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古典时代 |
正文 | 渔阳萧鼓(春江花月夜) 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浩瀚无限的大海与明月涌生,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孤月,幽光。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而凄凉。然而,在哀而不伤的基调中又寻回了盛唐之音的回响。 大江急流,奔腾远去,江月有恨,流水无情,游子的心情何日罢休? 落花,流水,残月,几分思归,几分怀念。内心的愁怅与迷惘只有月色照着远方,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望长空,飞不出月的光影。 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江潭落月,沉沉海雾隐遮潇湘。天各一方,不知几人乘月归乡,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钟鼓鸣,神心醉,只有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月前徘徊。谁来弹奏这千年忧喜的古典之美呢? 流水行云 天茫茫,水茫茫。 萋萋芳草斜阳外,用心无多,清幽的云水淙淙,天际间只有悠悠之鸣。云在天上走,水在地上流。 谁造就了江水流春千万里之遥,一片孤寂笼罩心扉,丝竹共振,执节者歌! 潇湘水云,待何人?谁道天地无终极?十指轻扣,弦上诉曲情,和着云水唱,伴着天地走,洒脱于竹林之间,无怨无忧。 生命继续,云奔走,水奔流,水墨画何人比?走遍天涯人未老,只要莫回首,哪管它黄鹤去何楼。 漂泊下,江水,天空,花林,白云,鸿雁,鱼龙……跳动着倾听者的脉搏,以淡寓浓,还有什么念念不忘?更无离愁别恨,求大道弥兵,凌万物而超脱。 黄粱一梦,风云再变。 也许走过,些许停留,天地无私,伤感一丝丝,欣慰一丝丝。洒向人间全成了怨尤,还在于无谓的世尘。划一叶扁舟,与天地遨游,逍遥一世无所求,不如与天地竟自由! 天悠悠,水悠悠,天上人间,不见不休。天地作合,谁能真正体会到人间孤寂遥乐之情呢? 广陵散 箫声咽,琴声低。 一首勘破世事的悲歌。 西风残照,夕阳古道,仿回远古时代,汉魏之光照得血淋淋。 怒发冲冠,只有嵇康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遇害,成了千古之忧,临刑前从容弹弦,征伐讨杀,壮志未酬之忧愤。魂兮梦兮,壮志已一去不反,面对父老乡亲洒下滴滴血泪,酸涩在心头。 历史远走,世人深思,这些许的遗憾太多太多,诉不尽道不完的忧愤谁去添补?是历史,是时间,是人类抒写了这上下五千年的篇章,轻曲回响。泪眼相望,铮铮叩醒时间的伤口。 听者无情,奏者有意,划破长空,寒霜如匕。 心寒,断弦。 曲同光洒向世尘,不变的是弹者的心悬,失意与痛苦之交际间记在了历史丰碑上。 何仿恨不休?任它风雨飘零几春秋,泪水打断琴弦,血洒向心扉,谁知我意?天地无心。 遗憾永远不会停留,过去不会,将来也永远不会,哪管雷声阵阵,暴雨凄凄! 可谁能擦拭历史的眼泪呢? 平湖秋月 湖光碧波,悠悠万世。 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弛之感。 万倾之中,动与静唯美。湖动,月静。只有既可亲又可神秘的奇妙,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 夜来湖上,烟之有无,其谁能擦? 湖月相称美,古乐曲中乐,在被月色净化了的境界里,忘怀尘世一切琐屑的得失之情。 月来自千年的美丽,一段远古的风景,所有的美都随风而逝,轻轻一奏,眼前出浮,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尘世喧嚣。 淡淡的忧愁与喜悦在心头。 月印湖光,人在琴下,冷月钟笛之中,谁鸣有声?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一切仿佛从今到古,回味那段飘页如歌的季节,曾经的感慨随美消失,只有湖中月闪闪烁烁。 深沉,陶然。 圆月的美通过了多少个缺月的衬托,又通过了多少碧湖的衬托?良辰美景何时在?只剩下孤影独自徘徊,茫茫霜华。但有谁知道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孤苦与寂寞? 渔樵问答 青山绿水,其乐无穷。 大自然的美谁说得尽?山川秀丽,景色旖旎,无不闪烁着大自然美的光芒。 高山下,溪水流。 小桥流水,轻烟轻雾。只间渔人和樵夫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水中鱼儿肥,山中柴木多,他们在高喊什么? 渔人悠闲自得,樵夫欢快愉乐,有山歌回音,有高声诉语,一问一答,无人可知其所言语,或许是心头乐事,或许是干得愉悦,千万不可打扰。 天地万物,美丽无限。月印澄波,乡情依依。 人景同欢,渔樵均为情趣盎然,脸上之喜犹然而出。 坐弹一曲,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穿越琴弦与手指之间,清幽慢然,闭目沉思,深吸回味,品味着风光旖旎秀丽,美丽无限的田园乐趣。 清,静,幽。 随着琴声走入山间小路,心灵神通,晃忽晃悠,实属难得!声音在这高山之中回荡,问答,琴韵……再难也做得到! 可有谁能听得到这渔樵间自得的言语呢? 平沙落雁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窈窕红颜,惊天动地。狂沙飞舞,雁群降落,降落前还在空中盘旋顾盼。 拉开琴声,古曲一恨,明妃去了,也只能仰天长叹。山无凭,水无凭,柳外楼高空断魂。 琵琶声声哀怨一直颤抖不已,无边的大漠,黄昏的天幕连如一起,天地无情。 元帝不识人,造就了一切悲剧,可明妃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琴声咽,琵琶声声道出许多怨恨,琵琶与昭君难切难分。昭君的怨恨尽管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怀念故土的幽思早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乡土和祖国最深厚的共同感情。 琵琶弦弹尽了曲中哀愁,汉家制度诚堪叹。 曲中或慢或快,使南归的大雁忘记了扇动翅膀,落在了沙地上。马萧萧,车辚辚,几分所有的哀思全都带走了,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 昭君出塞,千古传恨,离别容易。梦难寻,梦难平,只有随高低起伏的弦声山一程,水一程。泪水洒入尘土,大雁盘旋,注定一切。 春去秋来,马蹄扬尘,转眼人去花无主,绝艳惊人出汉宫。 有谁能感受得到天地之间所有的怨恨呢? 阳春白雪 春雪飞花,姑穿庭树。 漫漫寒冬即将成为过去,春色虽姗姗来迟,但毕竟要来了。手指跳跃,没有叹惜与遗憾,而是几分惊喜与欣奇。 风轻轻,水盈盈。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了一派春色。 初春时节,雪花飞舞。 “阳春”取万物之春,和风荡涤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古曲随春随雪欢快流畅,悦耳动人,给人带来愉悦和谐的美感。 春雪满空来,处处似花开,那不是冰雪遍地,雪压冬云,而是活泼之雪。 阳春明媚,盼望急切的心随之而来,手间不停歇,首首曲中论,浩声似海,把这天地万籁之音全表达出来,和风轻唱。 白雪如歌,飘然而至,点缀其间,衬托万物之美。丝丝琴弦穿越春雪之中,送来了愉悦与欣慰! 白雪却嫌春色晚,姑穿庭树作飞花。春雪多么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和意趣,春中见白雪之影,可称神来之笔。 白雪飘飘,春光将至。 是谁描绘出这一幅万物之春,凛然清洁的图画呢? 梅花三弄 花落,成灰。 一弄随手拨之音而声声起,冒着严寒,笑迎东风。 早寒之梅,冬春难辩,如霞的花朵隔离了罗浮山醉遇梅仙的美梦。 箫声低低的,荡起《梅花落》的曲子,瑶台一株,红霞一束,疏是枝条艳是花。 一曲末了,转入弦调,淙淙流水边空旷山谷里红梅开放,花朵冻得似美人脸上痕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雪,静静的;梅,似乎在偷笑着望着世间。 冰雪之中一团一簇,笑看人间,却有几番醉意。千古一笑,赋得寒梅,伤心向梅遮愁人。 寒风软,炉内暖,窗外梅花窗内人,朵朵映红! 梅花又飞起,曲音之中泛音起,不同徵位三重复,跌宕起伏,万马奔腾。 一曲终了,三弄梅花尚犹在,浓淡融入冰雪,她不是平常花色,沉静于梦幻之中。 梦里相寻,梦外何处,花落只有香如故。 望梅低声自问: 谁造就了三曲之叠,起伏之音? 汉宫秋月 幽怨悲泣,伴琴而立。 滴不完,流不尽的漏声,挨不到头的慢慢长夜。 深宫寂寥,一穷愁绪。宫女的命运早已注定。外界隔绝,家人分离,只能双泪落君前。 岁月悠悠,分外可悲,只有一片春愁锁闭,美人迟暮之感。年年花落无人见,寂寂花时闭院门。宫花零落,随水流逝,带去青春空逝的痛哀。 无声无息,泪打弦丝;无音之音,远去而泣。 揭开琴弦的帷幕,可以听到宫女隐微而又极其伤痛的啜泣之声,唤起了所有的寂寞空虚。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美人相并立琼轩。 柳荫中一声声莺啼,一曲曲凄凉悲愁,只有单调的曲回荡上空。泪眼相见,山盟只剩下相思路。 花时,琼轩,美人……风光旖旎的画图背后,是一个罗网密布的恐怖世界,连琴弦也在滴血。 幸福,自由,青春。 一朝别离,没有任何叮咛嘱咐,泪水空洒冰弦上。 摇头垂叹,可悲无用,如已成灰,抬头只见孤月也冷冷的望着历史。 有谁同情这凄惨无比,老死宫中不得宠幸的宫女? 雨打芭蕉 云淡淡,柳青青。 蒙蒙烟雨滴不尽,抛洒点点,窗内油灯明,窗外雨不停,滴滴哒哒。 料峭春寒,未展芭蕉却笼罩一层早春的寒意。 蕉心即湿,是为雨打。雨珠如诉,芭蕉诗意多。条条丝雨打在蕉叶上,奏起了一曲清幽而魂断的古乐,与手指一起跳跃在雨声,琴声之中。 细雨初落下,芭蕉先有声。倾听风雨声韵,芭蕉诉喝,才感到那是非读到深入不能听到天地间的清响。 漫天风雨,独守空斋,没有凄清孤寂,与雨相伴,与乐为友,丝丝伤感也油然而起。 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人物景也随之浑然一体,蕉心犹卷怯春寒。一片深绿,犹为怜爱,香车紧在芭蕉树,雨打蕉落,和泥碾作尘。 曲终了,弦丝与雨丝交融之下,独听铮鸣之声,犹然而缓慢。 笛声寒,抚琴之人泪满衫。 是谁千种芭蕉,惹得细雨落叶有声? 渔舟唱晚 送彩霞,迎黄昏。 夕阳落照,洒光如金,水面波光鳞鳞,千层起纹。 湖水中渔舟点点,飘然而至,从远而来;琴声响起,从慢而来幽扬,畅快。 小舟随曲由近而快,舟中渔人直乐唱,水中鱼儿游,囊中自有物,丰收而归,喜悦而回。小舟多,鱼儿多。 快了,全都近了,渔人们乘舟而歌,畅快自由,指尖也在丝弦上跳跃不止,划船的速度渐渐快了。 水纹一荡荡,一层层,划破一道水纹,奏响一道名曲。 夕阳西下,金色如画,渔帆点点,高歌归来,无不欣慰,伴着余辉,迎来夜晚,渔人们欢快之情油然纸上。 唱什么?乐什么?鱼儿肥,满载归。 舟泊岸,悠悠水面平静了许多,排排密密安睡中,手指缓慢,音乐荡漾,仿佛泉水之声,逐渐停步。 山高水长,几度春秋。 夕阳下沉,满星至上,等待际日。 手听,琴静。 独叹:是谁绘细出这一派夕阳如金,渔人泛舟之景啊? 蕉窗夜雨 清声入耳,天籁历历。 幽音声起,于万籁俱寂之际。 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池水,弥漫于夜空。 窗外芭蕉油绿垂腰,听雨声,蕉声,声声入耳。手未曾停,随夜唱响一曲。 隔窗知夜雨,芭蕉早有声。夜深不寐,品读蕉雨。明日所愁待明日,不论郁闷,孤寂。 手指加快,琴弦变密,雨声随大。 落窗有声,忧担芭蕉而沉,潇潇风雨,荧荧孤灯。低眉信笔,暝坐如禅。满耳风雨与澄静的内心融于一处。 “抽弦促柱”从变化巧妙的指尖端飞出来,听之于耳,会之于心。低沉,幽咽的筝声独空凄清。 雨泣,窗叹,随人悲怨。 无明月高悬,何等空荡,索然无味;不过有声,增添了点点感时伤别笑中泪的动人音乐。 抽弦,促柱。忽疾忽徐,时高时低,拨弄筝弦,弦弦十三根,少些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 深夜,雨落。 是谁,拨弄这千古愁唱的窗影残蕉之曲?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