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那一夜赤壁 |
正文 | 那一夜,长江两岸,杀声震地,烈焰冲天。 七星坛上,诸葛亮羽扇轻摇,于是,东南风骤起,在风起的那一刻,鼓角争鸣,刀光剑影,万马齐奔,千船竞发,犹如狼入羊群,风卷残云一般,呼啸着,刮向北岸...... 在他的眼前,熊熊烈火中,狼奔豸突里,那早在泉边林下的隆中茅舍里就已经编织好的蜀国蓝图,已经遥遥在望,清晰可见。 周瑜执剑在手,屏气凝神,忐忑不安。在旌旗拂面的那段日子里,他可没有诸葛亮那般的气定神闲,更多的,是疑虑与困惑。因为今夜的风,不单单执掌着他一个人的生死,而是主宰了天下的定势。 历史,在这里,转了一个弯。孙刘联军的两位副统帅,璧合珠联,用他们超群的智慧,在这一夜,奠定了近一个世纪的天下三分。 长江,太窄 当曹操在大脑短暂缺氧的那一小刻时间里好不容易读懂那忽然间180度转弯的风向时,黄盖的火船已经来到了身边。 这一场诡异的风,彻底蒸发了他一统天下的梦,也再一次诠释了“骄兵必败”的经典。 天下智者,莫过诸葛。纵览古今,有哪一个人,能以弱冠之年,在竹林茅舍之间,在樵歌唱晚声中,就那么轻轻易易地,定下未来历史的百年? 他就像钓鱼的太公,临渊执饵长待,等待着公元208年的那个早春时节,等待着他的那位真主,把他的那局棋盘打开。 然后,他就似一个高明的弈者,胸有成竹,笑吟吟地,看着前面的对手。然后,悠哉悠哉地,伸出两个手指,捏起一枚棋子,不用纠结,无需思量,就那么看似随意地一放,将它落在它该落的格子。然后,山崩地裂,天风海雨,江湖变色。 那一天,离他走出茅屋,还不到一年。 在那一夜之前,他太渺小,渺小到没有人肯注意他。他就像一只蚂蚁,虽然爬出洞口后也曾叮过那头大象几次,但大象皮厚肉多,那一点点伤于它,无关痛痒。没有人知道,这只在枯枝败叶中爬行的小小蚂蚁,能够呼风唤雨,达地通天;没有人相信,一个连唇边的胡子都还没变黑的文弱书生,能够那么轻巧地,轻轻一撬,改变风云变幻的世界。 其时,群豪逐鹿,天下纷纷。英雄熙熙,好汉攘攘。个个摩拳擦掌,气吞山河,豪情万丈。可是在他的眼里,他们,不过是一枚枚秋天的红叶。他等在树下,张开手掌,看着那一片片的叶子飘下,飘下,然后无奈地落入他的掌中。 长安,襄阳,荆楚,吴越,在他的眼里,不过是一个个即使在漆黑的夜里,也能准确触摸到的点。 “卧龙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惜哉。” 始终弄不明白,司马徽出门前的那一句感慨,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是说诸葛亮生不逢时吗?不对。倘若不是生逢乱世,又如何能让他迸发出惊世的奇才?倘若身在太平盛世,又如何会需要他的纬地经天? 是说诸葛亮出山太早吗?应该是的。可是还是纳闷啊。他要什么时候走出茅庐才合适呢?等到刘备有了一片天下吗?也许。问题是,如果没有他的智慧,那个笨笨的只有爱心没有策略的刘备,能撑到那一天吗?倘若,他再迟一年出山,倘若,没有他站在赤壁的南岸,周郎也许就只能束手就擒,那么扫荡了江南的曹操,还会让他们有一席容身之地吗? 历史,没有如果。一切,也许原本就是上苍的安排。 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一夜的长江,流淌的,是被滚滚江水稀释后依旧鲜红不肯沉淀的血。几十万颗头颅换来的,不是朗朗乾坤清平世界,而是青史留名的一代英雄豪杰。 呜呼,天若有情,就不该让那一夜的东南风起,以至天下苍生,又多承受了百年的动荡与屠杀。 扑火的飞蛾 2013-11-25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