形象的政治强势人物,和宋代那些政治人物一样荒唐,荒唐到比宋代更为匪夷所思的地步,让常人无

法理解。

“土木之变”,也先汗率西蒙古卫拉特人俘虏了明英宗皇帝,弱小的卫拉特蒙古在中原

汉人贵族势力表演的政治舞台上,才有了一次露脸的机会。

实际上,在明中晚期,中国版图上的那些封建割据势力中,最有资格表演的只能是:朱明王朝和东蒙古鞑靼部。西蒙古卫拉特、西藏宗教势力只配去跑龙套,而建州卫女真部连个

跑龙套的资格都不具备。

北元蒙古贵族政权和中原朱明王朝是当时中国版图上,两股最大的政治割据势力。就如同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和北朝,没什么明显区别。当时的统治者自己也是这样认同的。

朱明王朝为了自己获取政权的合理性,仍尊北元政权为正统。而林丹汗时期,林丹大汗也认为:“南朝止于大明皇帝,北边止我一人。使得处处称王,我当先处里,而后处外。”

在中国史学典籍之中,很多用人治国的道理,都是汉人总结出来的。明朝皇帝知道,李自成也听说过,可最后真正做到的却是那些只会行猎牧羊的蛮虏酋长,真不知历史在嘲笑

谁?大明王朝从明神宗朱翊、光宗朱常洛、喜宗朱由校、崇祯朱由检经营的数十年,腐败、衰退达到了极致。使朱明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极度黑暗、荒诞、无耻、残忍的时期。人们遭受了无法想象的悲惨和苦难,山东大饥荒,丈夫吃了妻子的尸体,陕西又有多少母亲无法养活自己的孩子,只好把孩子抛弃到城墙的角落,让上天选择孩子们的命运。

在君主集权专制的封建社会,朱明王朝连续四个极端荒唐的君王,怎样将曾经富于教养

而勤劳智慧的民族,举世无双的强盛国家,推入苦难的深渊。

朱明王朝的衰亡,是从万历皇帝开始的。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朝诸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他承袭皇位时,年仅10岁,一切听从母后安排。由于皇太后比较欣赏张居正,让其列

首辅位,经张公精心治理,政绩扉然。

首辅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露出了阴辣、贪婪的真面目。追夺功勋张公官爵、家产充公,亲属从军。这些缺德伎俩,大多数皇帝都干过,并不奇怪。让万历皇帝真正名满天下的是:

贪婪和懒惰。

金钱对皇帝而言是无用的。然而,这位皇帝却爱财如命,把搜刮来的税款纳入私人帐户,称其为内库。万历初年,张居正主理国政期间,全国岁入400万两税银,皇宫费用120万两,而万历二十七年的五天之内,从矿税内各征刮了200万两,可见其贪婪到何等地步。民国学者朱东润认为:时神宗的贪婪因子,可能来源于其母,他的母亲是山西一个农夫的女儿。

万历皇帝留给后世更大的遗产是执政的懒惰。他的惰政危害的影响是巨大的,他自己不做事,还不允许大臣们做事。让后世人实在无法理解这种执政境况,历史学家只能从神宗

帝吸毒中寻找其根源了:人们估计是鸦片毒害了万历皇帝的精神世界。

万历四十三年,御史翟风羽奏章中说:皇上不见廷臣,已有二十五年了。皇帝沉醉于鸦片,不思政务。一代枭雄努尔哈赤可没有闲着,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于万历四十五年,以七大恨告天下,举起叛明大旗。参加这一重大军事策划的幕后主持,却是一汉人:范文程。

范文程是一个可以位列管仲、公孙鞅、诸葛亮、王导、王猛、房玄龄、刘基之中,胸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谋略大家。可惜,他却主动去投奔一个小的建州女真首领,可见其人敏锐的

政治眼光。也说明了当时的政治已经荒唐到何种地步?

而显赫一时的政治强人有大明皇帝、蒙古林丹大汗、李自成义军,甚至卫拉特盟主顾实汗。当有些人责骂范文程为汉奸的时侯,有没有往深处想一想,在统治已腐烂不堪的朱明王朝,不要说施展什么政治抱负,能不能保全一条性命都十分困难。那其它的还值得一提吗?

女真人的满清政权开始崛起,万历四十六年攻占辽东重镇抚顺。四十七年,明辽东经略杨镐率军十八万,叶赫兵二万,朝鲜兵二万,大举攻清,女真人只有八旗军六万余人迎敌。

当时,明军总兵力二十二万,满清总兵力六万,明军兵分四路,大有踏平女真巢穴之势。女真人却在范文程的策划下:“恁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主动迎击朱明西路军,西路军总

指挥杜松是个勇敢有余,谋略欠佳的总兵。明军大败,西路军六万人马队全军覆没。

随后,努尔哈赤采取“集中主力,各个击破”的战略主张,把战役一个个分开来打,明

北路总兵马林、东路总兵刘紝均阵亡。清史称此役为“萨尔浒大捷”。

在满清取得萨尔浒大捷之后,明朝上下陷入一片混乱,惊慌失措之时,范文程向努尔哈赤提出“北取叶赫、西抚蒙古、南扰沈阳”之策略,为以后与明对持创造了可以从容周旋的

政治空间。

刘紝是当时明王朝的第一勇将,参加过征缅甸、驱倭寇、援朝鲜等数百场战役,威震海

内,刘紝、杜松这等骁将的战死,对明军的士气打击是崩溃性的。

杨镐全军覆没,朱明王朝选派熊廷弼驻守辽东。熊廷弼出山海关,遇到的是被满清军队

打击下四处逃窜的明军和百姓。

熊廷弼到任后,遇到的是一支军纪唤散,兵无斗志的败军,更重要的是军饷旷日持久的拖欠,本已是难以维系军队的微薄军饷,万历皇帝还要一拖再拖。面对前线的危急,神宗终

不愿从内库提取一纹银子,苦思冥想的国策就是再加田赋百分之二。

在万历四十二年,首辅叶向高曾奏称:六部尚书,只剩下一部。全国巡抚、巡按、各府州县知事,已缺大半。可以说:这个大明政权连维持起码的运行都困难了。政事腐败已达极点。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虚弱到奄奄一息之境况,仿佛似一只纸人,一股风都可以随时吹

倒。真是应了那句话,大明不亡,天理难容。

万历皇帝终于死了,被他搜刮来了仟万两白银,藏于内库,年久日深,已氧化如黑漆,

却不肯用来发军饷。死时一两也没能带走。神宗驾崩之后,儿子光宗继位仅一月余,也死了。又是熹宗朱由校继位。

朱由校承帝位仅十五岁,还是个贪玩的孩子。这个孩子贪玩玩出水平,喜欢做木工活,

据说手艺很好。

熹宗恋母,他恋的是他的乳母客氏,孩子有恋母的情节,倒不为怪。问题是朱由校是个皇帝。客氏却是个喜欢弄权而不甘寂默的女人,和太监魏忠贤维系着离奇的性依恋。明时称“对食”,意思是说:对食的男女双方,虽不能同床做爱,只不过是相互对座吃饭,互相安

慰寂寞,孤独的情感,魏忠贤就是熹宗皇帝母亲的对食。

魏忠贤和皇帝母亲的对食,是人家的生活隐私,只要不卷入朝政,人们就不应该干涉。可这个太监是个喜欢弄权的宦官,他总是乘天启皇帝朱由校倾情于木工工艺的艺术创作时,拿重大问题的奏章让天启批阅,朱由校便把手一扬说:“别来烦我,你瞧着办吧”。

于是,魏忠贤就成了实际上的皇帝,被大臣们称为九千岁了。全国还为他修建不少生祠。

朱明王朝的政权就落在了这等货色的手中。

熊廷弼是个不错的干臣,辽东经过他的治理,局面基本稳定下来了。然而,朝廷里却有人和他过不去了。不断上奏章攻击他,说他胆小,不敢出战;说他无能,不能收复失地。于是,熊廷弼被革职查办。袁应泰被迫接替此职。至此,女真人没有因为明王朝陷入困境,就

停下进攻的脚步。

杨镐大军全军覆没后,紧随的是袁应泰的全军覆没,王化贞的全军覆没。

袁崇焕粉墨登场了。天启二年,他行了流年大运,从一个七品知县,荣升为六品主事,

进入军界谋职了。

随着辽东战争的持续恶化,天启皇帝的老师孙承宗做了辽东主帅,被大学士孙承宗欣赏

的袁崇焕开始走红运,与满桂带兵驻守宁远。

孙承宗是个进取型的人物,在三、四年内,把辽东战事从被动防守转化为主动进攻,把

过去的防御战线从守八里推进到宁远,守到二百里以外。

天启五年,孙承宗又向北推进二百里,派遣军队驻守锦州、松山、右屯、大凌河等要塞、宁远前线又成了内地。孙承宗身边聚集众多大明优秀将领:满桂、左辅、朱梅、祖大寿、何

可纲、赵率教、孙祖寿等人。

魏忠贤也喜欢文武百官行贿于他,孙承宗带兵十多万,粮饷颇丰,为何不给九千岁封奉?在魏忠贤看来:孙承宗惹得魏忠贤不高兴,就是让天启皇帝不高兴,于是,就让高策接替孙

承宗经略位。高策是个胆小的书生,一到任就说:关外之地不可守,撤去关外各城之防御,将部队尽数撤入山海关。

这一动不要紧,让女真人里面的明白人马上看出:高经略无用,明王朝荒唐。满清于天启六年正月大举进犯宁远(兴城),号称二十万,实则十三万军马。而高经略看着袁宗焕在

那里血战,却不肯发兵救援。

袁宗焕率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何可纲誓死守城,而宁远守军只有一万,双方实力悬殊。然,袁宗焕率守城将士孤军血战三日,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在此役中身

受重伤,清兵损失惨重,不得不下令退兵。

努尔哈赤对诸贝勒说:我自二十五岁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什么单是宁远一城

就攻不下来?心中郁闷,伤势久不能愈,七月回沈阳途中辞世。努尔哈赤一生唯一的一次败仗,让他丢了性命,清太清命丧于袁宗焕之手,第八子皇太极继位。

宁远之战后,努尔哈赤伤故,范文程为皇太极策划稳定政局及军事战略;提出:轰轰烈烈地继承,悄悄地变更政略——继承的是努尔哈赤的业绩,使政敌无从反对,变更的是权办

分散朝政之弊;找出的军事方略为:征抚蒙古,恩抚朝鲜,招抚明将之大计。

皇太极的文韬武略本就是可以位列刘邦、杨坚、李世民、忽必烈、朱元璋之中的一代雄杰。他的知人善任,豁达大度、高瞻远瞩,明断果决是宋明以来的历代帝王所不能及的。

满清政权与朱明王朝交战,始终强调“七大恨”,认为明朝有七件事欺侮女真人,逼得他们忍无可忍,才起兵反抗的。“七大恨”的基本思想是地方政权对中央政府的申诉,抱怨。

皇太极很有谋略,把明中央政府揣摩的很清楚。每次大战之后,都要建议和谈,只要朱明王朝能容忍他们地方自治或者割据,就满意了。然而,朱明王朝缺乏这样一个富有政治头

脑的皇帝或者身居重位的大臣。

当时,朱明王朝为代表的中国人口已达一亿五仟万之众,而女真人大概不到五十万。其

双方力量的悬殊是不言而喻了。

这时侯,只要朱明王朝的政治头脑还能正常,女真人就是攻入关内,也注定成不了大气候。朱明王朝以及军队都需要停战议和修整一下。但是,这帮败事有余的弄臣和昏庸不堪的

皇帝,已经没有能力做出一个正确的执政方略了。

军饷的久年拖欠,一部分军队已经溃散为流民,到贼寇李自成那里打工去了。他们认为:跟着这个混世魔王,起码还能有口饭吃。说不定还能取代大明江山,弄个开国元勋的什么鸟

位干上一干。

一边是李自成捣乱,一边是女真人进犯,蒙古人也时尔弄出一些政治事件,谁还能顾上叶尼塞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一带属奴儿干都司辖区卫拉特人是怎么去和俄罗斯人在那里苦苦周旋。

袁宗焕死后的崇祯十五年,明朝局势已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方,洪承畴所统大军全军覆没后降清。崇祯帝已无力两线作战,和兵部尚书陈新甲密谋议和之事,企图专心应付闯贼。此刻,据明亡之时已不到一年余,局面恶劣到如此地步,朝臣竞然还能对议和的反对之声响

成一片。因为,谁都不想背上秦桧那样的骂名。

一个秦桧成了所有读书人的心理包袱,却没有想到强汉时,刘邦也曾与匈奴议和;盛唐

时,李世民也曾与突厥议和。然,只有堂堂大明不能。

天启七年,贪玩而荒唐的朱由校死了,死时只有二十三岁。天启皇帝没有儿子,只好让弟弟信王由检即皇帝位,年号崇祯。十七岁的崇祯皇帝,不动声色的处理了权臣魏忠贤,被

朝臣赞为“英主”。崇祯就不知好歹,真以为自已是“英主”在世。

袁崇焕第二次复出后,宁远发生兵变,起因是军饷拖欠长达四个月之久。让将士为朝廷卖命,却不肯花银子。袁崇焕还没有到任,就遇到兵变,只好向朝廷索要军饷。崇祯却想:“督师自称清官,为甚却不断向我要钱?”一个和万历皇帝一个毬样的糊涂帝王,却被一些

后世文人称为其:“有为之主”。

国库没钱,督师不怕开罪圣上,竞说:“军欲鼓噪,求发内帑”。内帑就是内库,为国家打仗,要皇帝掏私人的腰包,崇祯自然不情愿。还认为是袁督师拥兵自重、协逼圣上。

袁崇焕回任后,因宁远,锦州、蓟州都因欠响而发兵变,自然无法与清兵开仗,又开和

谈之议。

皇太极当然求之不得,袁提出和谈的条件:取帝号,复称“汗”,皇太极欣然应允。但

求明皇赐一颗官印,表示正式承认他“汗”的大位。然而,“英主”崇祯决不能与叛迕的建州卫妥协,一个小小的建州卫只是大明皇帝属下的一个地方小官,有何资格与皇帝谈判?皇帝的尊严何在?

崇祯已经把袁崇焕恨在骨头里,他要袁崇焕死。还有一个人也希望袁崇焕亡,那就是范

文程。两个重量级人物都要取袁督师性命。看来:上天也无计可施了。

范文程献策于皇太极:借道蒙古,计除督师。崇祯帝帮皇太极除去了朱明王朝的最后一道长城:袁崇焕。对叛国投敌的汉奸,一定要千刀万剐。于是,北京城内的百姓听说是袁崇焕故意引清兵围城,纷纷出钱买他的肉,一钱银子一片,袁崇焕被剐四千多刀而亡。

袁崇焕无罪被杀,打击了整个大明军队的士气。此后,就出现了整编部队陆续向满清投

降的事件发生。辽东将士说“袁督师这样忠勇,还不能免。我们在此又做甚么?”

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五十个大学士,十四个兵部尚书,杀巡抚十一人,督师或总督十一

人……崇祯自杀前,说过“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这样的君主,不做亡国之君,那真是天理难容。

在农民军的呐喊声中,大明王朝那些口口声声不愿做奸贼的朝臣,把自己平日里拥待的

英主——崇祯,孤零零地扔在朝堂,作鸟兽散。

崇祯举起长剑把自己的女儿,送上天堂,然后从容的把自己那吊子阴暗、狭獈、极端、多疑、自私的生命载体,当成一吊子干肉,悬挂在景山的一颗低矮的树上,成了一代中国历

史上自杀的千古一帝。

大明最后一位皇帝,从容而体面去见他的列祖列宗了。这个王朝终于崩溃,突然间,皇太极有些手足无措,林丹汗目瞪口呆,巴图尔浑台吉还在做统辖四卫拉特的美梦,吐蕃高原

的一些政治和尚还在选择投靠那一方的政治势力,而犹豫不决,思虑犯难。

谁都没有料到,大家互相争斗的你死我活,不背干休。却让一个盗马贼李自成抢先攻进京城,让这个土匪登上九五之尊,实难让天下人心服。实际上是难以让天下各方政治割据势力的贵族们心里不服。布衣百姓大抵已无力关心了,对他们而言,无论哪个鸟人做皇帝,只

要能平安度日,吃口饱饭就行。

范文程没有闲着,睛眼瞪得老大,时刻关注着各方政治势力的发展与消长。面对纷乱的中国局势,只有他做到了胸有成竹。早已给皇太极定下建国大略:侵扰、等待、建号、建制。侵扰,就是继续侵扰朱明王朝;等待,就是等待中原乱匪与大明决战,收渔翁之利;建号,就称帝,而非一边族小国之可汗,是中国所有诸邦拥立的皇帝;建制,就是建立适应皇帝权

力的政治制度,以利大权集中,政令通达。

1644年4月25日,午夜过后不久,崇祯皇帝爬上御花园的一座小山,自缢于寿皇亭。实际上,这位大明皇帝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旧都南京在几百年间,还一直维系着陪都的行政机构,江南地界一直是中国乃至大明经济重心,它的农业、手工业还未遭受重大冲击。

他只要退守在南京,历史该怎么写,大概只要长生天才能知道。

然而,历史不能假设,午夜崇祯去朝见他的列祖列宗。清晨,匪贼李自成的士兵就出现在京城的街道上。北京陷落于流寇之手。此刻,汉人统治辖区的主要政治势力有张献忠一支、李自成一支,南明弘光政权一支。其中,南明弘光政权和张献忠的实力较强。但是,李自成却成为第一个攻破大明京城的军队。真应了:“先入咸阳为君,后入咸阳为臣”的楚汉之争

嫌疑。

李自成成了各类人等关注之势力。也成了各种政治势力应对的活靶子。

李自成,明末陕西米脂人,后世有人考证出此贼系西夏党项人拓拔氏后裔。此说究竞有多大的可靠性,已没有多大意义。只知此贼童年放牧,曾为驿卒,崇祯二年参加义军,后为高迎祥部将。

崇祯十年,杨嗣昌提出“四正久隅,十面张网”之策略,限制农民军的流动性,各个击破,最后歼灭。会兵10万,增饷280万,此举颇见成效。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遇洪承畴、孙传庭伏击,仅带刘宗敏等17匪首躲入陕西商洛山中。

1638年八月(崇祯十一年)清军青口山、墙子岭毁墙入关、发动第四次入关作战。杨嗣昌为贯彻其:“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力主与清军议和,遭到勤王总指挥卢象升的强烈反对,崇祯举棋不定,调洪承畴东去,让李自成逃过一劫。

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襄樊)重新反叛,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1640年李自成趁机攻入河南,收留饥民,很快发展到数万人。

1643年5月,张献忠在武昌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

中国自古有句谚语:成者王侯,败者贼。但,人们常常分不清楚:王与贼的分界点究竟在哪里?

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本来应尽快以西安为根据地,陕西是李贼匪穴老巢。稳定本部军马及网络各种政治人才,特别是网络范文程这等具有经天纬地的大才。然后,再寻机去定夺中原。那么女真人能否踏入文明世界的门槛,就很难讲了。可惜,太多的偶然原因,注定要让中原汉人再次陷入苦难。

因为,判断当时的政治时局,并不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那些中国版图上的各个政治势力均不可小视:南明弘光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林丹汗的鞑靼蒙古政权、顾实汗为盟主的卫拉特蒙古政权以及皇太极的后金政权。

显然,李自成缺乏判断这个社会时局的政治智慧,也没有足够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大顺政权在中国割据形势中所处的坐标位置。

刚刚称帝不足一个月的贼首李自成就坐不住了,急急忙忙地抛下自己打下来的根据地,浩浩荡荡地开始了东征北京的壮举。破宁武关,克太原、平大同、宣府,三月十七日半夜就进入京城。一切似乎大顺了。大顺,确实大顺地让贼首胜利地飘飘然了。

殊不知,他一入京城,马上就成了天下各路雄强的政治靶子。且不说塞外林丹汗是何种想法,江南的晚明弘光朝庭又是怎么打算,女真人却是早已磨快了马刀,养精蓄锐,等着宰李自成这只肥羊,还是早早送上门的肥羊。

公正地说,李自成确有登上九五之尊的政治雄心。攻入京城,马上投入力量,展开了一系列政治活动。其一,稳定社会秩序;其二,接管清理明中央机构;其三,向黄河中下游地区设置地方政府;其四,抽调军队南下,做南征晚明政权的准备;其五,清点府库仓储,收没官僚财产;其六,筹备登级大典,制定政策,法规;其七,解决土地问题;其八,访贫问苦,了解民情。

李自成该为一代新的君主了,但历史不能假设。社会实践不等同于科学实验,女真人入关,李自成率大顺军迎击多尔滚的满清军。“一片石之战”让大顺军一触即溃,一败涂地,毫无还手之力,说明了什么问题?

袁崇焕的关宁铁骑,皇太极的八旗兵,李自成的大顺军,谁的战斗力最强?

大顺政权入京后,虽然加强了农民政权的建设,但还不具备对当时中国复杂的政治势力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反映出大顺政权高层决策机构的面对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失误,最终导致山海关战役的失败。

有些人把大顺政权的失败,轻率的归罪于吴三桂、刘宗敏、李岩、牛金星……等人身上,甚至遗怒于一个京城妓女——陈园园,更是荒唐到可笑的地步。

实在不应该拿一个鲁莽的军人吴三桂来说事,一则是他不具备挽救大明王朝的政治资格,更不具备解救中原汉人的政治,军事诸方面的能力。吴三桂仅仅是朱明王朝中成百上千个高级将领中的其中之一而已。现在,还有人把全中国十三亿人的命运,寄托到一个普通的野战军军长身上吗?李岩更是如此,他仅仅是大顺政权中的一个制将军,只相当于中将级别的军官,根本就没有进入大顺政权的决策层,他怎么承担大顺政权失败的责任?

可惜,牛金星做一个窜街走巷的相面术士,让他哄骗几文银子糊口,估计智力还是可以应付的。但让他制定一个“建国大纲”,实在是勉为其难了。

当崇祯自缢,李自成攻入京城的二十多天后,消息才传到南京,福王朱由崧承大明帝位,史称南明弘光政权。

这个福王大概名声不佳,史可法对其即位政治态度有些模糊,权臣马士英反应敏捷,赶忙把福王弄到南京,扶上帝位。

史可法、高宏图、姜曰广、马士英等人当了大学士,马士英领兵部尚书衔、并兼任风阳总督。此后,有湖广左良玉率军来投。

马士英本是一个比较有才干的人,在将领中威望较高,是一个军事战略家。但多数文官却不喜欢他,特别是东林党和复社的那些名士们。对此,马士英自己也很清楚,就拉拢一些将领、勋臣,以及那些因清流派反对而仕途受影响的人,阮大铖就是在这种政治势力下出现的产物。

说明,在当时那么险恶的政治环境下,那些所谓的清流名士,仍然要搞宫庭勾心斗角那一套,缺乏足够的胸怀去接纳在军中拥有较大声望的马士英。结果,由于阮大铖的出现,让事情开始朝着人们希望的反面发展,南明汉人政权在强敌窥视的险恶局面中,又开始了政治上的内耗争斗。

如果,此时南明王朝还有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区区一个只有五十万部众的建州女真,其战斗力再强悍一些,即是每个女真人都是战士,也无法憾动一个拥有上亿人口的大明王朝。

实际上,这样的历史悲剧在宋元交替的历史关头,就上演过一次,那次出尽风头是文天祥,这次出风头者换成了史可法。

弱小的女真人,拥有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范文程这样的强人,联合鞑靼蒙古、吴三桂、洪承畴等蒙八旗、汉八旗跨过了千年长城。

女真人入关,中原及南方汉人的历史悲剧的大幕才刚刚拉开,不论你愿意不愿意观着,它都开始上演了。

满清入关,一场波及各民族的浩劫开始了。中原汉人被屠杀,百越苗人被屠杀,云岭白族被屠杀,回彊卫拉特人被灭绝。几百年后,杀喊声、血睲味被慢慢遗忘走进了历史典籍,人们可以戏说康熙微服、乾隆下江山的故事了。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